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秦帝國》的電視劇中,我們對大秦的變法有了一定的瞭解,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商鞅的變法可謂是一場大相徑庭的改革,因此必然會面對重重阻隔,甚至面臨失敗的命運。

商鞅變法,酷吏、暴政?爲生民立命?爲何有人說他“毀”了中國人

在電視劇中,商鞅的變法給我們一個直接的感覺就是嚴厲與殘酷,一言不合就殺人,給人一種法令的威嚴。雖然,變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秦國也慢慢改變了自己的貧窮處境,但是,我們要知道,這些都是在萬人的屍體之上成就的,因此,很多人可能就會發出感慨,商鞅變法到底是一場殘酷的暴政還是一次爲民請命的變法。

商鞅變法,酷吏、暴政?爲生民立命?爲何有人說他“毀”了中國人

我們知道,商鞅的變法是建立在秦國當時的社會問題基礎之上的改革。商鞅曾經花費三個月的時間,走遍了秦國的大小河川,對秦人的生活處境有了一個詳細的瞭解,這就成了他變法很大的依據。所以,我們能經常看到,商鞅的改革能夠貼合國情,順應民意,爲當時的下層民衆謀取了很大的利益,原來社會的貴族利益當然也就遭到了削弱,可以說商鞅的變法是爲了當時的生民立命,打破了傳統氏族的壟斷地位與權力,尤其是爲下層人民謀取了許多合法的權益。

商鞅變法,酷吏、暴政?爲生民立命?爲何有人說他“毀”了中國人

但是,變法既然對傳統氏族的利益進行了破壞,也就自然而然會遭到當時一些貴族的抵制,甚至破壞變法進程。記得變法剛剛開始實施,就有國人私鬥的現象發生,商鞅在變法中已經嚴申了私鬥的處罰措施,因此,這一次的私鬥結果,就是商鞅對參與私鬥的主要人物進行處罰,處以死刑的有七百多人,確實是十分殘酷的。還有就是太子殺人的時候,商鞅爲了秉公執法,對太子的老師、秦公的哥哥處以了劓刑,也就是割掉了鼻子,要知道,這可謂是奇恥大辱。當時,也就很多人提到了商鞅變法的暴政行爲,好像變法就是有點不近人情。

商鞅變法,酷吏、暴政?爲生民立命?爲何有人說他“毀”了中國人

但是,我們要知道,商鞅的變法是對社會制度的一次大的變革,有了許多全面的創新,尤其是對利益分配的問題有了重新定義,可以說是時代的奇蹟。當然,商鞅的法的思想,也被後世所繼承。同時,商鞅時期制定的法律與措施,爲後世歷代社會所繼承,他的度量衡和一些跨時代的政治措施,也被人們接受。雖然在變法過程中有許多不和諧因素的產生,尤其是變法過程中的嚴刑峻法,雖然不近人情,但也是無可奈何,畢竟是對社會的一次突破,必定會有流血現象的發生。

商鞅變法,酷吏、暴政?爲生民立命?爲何有人說他“毀”了中國人

但是,也有一些人對商鞅變法提出了一定的質疑。說商鞅的變法“毀”了中國人。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張宏傑認爲,在中國封建歷史上,春秋戰國時代是中國人形象最好的時代。那個時代的中國人,個個都強悍好戰,尚武風氣嚴重,商鞅的變法對私鬥現象進行制止,尤其是一些法令制度,連坐制度,讓人們的民族風格進行了一定限制,俠客遍地的社會慢慢演變成文雅的社會,甚至最終到了明清時期的麻木懦弱,毫無創造力,與商鞅的變法是有一定的關係的。也可以說是他“毀”了中國人,但是也就僅僅只在品格上對商鞅的變法進行一定質疑。

商鞅變法,酷吏、暴政?爲生民立命?爲何有人說他“毀”了中國人

不管變法的結果如何,商鞅本人最後也遭受了車裂的結果。但是,從今天的角度來分析,當時的社會需要進行一次徹底的改革,就好像譚嗣同所的一樣“古今變法總會有人流血犧牲。”商鞅的結局也許他本人早已預料到,但在當時的位置上,他已經沒有了回頭的機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