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高碑店市第六屆人大代表、平安店村農民企業家李君

農村美不美、農業強不強、農民富不富,決定着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進程。高碑店市人大常委會鼓勵人大代表助力鄉村振興,通過代表之家、代表聯絡站,發揮人大代表密切聯繫羣衆的特點和優勢,當好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宣傳員”“領航員”“踐行者”。高碑店市人大代表李君植根農村,奉獻農村,充分發揮了一名基層人大代表的橋樑紐帶、示範引導、促進推動作用。

初春的清晨,走進高碑店市平安店村,你會驚喜地發現,村舍、炊煙相映成趣,高樹、低柳俯仰生姿,一池碧水,清澈見底,春花盛開,彩蝶飛舞,幾位老人悠閒的坐在門口拉着家常,幾個孩童正歡快的在廣場追逐嬉戲……

一副如詩如畫的農村美景煥發着勃勃生機。誰又想到,兩年前,這個有着460多戶1700多人口的村莊,還是一個街道狹窄、垃圾滿街的髒亂差村。如今,卻換了新顏,變成了聲名鵲起的美麗、文明、幸福的新村。

一個小鄉村,何以有如此鉅變?談及村莊的變化,村民們的喜悅和感激之情溢於言表:“是俺村的人大代表李君,爲村裏出資出力,讓俺村有了大變化,讓大家過上了滋潤的好日子!”

羣衆的代言人

剛過花甲之年的李君,性格豪爽,神采奕奕,身上依然保持着農村人的樸實本色。他是土生土長的平安店村人,小時候父輩們爲生計奔波的勞苦在他心裏留下深刻的烙印,他立志脫貧致富。22歲,他離開家鄉,到北京闖蕩,經過多年打拼,在競爭激烈的建築市場闖出了一片天地。

“無論走多遠都不能忘了家鄉,我的根在這裏。”富起來的李君,始終關心家鄉,爲家鄉建設“添薪加柴”。儘管這樣,村容村貌並沒有發生根本的改變。李君明白,主要癥結是缺少整體思路和規劃。

2016年,李君當選高碑店市第六屆人大代表,建設家鄉的責任感、使命感更強了,“一定要不負衆望”成了他常對自己說的話。爲了當好人大代表,李君每次回村都要去各家各戶走走、轉轉、坐坐、聊聊,傾聽意見和呼聲,並一條條、一款款記下來。他發現,鄉親們說的多是“路太難走”“垃圾太多”“居住環境差,沒有幸福感”……

面對髒亂差的村莊現實,李君心裏升起急切改變家鄉面貌的願望。他把內心的願望特別是鄉親們的渴盼多次向高碑店市人大常委會反映,希望得到支持。2017年和2018年,市人大常委會組織了兩次外出學習參觀,特意點名他參加。在廣東和浙江的鄉村,美麗的人居環境、超前的規劃建設、先進的管理方法,不僅開拓了他的視野,也深深地觸動了他的心底深處。回來後,李君便向軍城辦事處黨委和平安店村“兩委”建議,並徵求鄉親們的意見,最終確定“改善基礎設施、建設美麗鄉村、發展綠色農業、實施鄉村振興”的發展思路。

勤奮的實幹人

發展思路確定了,下一步就要實打實地幹。由於平安店村多年來集體經濟發展緩慢,許多需要村集體承擔的事項難以承擔,李君提出自己先墊資,並請來設計師,設計制定了村莊規劃、環境提升規劃。他深知,只有抓緊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才能讓農村更具吸引力,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鋪路架橋”。

