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新疆日报》记者成越越

图 | 博尔塔拉报记者李强、于苏甫·艾尼

王艳玲在水稻田里忙碌。

“我的农家乐现在变成了规模越来越大的度假村,除了可为游客提供餐饮服务之外,还可以承接一些节庆活动。”5月6日,博乐市贝林哈日莫墩乡夏热勒津村小荷度假村负责人王艳玲说。

小荷度假村内的荷花池。

夏热勒津村是博州有名的“荷花村”。夏天,池塘里翠绿的荷叶层层叠叠,粉红的荷花静静绽放,别有一番水乡的韵味。

荷花静静绽放。

进入5月,夏热勒津村的水稻田里一片忙碌景象。博尔塔拉河给村子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沿河地带被村民们开发成了稻田。王艳玲既是村里最早开始种植荷花的,也是最早在水稻田里养螃蟹的。

“现在,我的度假村不仅有大片的荷花池,还有水稻田,每年四五月,我就把蟹苗投进稻田,附近的野鸭也会来稻田嬉戏,有水有树有鸭有蟹,渐渐地,来这里游玩的人越来越多。”王艳玲说。

小荷度假村内的水稻田。

“我的手机号很多人都知道,每天要接不少电话,一年四季来我这里玩的人都不少。”王艳玲笑着说,忙碌没有让她变得疲惫不堪,反而让她觉得更加充实。

“我从2003年开始种植荷花,从5亩地发展到现在的20亩地。美丽的荷花,扮靓了这片土地,也给我带来了发展机遇。”王艳玲说,现在,像她一样种植荷花的村民越来越多。

上世纪90年代,夏热勒津村就有村民试种荷花成功,村里开始有了一定面积的荷花地。荷花在北疆扎根不容易,真正让荷花成为村子的一大亮点,是近些年的事儿。

游客在荷花池游玩。

2017年,为了落实好脱贫攻坚任务,激发村民发展第三产业的积极性,夏热勒津村组织村民打造“荷花巷”,让“荷花村”到处都是荷花。

当年,村里还邀请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景区的技术人员给村民培训“盆栽荷花”种植和养护技术。如今,在“荷花巷”,家家户户院子里、大门口都摆放着种植在花盆里的荷花。每年夏天的“荷花节”期间,游人如织,让村里人气很旺。

博乐市人大常委会机关驻夏热勒津村“访惠聚”工作队邀请了湖北援疆干部为“荷花村”发展出谋划策,全力把该村打造成特色旅游村。

小荷度假村。

现在,“荷花村”的名气越来越大,到“荷花村”赏花、品藕、享用荷花宴成了独特的旅游体验,依托网络平台,这里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村里的农家乐生意持续火爆。在这里,王艳玲的小荷度假村也成了网红景点。

监审:董淑健 编审:符艳平 编辑:张培丽 责编:邓世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