原标题:河南“85后”小伙痴迷澄泥砚10年,他靠自己买房买车年入50万

李喜阳是李氏澄泥砚的第七代传人。见到这位1986年生于洛阳新安的青年传承人时,他正准备从郑州的店里返回黄河北岸的厂里。论专业,他原本是一个大学英语系的毕业生,还做过两年文化记者,后来才重拾“祖业”;论手艺,他比不上自己的叔叔李伟对“爷爷的爷爷”传下来的这门手艺的造诣。但是,年龄不大的他,对澄泥砚的贡献却得到了叔叔的认可。坚守10年,靠手艺在郑州买房买车。

在“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中,砚也有“四大名砚”。除了端砚、歙砚、洮砚三种石质砚台外,唯一由土烧制的就是澄泥砚了。澄泥砚主产于河南虢州、山西绛州、山东青州,在唐朝时曾排名“四大名砚”之首。李喜阳传承的,就是河南虢州(今河南新安)一脉。

李喜阳作为澄泥文化的传承人,如今也是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南手工艺品大师,但他自己头脑很清醒,他说自己的雕工等技艺还有再提高的空间,还会继续进行精品创作,“这件事一做就准备好好做一辈子”。

实际上,李喜阳还是“礼智堂”创始人、黄河泥都澄泥砚制品厂总经理、“黄河泥都”澄泥砚商标持有人。看着他的这些头衔,就知道他近些年一直在积极推广澄泥文化,做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恰恰是他做的这些工作,让一直以来潜心制砚的叔叔颇为赞赏。

李喜阳的叔叔李伟是这一行当里的老艺人了,作品拿过不少奖,深受业内人士认可。但是,前些年市场不景气,有时候半年才出一窑货。最揪心的,是三个孩子中,出嫁的出嫁,上学的上学,他担心祖辈传下来的手艺后继无人。李喜阳重拾“祖业”让李伟放下了一个很大的思想包袱,而且给他带来了很多的惊喜。

2008年,李喜阳辞去了在郑州的工作,回到村里专心跟叔叔学习制砚技艺。前一年,“黄河澄泥砚”刚刚被河南省确认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他悟性好,肯钻研,2009年就凭借作品“荷塘情趣砚”荣获首届中国四大名砚精品展金奖,2010年,又凭借“九龙聚财砚”、“开拓牛砚”夺取第八届中国文房四宝名师名砚精品大赛金奖。

2011年,李喜阳重返郑州,创办“礼智堂”,致力于黄河澄泥文化的推广与传播。数年内,成绩颇丰:2011年,他们的产品被中华文化艺术院定为专用礼品砚,同时,还荣获“全国消费者信得过产品”;2012年,产品被中央中国国礼艺术研究院评为“国礼指定产品”,企业荣获“河南省文化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并在文化部门备案正式成为李氏澄泥砚第七代传承人。

然小有成就,但制砚人的根依然在黄河沃土,李喜阳还会常常跟叔叔一起,下到黄河滩区,亲自寻泥、采泥、练泥。“虽然看上去满眼都是黄土,其实能做砚的也就只有在有机层下,沙土层上的这么薄薄的一层。”

黄河水来回翻滚,寻泥基本上是看她的脸色吃饭,这些土并不能大规模地被采集到。所以,通常都是寻到一块后,用布兜着,背着扛着采回家去。“即使是这些土,最终能用来做砚的也只有大约5%。”老艺人李伟一句话,突然让人在这满眼黄土的黄河滩上,感受到了澄泥砚的来之不易。但是,后面还有三十几道工序在等着!

这些年,李喜阳叔侄经过对古法制砚工艺的梳理,整理出三十六道工序。其中,采泥只是起步,这些采到的泥巴随后要经历春夏秋冬整整四个季节的自然风化,才算炼土成功,可以化泥入水,准备进入匠人的手里了。化泥入水后,经过充分的搅拌,这些泥浆要像做豆腐、滤豆浆一样,经过绢布的充分过滤,才能置入池中,澄净成泥,成为制砚的坯子。过滤的绢布,大概是300目的粗细。

李喜阳说,这个过滤的粗细,大概就相当于标准面粉的粗细,“如果太细,制作出来的砚没有摩擦力,不容易发墨;如果太粗,会让砚过糙,不够精细。”澄净后池底(或者缸底)的泥料,就算是标准的澄泥了,澄泥砚的名称,其实也由此而来。这些澄泥经过自然脱水,达到比平时揉面稍硬的硬度,就可以用塑料布或者湿布储存起来,随时准备制作成坯了。

在开始动手制坯前,制砚艺人通常还需要先进行砚稿的设计,虽然看似只是一方小小的泥砚,实际上对制砚艺人的要求很多面,书法、绘画、设计、雕刻等技艺要具备,因为随后的手工制坯、胶锤钤印、精细打磨等,全都是手上功夫。

一方面在技艺上历练,另一方面,李喜阳在器形创新上充分发挥了年轻人的优势,把传统作品与现代审美有机融合,推出了不少收到消费者欢迎的系列产品和精品。诸如,以古都洛阳文化为主体的“卢舍那佛”系列砚、“河图洛书砚”、世界文化遗产“龙门大佛”系列砚、国花“洛阳牡丹”系列砚、“黄河文化”系列砚、人文系列的“一圣四杰砚”、“孔子砚”、“孙子兵法砚”、“和谐砚”、“一帆风顺砚”等五十多个系列,三百余种。

李喜阳还和叔叔一起,改进生产工艺,形成成熟的纯手工批量化生产模式,制作出可与古砚媲美的产品,受到市场的高度认可。近年来,李喜阳最精美的一方砚台,买家给过最高5万多元的高价。而李喜阳自己也深有感触地说,上大学之前,没想过祖辈的手艺可以养活一家人,现在随着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追求的提高,日益感觉到文化产品是可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效益的。通过数年奋斗,前年年底,他已经买了一套百余平米的房子,把家安在了郑州。

在追求市场效益的同时,李喜阳的内心还是一个文化的传承人。说起未来的规划,他说自己依然要继续学习,包括制砚之外的诗书画拓等,保证有充足的文化养分,既可以继续创作出精品作品,又能推陈出新,每年都有新款的产品不断推向市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