村內主街,中間有一條10多米寬的垃圾河道,幾十年來,村裏的垃圾都倒在這裏,人們只能走河道兩邊不到3米寬的小路。村裏的老人們說:“這個村污水垃圾遍地、臭氣熏天,有一年雨季,垃圾把排水口堵了,街道被大水沖斷了,人都沒法走……”李君把這條街道作爲第一項工程,清垃圾、墊溝渠、鋪新路、刷牆壁、安路燈、建花壇,幾個月時間,一條26米寬800米長的幸福大街展現在人們面前。首戰告捷後,他又出資600多萬元,把村南的垃圾坑徹底清運,整治改造,蓄水防滲,建成了佔地15000平米的人工景觀湖。出資100多萬元,在湖邊建設了1500多平米的文化廣場。爲解決垃圾傾倒和污水排放問題,建了一個垃圾分類處理站,逐步推行農村垃圾分類處理;在主街道下鋪設了污水管道和雨水管道,雨水由管道排入景觀湖,生活污水由管道排入污水處理池處理後變成中水,迴流到景觀湖再利用。

困擾了平安店村幾十年的垃圾問題終於解決,換來的是寬敞整潔的街道,碧波盪漾的湖面,湖心蜿蜒的石橋,湖邊林立的楓樹,不由令人感嘆:真是一幅望得見遠山、看得見近水、記得住鄉愁的美景。村支書秦來說:“李君修的是路,改變的是村容,美的是鄉景,帶動的是精神風貌,鄉親們主動把自家的庭院進行立面改造,自覺把家門前的道路打掃乾淨,覺得這樣才和村裏的環境協調。”

致富的領路人

在嶄新的平安店村人大代表聯絡站裏,李君經常和鄉親們座談聊天,鄉親們說,環境好了,心情舒暢了,可還沒富起來啊。這是鄉親們內心的又一個盼望,也是李君深深思考的問題。

由於軍城辦事處爲水源保護地,不能進行大規模的產業開發,必須在保護環境的同時發展經濟。去南方參觀的情形,一直歷歷在目。李君琢磨,平安店村是一個傳統的農業村,沒有資源和產業,但有幾千畝好土地,適合搞種植。與軍城辦事處黨委溝通後,他聘請了河北農業大學的教授專家團,針對辦事處的整體情況,用3個月的時間進行考察評估,制定了佔地31795.95畝的《高碑店市軍城生態農業園區規劃》。《規劃》立足軍城辦事處的資源稟賦,以京津冀協同發展爲機遇,以花卉苗木、經濟林果產業爲基礎,以休閒農業、創意農業和康體農業爲特色,以平安店村爲生態農業發展的核心區,確定了一條集生產美、生態美、生活美“三生三美”的農業發展新路子。

萬事知易行難。一些村民對這個規劃不感興趣,爲了讓鄉親們支持,李君多次帶領村幹部、村民代表到天津、邢臺等地參觀現代農業園區、綠色苗木種植基地。很多人蔘觀之後倍受觸動,轉變了觀念,紛紛表示支持綠色農業發展。2017年底,李君成功流轉平安店村及周邊村的土地達3000多畝,大規模種植富硒小麥、富硒水果、紅豆杉、美國紅楓、法桐等。綠色農業規劃走出了第一步。

大範圍的綠色苗木種植,使村民增收渠道拓寬了。土地租金成爲村民收入來源之一,平均每戶每畝土地年租金收入高於村民自主種植收入1000元左右。村民工資性收入增加了。李君成立了軍城綠棵苗木農民專業合作社,很多村民都與合作社簽訂了勞務合同,從事園區建設、管理工作,日工資80-120元。“等這富硒水果、綠色苗木發展成規模化、產業化的時候,市場打開了,效益提升了,鄉親們的生活也就富裕起來了。以後,我還要在村裏蓋樓房、建溼地公園、養老中心,讓城裏的人來農村綠色養老,讓鄉親們都能過上像城裏似的乾淨整潔的生活。”李君對未來滿懷憧憬。

明媚的春光裏,在苗木種植示範基地,李君和工人們正在忙活。放眼望去,一株株、一排排整齊的樹苗,嫩生生的枝芽露了出來,正迎着春風茁壯生長。

“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爲人民”是他的承諾,“常思強村之路、常想富民之策、常辦爲民之事”是他的行動,憑藉着全心全意爲羣衆辦事的濃濃真情,李君贏得了羣衆的稱讚,成爲基層人大代表的典範。

展望明天,李君豪情滿懷:“我要借十九大報告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的東風,擼起袖子加油幹,把平安店村打造成一個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農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