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書記爲咱白河代言,想不火都難。今天,縣委書記陳暉爲白河代言的視頻登上了全國最火的“學習強國”學習平臺,是陝西省首位登上該平臺爲家鄉代言的縣委書記。點開視頻,趕緊一睹爲快吧!

“一水分秦楚,清江入畫樓。舟輕馳曲岸,帆正騁中流”。這座清清漢水澆濯出的靈秀小城就是我的家鄉。大家好,我是陝西省白河縣委書記陳暉,很高興在這裏爲大家介紹美麗的秦楚邊城——白河。

白河縣位於陝西省東南部,南依巴山,北臨漢江,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重要的水源涵養區和水質控制區,千里漢江就是從這裏流出陝西,一路北上流向京津。歷史上的白河,因漢江黃金水道而繁華,儼然如“通都大邑”。如今的白河,處於西安、重慶、武漢一日經濟圈的幾何節點,襄渝鐵路、十天高速、漢江航道貫穿全境,區位獨特、交通暢達,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漢江之畔。

白河山奇水秀、景色怡人,是休閒度假的理想之地。這裏前臨漢江水,後倚繡屏山,正所謂“城開三面倚繡屏,樓起千仞映漢江”。橋兒溝明清古街沿漢江之畔拾級而上,百轉千回、令人嚮往。那幽深的巷道、潺潺的流水、古樸的石橋……歷史的脈絡與印記清晰可見。每一處雕樑畫棟、青磚黛瓦、摩崖石刻,猶如時空裏隱祕的音符,靜靜的講述着橋兒溝的人文故事。

白河鍾靈毓秀、人傑地靈,是英才輩出的神奇之地。先後走出了王陽明心學傳人、明代狀元羅洪先,林則徐同榜進士衛如玉,近代民主革命家錢鼎、錢甲、黃統、黃正甫等名人志士。2016年,白河黃氏家規“修身立德、風正行遠”被中紀委宣傳推廣,爲我們修身齊家提供了良好的範本。

白河氣候溫潤、生態優美,天然富硒的土壤孕育出了富硒農產品。14萬畝光皮木瓜獲得農業部、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白河被譽爲“中國光皮木瓜之鄉”;8萬畝茶園遍佈於海拔千米以上的青山綠水之間,“白河春燕茶”曾以朝廷貢茶而聞名於世。白河還是中國黃姜之鄉,我們依託豐富的黃姜資源,構建了“黃姜深加工—杏鮑菇栽培—碳基營養肥”循環產業鏈,開發生產的碳基營養肥處於國內市場領先水平。

說到白河就不得不講“三苦精神”。爲了解決溫飽、擺脫貧困,自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白河人民堅持修田造地,20餘年不間斷,在大山深處壘起了相當於7座萬里長城的石坎坎,修成石坎水平梯地23萬畝,在陝南率先實現了“人均一畝基本農田”,創造了大山深處的人文奇蹟。“八七”扶貧攻堅時期,白河及時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綠色產業,鼓起了百姓的“錢袋子”,再次成爲貧困山區脫貧致富的典型。全縣人民在長期艱苦奮鬥中,歷練形成的“領導苦抓、幹部苦幫、羣衆苦幹”的“三苦精神”,也從此走出陝西,聞名全國。

進入新時代,我們將繼續以生態文明理念爲引領,大力弘揚“三苦”精神,抓黨建、促脫貧、保發展,踐行五個紮實新要求,譜寫追趕超越新篇章,堅決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與全國人民一道邁入全面小康。我們堅信,在不久的將來,呈現在您眼前的一定是一幅“生態美、產業強、百姓富、保障好”的幸福白河美麗畫卷!

在這裏,我代表21萬勤勞淳樸的白河人民,熱忱歡迎您的到來!

來源:”學習強國“學習平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