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獸按

劉強東的苦衷,你真的理解嗎?

作者/靈獸 司馬慎獨 ID/lingshouke

這是靈獸第630篇原創文章

1

-前言-

我們首先需要回顧一下劉強東針對京東的種種傳聞而發出的公開信,因爲這可能是京東接下來商業動作的起點。

信息量特別大,你確定你真的瞭解到了這封信背後的信號?

“每次出門,我總是忍不住盯着大街上的人羣看,因爲我可以在大街上搜尋到你們的背影,每次看到你們,內心都有一份激動和感動!大家知道嗎?京東購買的第一輛“車”是一輛人力三輪車,那是1999年春天,當時公司包括我只有三個人!我第一次騎着三輪車去送貨,技術不過關,直接撞到了海淀醫院北側的創業園門口石柱上,當場閉氣,捂着胸口蹲在馬路邊上十幾分鍾站不起來。那個時候,我也很難過:“爲什麼生活這麼艱難?爲什麼我一個名牌大學畢業生要遭受這樣的苦?”但生活總要繼續,抱怨沒有用,想要在大城市生存下去,只能選擇堅持、選擇適應。大家都知道,我是一個農民的兒子,和你們同樣的出身、同樣的生活經歷,這讓我最瞭解你們也最知道你們的不易。近期京東物流關於五險一金和底薪的調整在內外部都產生了一些討論,我也想借此機會和大家說說心裏話。”

“一輛人力三輪車,

1999年,

第一次,

石柱子,

當場閉氣。”

一種樸實無華但又感人至深的創業者畫面,躍然紙上,這是劉強東第一次出去送貨的畫風。

“京東物流2018年全年虧損超過23個億,這已經是第十二個年頭虧損了。這還不包括內部結算盈餘(京東零售的內部訂單),也就是說,如果扣除內部結算,京東物流去年虧損總額超過28億。核心原因就是外部單量太少,內部成本太高。”

這是2019年劉強東回顧京東物流的畫風。

“大家都知道,這兩年對公司來說是相當困難的兩年,公司已經虧了十幾年,如果這麼虧下去,京東物流融來的錢只夠虧兩年的!我相信所有京東配送兄弟都不希望公司倒閉。”

這是劉強東關於京東物流面對當前形勢作出的判斷。

我們今天要直面劉強東的這個痛處,京東物流,立足當下,對物流快遞行業作出基礎框架,目的是避免下面的畫風:

“一定要好好讀書,不然人家看到巴黎聖母院着火了會說“卡西莫多失去了心愛的姑娘,終究也失去了他心愛的鐘樓 ”,而你只會說“臥槽,着火了”。

這就需要對當前的快遞行業有一個框架式的瞭解。

核心邏輯

現象背後的邏輯和必然。

核心觀點

1)毫無疑問,這是一個技術密集型和勞動力密集型並存的行業,技術是提升這個行業生產力的不二法門,勞動力密集型對這個行業的作用,類似於“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羣衆用小車推出來的。”這是建立在海量快遞員的雙腿和兩輪、三輪電動車基礎上的;

2)伴隨着順豐等快遞企業的上市,阿里菜鳥在快遞行業的資本連橫,這是一個集中度越來越高的行業,勞動力密集型的現狀已然走到了必須轉型的關鍵時刻,而京東物流的產能過剩,是劉強東焦慮的核心,作爲電商的基礎設施,物流快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3)當前電商的發展,已經來到了消費者從開始尋求便利,轉爲要求品質和服務的行業歷史關頭,這種內生性的,不可逆轉的行業發展和需求,客觀上要求作爲履約關鍵步驟的快遞一環,提供日益深入人心的優質服務,進而引發中國快遞行業關於自建物流,加盟物流,阿里菜鳥等等的所有商業動作,諸如順豐佈局生鮮,便利店等動作,都是這個大背景;

4)我們正在面臨着國際物流業務基本瓜分殆盡的外部局面,國內市場高度集中,競爭慘烈的內部局面,疊加宏觀經濟形勢的不可挽回的下行趨勢;

5)中國快遞行業的發展是和電商行業的發展相輔相成的,互相成就和促進,但核心假設是中國的宏觀經濟三駕馬車之一的消費,消費的持續發展和穩定,是最大的核心假設;

