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河南“85後”小夥癡迷澄泥硯10年,他靠自己買房買車年入50萬

李喜陽是李氏澄泥硯的第七代傳人。見到這位1986年生於洛陽新安的青年傳承人時,他正準備從鄭州的店裏返回黃河北岸的廠裏。論專業,他原本是一個大學英語系的畢業生,還做過兩年文化記者,後來才重拾“祖業”;論手藝,他比不上自己的叔叔李偉對“爺爺的爺爺”傳下來的這門手藝的造詣。但是,年齡不大的他,對澄泥硯的貢獻卻得到了叔叔的認可。堅守10年,靠手藝在鄭州買房買車。

在“文房四寶”筆墨紙硯中,硯也有“四大名硯”。除了端硯、歙硯、洮硯三種石質硯臺外,唯一由土燒製的就是澄泥硯了。澄泥硯主產於河南虢州、山西絳州、山東青州,在唐朝時曾排名“四大名硯”之首。李喜陽傳承的,就是河南虢州(今河南新安)一脈。

李喜陽作爲澄泥文化的傳承人,如今也是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會員、河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河南手工藝品大師,但他自己頭腦很清醒,他說自己的雕工等技藝還有再提高的空間,還會繼續進行精品創作,“這件事一做就準備好好做一輩子”。

實際上,李喜陽還是“禮智堂”創始人、黃河泥都澄泥硯製品廠總經理、“黃河泥都”澄泥硯商標持有人。看着他的這些頭銜,就知道他近些年一直在積極推廣澄泥文化,做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恰恰是他做的這些工作,讓一直以來潛心制硯的叔叔頗爲讚賞。

李喜陽的叔叔李偉是這一行當裏的老藝人了,作品拿過不少獎,深受業內人士認可。但是,前些年市場不景氣,有時候半年纔出一窯貨。最揪心的,是三個孩子中,出嫁的出嫁,上學的上學,他擔心祖輩傳下來的手藝後繼無人。李喜陽重拾“祖業”讓李偉放下了一個很大的思想包袱,而且給他帶來了很多的驚喜。

2008年,李喜陽辭去了在鄭州的工作,回到村裏專心跟叔叔學習制硯技藝。前一年,“黃河澄泥硯”剛剛被河南省確認爲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他悟性好,肯鑽研,2009年就憑藉作品“荷塘情趣硯”榮獲首屆中國四大名硯精品展金獎,2010年,又憑藉“九龍聚財硯”、“開拓牛硯”奪取第八屆中國文房四寶名師名硯精品大賽金獎。

2011年,李喜陽重返鄭州,創辦“禮智堂”,致力於黃河澄泥文化的推廣與傳播。數年內,成績頗豐:2011年,他們的產品被中華文化藝術院定爲專用禮品硯,同時,還榮獲“全國消費者信得過產品”;2012年,產品被中央中國國禮藝術研究院評爲“國禮指定產品”,企業榮獲“河南省文化旅遊商品定點生產企業”,並在文化部門備案正式成爲李氏澄泥硯第七代傳承人。

然小有成就,但制硯人的根依然在黃河沃土,李喜陽還會常常跟叔叔一起,下到黃河灘區,親自尋泥、採泥、練泥。“雖然看上去滿眼都是黃土,其實能做硯的也就只有在有機層下,沙土層上的這麼薄薄的一層。”

黃河水來回翻滾,尋泥基本上是看她的臉色喫飯,這些土並不能大規模地被採集到。所以,通常都是尋到一塊後,用布兜着,揹着扛着採回家去。“即使是這些土,最終能用來做硯的也只有大約5%。”老藝人李偉一句話,突然讓人在這滿眼黃土的黃河灘上,感受到了澄泥硯的來之不易。但是,後面還有三十幾道工序在等着!

這些年,李喜陽叔侄經過對古法制硯工藝的梳理,整理出三十六道工序。其中,採泥只是起步,這些採到的泥巴隨後要經歷春夏秋冬整整四個季節的自然風化,纔算煉土成功,可以化泥入水,準備進入匠人的手裏了。化泥入水後,經過充分的攪拌,這些泥漿要像做豆腐、濾豆漿一樣,經過絹布的充分過濾,才能置入池中,澄淨成泥,成爲制硯的坯子。過濾的絹布,大概是300目的粗細。

李喜陽說,這個過濾的粗細,大概就相當於標準麪粉的粗細,“如果太細,製作出來的硯沒有摩擦力,不容易發墨;如果太粗,會讓硯過糙,不夠精細。”澄淨後池底(或者缸底)的泥料,就算是標準的澄泥了,澄泥硯的名稱,其實也由此而來。這些澄泥經過自然脫水,達到比平時揉麪稍硬的硬度,就可以用塑料布或者溼布儲存起來,隨時準備製作成坯了。

在開始動手製坯前,制硯藝人通常還需要先進行硯稿的設計,雖然看似只是一方小小的泥硯,實際上對制硯藝人的要求很多面,書法、繪畫、設計、雕刻等技藝要具備,因爲隨後的手工製坯、膠錘鈐印、精細打磨等,全都是手上功夫。

一方面在技藝上歷練,另一方面,李喜陽在器形創新上充分發揮了年輕人的優勢,把傳統作品與現代審美有機融合,推出了不少收到消費者歡迎的系列產品和精品。諸如,以古都洛陽文化爲主體的“盧舍那佛”系列硯、“河圖洛書硯”、世界文化遺產“龍門大佛”系列硯、國花“洛陽牡丹”系列硯、“黃河文化”系列硯、人文系列的“一聖四傑硯”、“孔子硯”、“孫子兵法硯”、“和諧硯”、“一帆風順硯”等五十多個系列,三百餘種。

李喜陽還和叔叔一起,改進生產工藝,形成成熟的純手工批量化生產模式,製作出可與古硯媲美的產品,受到市場的高度認可。近年來,李喜陽最精美的一方硯臺,買家給過最高5萬多元的高價。而李喜陽自己也深有感觸地說,上大學之前,沒想過祖輩的手藝可以養活一家人,現在隨着人們對物質文化生活追求的提高,日益感覺到文化產品是可以轉化爲實實在在的效益的。通過數年奮鬥,前年年底,他已經買了一套百餘平米的房子,把家安在了鄭州。

在追求市場效益的同時,李喜陽的內心還是一個文化的傳承人。說起未來的規劃,他說自己依然要繼續學習,包括制硯之外的詩書畫拓等,保證有充足的文化養分,既可以繼續創作出精品作品,又能推陳出新,每年都有新款的產品不斷推向市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