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產業作爲國民經濟傳統產業,在行業發展的同時,面臨着傳統經營、生產模式競爭十分慘烈的境地。據統計,在過去一年時間裏,波司登、七匹狼、九牧王等品牌年內關店都在百家以上。浙江是全國服裝業最爲集中的地區之一,據中國服裝網發佈的“中國服裝上市公司市值排行榜100強”,浙江企業佔了其中的兩成左右。

在服裝業的寒潮中,一些浙江服裝企業曾經歷了多元化經營的歷史,比如拿地開發房地產、玩新能源、炒股票。但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加速回歸主業,通過智能製造和智能管理,把自己重新定義成新零售或新智造的品牌服裝企業。

“不務正業”的雅戈爾

要把主要精力放回服裝業

雅戈爾集團董事長李如成最近宣佈:“我又下海了。”年逾花甲的他,底氣來自心中的新藍圖。“下個月底,服裝車間的智能化、信息化改造將初步成型。”雅戈爾目前斥資7億元打造世界一流服裝智能工廠、投資百億重塑營銷渠道,服裝主業成爲他親自抓的板塊。

多年來,雅戈爾是“三條腿”走路的——除了服裝板塊,房地產、金融投資這兩塊業務更是做得風生水起。2007年底,美國財經雜誌《商業週刊》曾評論雅戈爾,稱其“除股票與地產投資業務外,其他業務已變得無足輕重”。如今,李如成坦率承認:“人家批評得很有道理啊!這10年是雅戈爾紡織服裝主業徘徊不前的10年,但也讓我認清了堅守主業的重要。”李如成反思道,“儘管房地產項目利潤高,但紡織服裝是可以一直做下去的產業,纔是雅戈爾的核心業務。”

2016年中國服裝節上,李如成宣佈要通過紡織服裝產業“五年再造一個雅戈爾”,他現在更是說“要把50%~60%的精力都放在服裝上”。“通過這兩年對市場的觀察和思考,我認爲新零售是大勢所趨,而重塑服務是這場新零售革命的核心。”李如成說。

錢報記者瞭解到,前30年,雅戈爾服裝產業累計投資100億元,而近3年已累計投資達30.7億,在全國重點城市購置門店,去年新開24家面積逾千平方米的大店。“現在,我們重點進軍一線城市、省會城市。”李如成說。

種種舉動都表現出李如成發力品牌服裝主戰場的決心。2017年快報顯示,雅戈爾服裝板塊完成營業收入49.0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9.95%,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7.44億元,同比增長35.9%。

從“低小散”轉型

一件比基尼賣出1000美元

事實上,除了像雅戈爾這樣的“迴歸”,也有服裝企業謀求“轉型”,同樣爲企業增效。

寧波龍升製衣有限公司憑着專業高端服裝定製,走出了一條高速發展的道路。他們爲國際明星定製的比基尼,每件售價高達1000美元。

“現在,機場成了不少明星、名媛的另一個時尚T臺。但你們或許不知道,其實,海邊、沙灘也是不少明星的第二‘戰場’,而比基尼就是她們的戰衣。”龍升負責人何黎明說。如今活躍在國際舞臺上的名媛、明星、時尚博主們鍾愛的沙灘裝、比基尼,有一部分就產自寧波這家企業。這其中就包括歌壇天后碧昂斯、名媛娜塔莎·奧克利等,國內的柳巖也是它們的忠實消費者。

“2006年我們以健身服起家,員工只有30多人,簡直就是‘低小散’的典型。”何黎明說,後來通過努力和一些機會,公司拿到了著名品牌的訂單,比如,目前在澳洲運動健身服飾市場佔有率達到一半以上的“Lorna jane”品牌,所有產品都是龍升製衣公司生產的。

目前,生產健身服仍是龍升製衣的主要業務,佔了80%。而公司的訂單也從每個月4000件發展到了40萬件,員工達1500多人。更難得的是,公司一線員工只有600多名,其餘都是設計、開發、技術等人員,還有紡織專業博士帶隊的面料開發團隊。

堅守服裝業的隱形冠軍

股價8年漲70倍

錢江晚報記者瞭解到,近一年多來,浙江多家老牌上市企業的業績反身向上,在明顯回暖的細分行業和扭虧企業最集中的行業中,紡織服裝位列第三,排在化工、鋼鐵行業之後。比如,去年上市的服裝企業太平鳥,最近發佈2017年業績預增公告,預計實現收入73億元,同比增長15%,淨利潤4.73億元,同比增長11%。

事實上,無論是“迴歸”還是“轉型”,目前服裝業回暖,堅定了越來越多上市公司堅守主業的決心,許多服裝企業都在摸索產業轉型升級的新路徑。

主體生產基地位於寧波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區域的申洲國際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可謂服裝業的隱形冠軍。多年來,它堅守服裝業,主要生產針織休閒服裝,發展瞭如NIKE、ADIDAS、PUMA等國際知名運動名牌客戶,收入與利潤雙位數增長,港股股價在8年裏漲70倍,目前以約1200億元的總市值坐上了國內服裝類上市企業排名的頭把交椅。

除此之外,浙江上市的服裝企業,比如森馬服飾、美盛文化、太平鳥、美邦服飾、安正時尚、紅蜻蜓、江南布衣、奧康國際、報喜鳥、浪莎、喬治白等,如今都在加速回歸主業,通過智能製造和智能管理,把自己重新定義成新零售或新智造的品牌服裝企業。

比如,在個性化定製領域,溫州服裝已形成行業集羣優勢。在報喜鳥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私人定製車間,以大數據爲基礎支撐的人機協同生產模式,讓私人定製不僅降低了產品成本、節省了勞動力,還實現了互聯網個性需求和工業化批量生產的巧妙融合。

正如雅戈爾掌門人李如成所說,有人把服裝產業劃入“夕陽產業”,但他卻覺得,這是“日不落產業”。“因爲服裝穿着是人類最基本的一種需求,美是人類追求的最高境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