6)快遞企業的核心訴求之一是:快。這符合商業本質,也是快遞企業商業模式的關鍵着力點,鑑於其內部標準化程度要求高,涉及分揀等流程的自動化,科技,AI,將和當前的勞動力密集型現狀,繼續產生激烈碰撞;

7)《靈獸》呼籲,在勞動者權益保護和商業模式創新,科技創新,乃至成本優化等商業動作之間,必須見到那條清晰的法律紅線;

8)繼續來看,我們幾乎可以看到新零售概念下的基礎設施:法律及執行,技術,流量,物流,支付,物理和非物理空間的流量入口;

9)加盟制快遞企業敢搞起來價格戰,自建物流企業則要慎重,因爲,加盟制快遞其盈利水平完全取決於業務量,跟終端價格關係不大;

10)未來,各家公司將會在轉運成本方面繼續優化,技術支撐的智能化設備和不斷提高的管理能力,以及不斷優化的標準流程,將是核心商業動作走向。

2

-現狀-

物流配送是現代流通業的一種經營方式,最常見的就是快遞業務。物流是指物品從供應地向接收地實體流動的過程;配送指在經濟合理區域範圍內裏,對物品進行揀選、加工、包裝、分割、組配等作用,並按時送達指定地點的物流活動。

快遞起源於郵政系統下的包裹業務,是物流領域的 B2C、C2C 層面的業務。 人們通常說的快遞,主要指 30KG 以下商品的運輸,相比於重貨,快遞及其內含的商品重量較輕,內容較小,基本能通過手持進行配送,速度更快,單位 運輸成本更低,具有規模效應,客戶也更注重時效。

快遞最核心的需求來自網絡購物,智研諮詢發佈的數據顯示,2016年網絡購物對快遞的貢獻達到72%,2007年-2016年CAGR達到60%,同期非電商快遞CAGR僅爲29%。

2017年4月京東對外宣佈成立京東物流子集團,京東物流業務正式獨立運營,這也標誌着京東物流從僅爲京東商城服務的企業物流躍升成獨立運營的物流企業。

京東物流於2018年2月完成A輪融資,融資金額高達25.5億元美元(約160億人民幣),此輪融資投資者既有互聯網巨頭騰訊,又有高瓴資本、紅杉中國,還有實力強大的國家隊(招商局集團、中國人壽、國開母基金、國調基金、工銀國際等)。

但京東物流並不包括物流倉庫等重資產,模式看主要向京東集團進行租賃。

京東物流採取“區域倉-前置倉-末端配送”的倉配模式。

京東物流快遞業務主要爲電商賣家提供倉配服務,而順豐主要爲個人、企業客戶提供端到端快遞服務。京東目前幾乎所有快遞業務都是倉配模式——商品從前置倉發出配送到用戶手中,時效是211(當天早上11點前下單,當日送達;當天晚上11點前下單,第二天下午3點前送達),不過目前京東也推出了“閃電送”,用戶下單後根據地址匹配情況可實現數分鐘到幾十分鐘不等的送貨上門。

3

-收入與成本-

快遞的收入主要來自於包裹的運輸服務,可以簡單的用“收入=包裹量×單件收入”來進行計算,但在收入計算方式上,加盟和直營快遞有一些不同,會直接導致其毛利率、淨利率差異較大。

不同於國際快遞巨頭的全自營模式,中國快遞有其獨特的加盟模式。

如上圖所示,一單快遞從收件到派件,總共經過三大部分:收件端加盟商,總部幹線,派件端加盟商。三個部分之間沒有任何股權關係,每單快遞從上一環節到下一環節都需要向其支付運費。

直營快遞:以GMV方式計算收入,單件毛利遙遙領先

直營快遞公司一般將所有快遞收入計入爲其收入項目,即以GMV作爲其收入總量,“收入/快遞量”能夠真實反映其單價水平,其成本亦基本能反映實際的成本消耗。

成本上,以順豐控股 2017 年報數據爲參考,主要包括運輸成本15%,直接人工成本 18%,外包成本 49%(包括間接人工成本和外包運輸成本等),雖然已有部分業務實現了外包,轉移了一部分人工成本,但順豐的人工成本絕對額仍遠高於加盟快遞。自有配送人員有效的提升了順豐的服務水平,是 順豐高品質快遞的最有力支撐,但在當前人力成本不斷提升,福利政策進一 步完善的大環境下,順豐受到的成本壓力將顯著高於通達系快遞,從結構上 來看,順豐也在通過部分外包的方式,縮減直接人力成本。

