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眼,這一學期又快結束了,

大家是不是歡騰地期待着暑假的到來呢?

對於這接下來的一個半月裏,

該找個什麼方式讓暑假有意義地度過呢?

且聽緩緩道來~

悠遊徐家彙,感受歷史人文的東西交融

從徐家彙一帶開始,向東延伸出一條淮海路,筆直地劃過上海灘,它曾經是充分呈現西方文明的一道動脈,老上海高層社會的風度,長久地由此散發。因此有人認爲,如果要把上海文明分個等級,最高一個等級也可名之爲徐家彙文明。

——餘秋雨《文化苦旅》

說起徐家彙,人們可能會想到四百多年前大明朝首倡西學的科學家徐光啓;可能會想到民國時期影響中國歷史的宋氏三姐妹;也可能會想到號稱宇宙中心的繁華的徐家彙商業圈。

這正是徐家彙文明的魅力所在,歷史的綿長與西方文化的交融孕育出了別有韻味的老上海,而在上個世紀中西文明激盪之時應運而生的交通大學,正是這個最高等級文明中的一顆閃亮的明珠。

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交大徐匯校區是跨越三個世紀的大學校園。歷經百餘年的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2010年被列入“徐彙區文物保護單位——南洋公學舊址建築羣”,校區修建於1896年,是中國近現代史上最古老的大學校園之一。

交大徐匯校區一號門在華山路上,門牌號爲華山路1954號,即上海交通大學的正門(俗稱“廟門”)。1935年建成沿用至今的仿古京城宮門式建築,金水橋畔,綠瓦紅牆,“廟”不可言。

進入正門後向右轉,便會看到交通大學的老圖書館,其由1916年畢業生髮起,師生及社會各界募資興建,建成於1919年,爲一棟具有傳統歐式風格的建築。

從圖書館出來,沿着大草坪一直向北走會看到許多漂亮的小樓。包括董浩雲航運博物館(新中院)、新上院,董浩雲樓(南洋公學中院)等,這裏可以說是交大歷史建築的聚集地。

位於綠地西北角的新上院,這座建於解放初年的教學樓,明顯受到當時“社會主義建築風格”的影響,體現出清晰的時代特徵。

體育館建於1925年,簡樸而端莊美麗,與古老寧靜的老圖書館、中院、上院遙相呼應,出自我國最早的留美建築師莊俊之手,是培養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歷史寫照,更是交大愛國、榮校的見證。

和體育館並排坐落的是總辦公廳原名“容閎堂”,是爲了紀念我國最早留美的愛國學者容閎先生而命名的。建成於1933年,是由中國著名建築學家莊俊先生設計的。

交通大學日晷始建於1925年,後於1988年重建。

現位於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大草坪南側,正面刻有“與日俱進”四字。

包兆龍圖書館由原香港環球航運集團主席包玉剛先生向上海交通大學捐贈1000萬美元用於建設一座現代化的圖書館,1985年10月包兆龍圖書館落成使用。現爲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的辦公大樓。

大禮堂因紀念前校長唐文治之功績而命名文治堂。文治堂默默見證交大歷史,風雨滄桑。她曾經是校園焦點,濃縮了交通大學的發展,她深藏於每一位交大人心底,是母校與大學生涯回憶的象徵。

執信西齋位於校園西側,又爲紀念1920年在反對桂系軍閥戰爭中英勇就義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戰士、孫中山先生的忠實追隨者朱執信先生,故定名爲"執信西齋"。

飲水思源碑位於執信西齋前,始建於1933年,“飲水思源”取自交大校訓“飲水思源,愛國榮校”,充分表達了交大人報效母校載培之恩的深情厚意。

以美麗的交大徐匯校園爲中心,周邊的新華路,番禺路也是滬西知名的時尚部落。

上生·新所

上生·新所 海軍俱樂部“英制”露天泳池今昔

如今,百年前可望而不可及的號稱歐美僑民的“休閒娛樂天堂”的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市級城市更新試點項目——位於番禺路歷史風貌道路的“上生·新所”正式對外開放。

上生·新所的新老建築在拂去時空之塵後,將容納多樣的生活方式共享共生,創造出美好生活場景。引領公衆深入到每個細節,體驗城市更新帶來的改變與驚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