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生辰纲是《水浒传》中脍炙人口的章节,故事环环紧扣,引人入胜。青面兽杨志与押运生辰纲的军士喝了混有“蒙汗药”的酒,顿时一个个倒下去。等军士再清醒过来,生辰纲已经无影无踪。

蒙汗药可以使人麻醉,失去神志。经过一段时间后自然苏醒,对身体并无大碍。正因为蒙汗药这种特殊的作用,所以在武侠小说、电影中,蒙汗药不时大显身手,往往成为歹徒杀人越货,侮辱妇女的帮凶,所以行走江湖须防蒙汗药。

问题来了,蒙汗药到底是什么成分?古时没有化学合成药,应用最多的是植物药。借助中医知识和现代科技成果,今天我们就化身武林大侠,一探究竟。

解密药物之一、曼陀罗

看过金庸小说《天龙八部》的人,应该对神仙姐姐的母亲有印象,她居住在曼陀山庄。不过曼陀山庄种的主要是茶花。

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中记载:“广西曼陀罗花……乃药人草也,盗贼采干而末之,以置人饮食,使之醉闷。”这段记载让我们知道在南宋时强盗们就可以熟练运用曼陀罗花来麻醉人。成书于元末明初的《水浒传》描写的就是宋朝的故事,开店为生的孙二娘靠着蒙汗药都省了买肉的钱,还麻倒了押解武松的两位解差。亏得武松心细谨慎,偷偷把药酒泼洒在地,否则他健壮的身体也成了人肉包子的馅料。

清代程穆衡在《水浒传注略》讲到:“蒙汗药,莨菪花子也,有大毒,食之令人狂乱。”《本草纲目》中记载:八月采花,阴干……热酒调服三钱,少顷昏昏如醉,割疮灸火,宜先服此,则不觉苦也。可见当时用曼陀罗做为外科手术的麻醉剂使用。所以曼陀罗花既是害人利器,又能做麻醉药治病救人。

曼陀罗是茄科有毒植物,又名洋金花,风茄花,山茄花。曼陀罗花中主要有效成分是东莨菪碱,东莨菪碱的主要作用是使肌肉松弛,汗腺分泌受到抑制。肌肉松弛昏蒙,汗腺分泌被抑制,古人取名蒙汗药真是实至名归,

解密药物之二:乌头

在明代梅元实的《药性会元》中,有这样一条材料:“曼陀罗与川乌、草乌合末,即蒙汗药。”

乌头是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干燥母根,因为像乌鸦的头,所以起名乌头。四川是道地产区。乌头有大毒,古人常用其来狩猎,或者杀人,用草乌头取汁,晒为毒药,射禽兽,也用于战场,《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关羽在攻樊城时中了毒箭,箭头之毒即是乌头毒,后经华佗刮骨疗伤方才治好,可见乌头毒性厉害。

元代医家危亦林在其《世医得效方》中记载骨伤科临床用药:“服后若麻不得,

可加曼陀罗花及草乌五钱,用好酒少些与服。”清代赵学敏《串雅内编》中所载“整骨麻药”配方:“草乌三钱,当归、白芷各二钱五分。上药为末,每服五分,热酒调下,麻倒不知痛苦,然后用手如法整理。”从整骨麻方的效力可以看出,服药后让人失去知觉,坏人用了可以作恶,医生用了可以救人。

现代研究发现,乌头含有乌头碱、次乌头碱等成分,乌头碱对人体的神经有先兴奋后麻醉的作用。可以用于麻醉止痛,但是用量过大也会危及生命。

行走江湖蒙汗药不得不防,万一中了蒙汗药怎么办?蒙汗药也有解药。

孙二娘蒙翻押解武松的解差后,服下解药,解差很快就苏醒过来了。这个解药可能是甘草汤,也可能是黑豆水,还可能是冷水。因为清代程穆衡《水浒传注略》里记载:急以浓甘草汁灌下,解之。李时珍使用黑豆来解乌头毒。所以行走江湖为防蒙汗药,可以随身携带甘草与黑豆。

(文中配图均为资料图,仅供参考)

(作者:陈燕清,副教授,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擅长颈肩腰腿痛的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