除人工成本外,由於順豐堅持重資產佈局,相比於其他加盟快遞,其產生的 設備折舊費用也相當之高。全自營、重資產是順豐的競爭壁壘、競爭優勢,但也爲公司帶來一定的經營風險和財務壓力。

京東自建物流,也屬於此類。

加盟快遞:競爭激烈,高收入增速伴隨毛利率下行

加盟快遞一般僅將從加盟商處獲得的收益計入其收入項目,因此存在 GMV 遠高於其報表收入的情況,“收入/快遞量”得到的數字無法反映真實快遞發送方的成本。總部只管理幹線分撥中心及信息系統,主要收入來源是:

1)向加盟商收取面單收入,是三通一達總部最主要的利潤來源,

2)幹線物流運輸費用,

3)賣給加盟商的信封、工作服、物料也有小部分利潤。

加盟制快遞公司單件成本包含單件面單及單件中轉(單件運輸+單件中心操作成本;一般把營業成本中的職工薪酬+裝卸掃描+折舊攤銷+辦公租賃+中轉其他成本分爲中心操作成本)。

加盟模式下收件端與派件端被外包出去,從而使得快遞企業無需向數量衆多的收件員與派件員支付工資,而是由加盟商支付,而加盟商管理的員工流動性大,在勞動力政策上靈活性極強,節省了很多社保和規範成本。

還有一點更爲關鍵,加盟制快遞的管理總部只負責幹線運輸和信息系統的收費,總部爲什麼支持加盟商打價格戰,根本原因是因爲其盈利水平完全取決於業務量,跟終端價格關係不大,即使補貼加盟商推行價格戰,也有很大的迴旋餘地,但自建物流則是真金白銀的一直面對現金流出。

以上兩點正是讓劉強東感到自豪,同時又無比煩惱的那一部分。

《靈獸》根據京東的報告,梳理了一下京東物流的數據。

2018年全年物流服務收入123.8億元,同比高速增長142.0%(其中2H18收入72.7億元,增長136%);2018年以來倉儲面積增長放緩,Q4無倉庫數量淨增(運營550個),面積環比增加10萬平方米,自建面積保持250萬平方米左右,無明顯變動。

注:韻達尚未公佈2018年年報,中通快遞美國上市,會計政策有不一致地方。

從數據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僅以營業收入規模來看,京東物流屬於二線梯隊,而且訂單依賴於京東商城的快遞服務,從自營模式來說,順豐快遞2018年支付的人力資源現金流出超過了200億元,而圓通和申通的此部分支出,僅分別佔其11.5%,5%左右,由此,不難理解劉強東對於京東物流的商業動作,是從裁員開始的。

4

-戰略——現實的骨幹和困境-

除順豐模式有明顯不同外,通達系加盟快遞之間的差異性不明顯,但各家公司所選取的戰略些許差異,這些差異會在未來5年逐步影響公司的行業競爭力。

目前,京東的戰略包括國際化、航空化、自動化、相關產業的拓展等,其中向外延伸拓展的行業,主要包含重貨快運、冷鏈業務。

各家快遞公司的天花板

國際市場進入的超高難度和已被瓜分的市場

國際件業務同樣競爭激烈:

1)國際件需要全球網絡佈局,同時需要熟悉各個國家的法律法規,要取得其他國家的運輸許可等,有很高的競爭壁壘和投入;2018財年,Fedex、UPS的毛利率分別爲6.42%、9.77%,高額的單件收入同時伴隨着高額的單件成本,並沒有帶來很高的毛利率。

2)國際件已被Fedex,DHL等公司寡頭壟斷。

3)國際件面臨全球化管理,對公司的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4)國際件多以全流程自營爲主,且客戶多已經習慣這種相對高質量的服務模式,這對以加盟模式爲主的國內快遞是一個挑戰。

很明顯,中國快遞企業的面臨的是國際市場被高度瓜分的現實困境,這決定了各家公司將繼續深耕國內市場,隨着電商市場的不斷發展而激烈競爭,這也是京東物流面臨的現實狀況。

正是這種現實骨感的狀況,決定了劉強東對於京東物流的商業動作。

5

-提升消費者體驗的核心壁壘——科技-

信息化、自動化必要性是顯而易見的:

1)實現基於自動化設備的大數據收集和處理。

2)增加分揀中心的使用效率,同時減少人爲錯誤。

3)應對不斷提升的綜合人工成本,包括工資等福利性開支。

在菜鳥的推動下,目前國內排名前15的快遞公司已全部實現電子面單的普及使用,意味着佔全國電商市場份額90%以上的主流快遞企業全部完成了信息化的底層建設。

它在現實意義上的表現爲:流水線上的快遞包裹,越是接近規格統一越好,所以需要一個規格統一的容器,信息的處理速度越快越好,可以立即掃描目的地信息,進而直接轉軌至目的地航線,這是一個高投入,基礎設施搭建的概念。

京東成了 X 事業部(專注於“互聯網 +物流”,致力於打造着眼未來的智能倉儲物流系統,主要研究領域爲無人機、無人車、無人 倉等尖端智能物流項目)和 Y 事業部(主要致力於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打造智慧供應鏈)。

這個部分的關鍵詞只有一個:無人化。

採取倉配物流模式的京東物流爲了擴大服務範圍就必須在全國多個地方建設區域倉和前置倉,可以看到最近幾年京東物流持續進行大規模資本支出,而資本支出中的相 當一部分恰恰被用於土地購置和倉儲建設。2017 年京東物流資本支出高達 114 億元,是順豐(56 億元)的 2 倍左右,而 114 億中有 81 億被用於土地和在建工程,可見京東物流倉配模式的資產之重。

傳統的分揀中心是純人工,或輔助以傳送帶的半自動化分揀中心。目前快遞 公司多是白天攬收派送,加盟商在下午或夜間將攬收的快遞運輸到分揀中心,並從分揀中心取走第二天的派件。因此在傳統的“攬收-分揀-派送”模式中,分揀中心爲配合加盟商的攬收派送,一般僅在夜間分揀。

當房租、人工等成本上升的時候,提高科技化投入會成爲不可迴避的問題,這也是唯一的解決方案。也是未來關鍵護城河搭建的着力點之一。

以申通南星橋公司的分揀中心爲例,南星橋的整套自動化操作區域實際佔用 面積爲 1260 平米,整套分揀設備寬 18 米,長 75 米,擁有 14 個上包工位, 268 個格口,主要應用於進出港快件的操作,實際每小時能夠處理 2.4 萬-3.6 萬票快件。自動化分揀設備可以節約 80 人的人力,按照保底工資來計算, 可以節省 336 萬的人工成本,這還不包括食宿、社保等相關成本。自動化設 備也有效降低了主觀上出錯的可能性,同時降低了對人員的管理難度。

個人快遞件是需要攬收與派送兩個雙向物流運輸環節,而京東物流倉配模式涉及的物流流程只有倉儲、運輸、末端配送環節,而缺乏攬收環節,並且端到端的個人件要求物流公司具備強大的分揀中轉能力,需要較多分揀中轉站,而京東物流目前情況是倉庫較多,而分揀中轉中心較少。

從這裏可以清晰的看到,《靈獸》猜測,劉強東及其京東物流的管理層,投資機構和股東,腦海裏可能無時不刻不在思考:這個設備還有哪些可以改進的地方?還有哪些環節可以用設備代替?還有哪些成本可以繼續優化?

這一點,甚至由不得劉強東的情懷以對抗。

6

-未來-

在電商整體增速放緩和競爭對手衝擊下,GMV和營收增速持續放緩,2018 年下半年活躍買家增長几乎停滯,與阿里的用戶基礎差距進一步擴大;

另一方面,京東傳統的線上家電 3C 經營優勢也面臨着日益嚴 峻的競爭,營收增長對物流業務的依賴越來越強,公司經營未來的不確定性加強。(靈獸傳媒原創作品)

(【靈獸研報】系靈獸傳媒旗下“靈獸研究團隊”推出的行業與企業研究報告,未經書面授權謝絕一切轉載)

聲明:本文數據分析力求嚴謹客觀,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靈獸系列研報

招賢納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