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圖:約翰·迪林格。圖:迪林格(中)。

文/歷史九點半

1933年11月中旬,美國印第安納州一家銀行網點,來了8位高矮胖瘦不一的“演藝圈”人士。

爲首的是30歲的約翰·迪林格,自稱某著名導演,正在拍攝一場有關劫匪搶劫銀行的戲份,希望能借場地一用,且銀行能積極配合他們的劇情需要。銀行爽快地答應了,熱情招待了迪林格一行人。

圖:左爲迪林格右爲強尼·戴普版迪林格

一切準備就緒,有人在門口維持秩序,圍觀的人也越來越多,櫃員們精神飽滿,希望能在電影中更上鏡一些。隨着迪林格的一聲“action”,8名歹徒拿出槍,對着銀行櫃檯大喊:“想要命的,把錢統統交出來”。

銀行工作人員演得可帶勁了,紛紛表現出驚慌失措,有的抱頭蹲地,有的泣不成聲,任憑劫匪們把錢裝進麻袋。一番搜刮後,劫匪們開車揚長而去,只留下一臉懵的銀行職員。圍觀人羣中,有人滿意的點點頭,暗暗稱讚劫匪和銀行職員的演技。

圖:約翰·迪林格

這是美國史上最強慣匪,“超級銀行大盜”約翰·迪林格搶劫過的衆多家銀行其中一幕。迪林格或以拍戲爲由,或僞裝成向銀行推銷報警器的銷售員,或真槍實彈擼起袖子直接幹,一年裏先後搶了24家銀行。

有了錢後自然是買武器擴充實力,迪林格還搶了4家警察局,盜走大量武器彈藥,造成警員傷亡。迪林格究竟有多強?他被FBI冠以美國“頭號公敵”,他又有多傳奇?當時很多美國人將他稱作“當代羅賓漢”。

圖:迪林格(中)

約翰·迪林格,1903年生於印第安納州橡樹山,4歲喪母,與繼母關係不好,而父親又秉持“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式,造成迪林格從小就性格叛逆,不學無術,結交一批狐朋狗友,16歲時迪林格因劣跡斑斑而被學校退學,進入一家五金店工作。

迪林格第一次偷竊是1922年,偷車後被捕,父親恨鐵不成鋼,宣稱與他斷絕關係。出獄後,迪林格報名參加海軍,但僅僅服役幾個月,迪林格就因受不了苦逃跑,被軍隊以逃兵除名。出走後,迪林格仍舊幹一些偷雞摸狗的勾當。他是如何成小混混變身悍匪的呢?也與他父親有關。

圖:迪林格(右)

1929年,迪林格和他的朋友辛格頓搶劫了一家雜貨店,盜走120美元,逃走時被一位牧師認出並報警,第二天兩人就被抓了。兩人起初堅決不認罪,辛格頓在法庭上更是始終保持沉默,什麼都不說,結果辛格頓被判了2年。而迪林格的父親則找到迪林格,希望他坦白罪行獲得減刑,以後重新做人,還是個好孩子。結果迪林格坦白認罪後,被重判20年。

圖:有關悍匪迪林格的報道

這讓迪林格備受打擊,辛格頓死不認賬只判了2年,自己坦白從寬卻判了20年,這是他接受不了的。在被關進監獄前,迪林格放出狠話:“當我出來時,你們將見到一個最卑鄙的暴徒。”迪林格的父親晚年也深深自責,兒子走上這條路,多半是自己害的。

迪林格被關進印第安納州立監獄,在監獄中,他結識了對他影響極深的2個犯人,銀行劫匪哈瑞·皮爾波特和羅塞爾·鮑比·卡拉克,兩人將搶劫銀行經驗悉數傳給了迪林格,三人歃血爲盟,揚言出去後幹一番大的。

圖:車後標語“別開槍,我不是迪林格"

迪林格雖被重判20年,但由於父親和親朋好友四處遊說,實際只關了4年,1933年5月10日,迪林格獲釋。熟悉近代史的都知道,1933年正是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經濟大蕭條工作機會少了,也讓黑幫更猖獗了。迪林格找不到工作,他只能重操舊業,利用皮爾波特獄中教給他的經驗,迪林格把目標鎖定在俄亥俄州布拉夫頓的一家銀行。

第一次搶劫銀行,經驗不足,迪林格很快就被捕,隨即又下大獄。警方從迪林格身上搜出一份越獄計劃書,或許是喫了當初的虧,雖然證據都搜出來了,迪林格死活不承認,拒絕解釋越獄計劃,警方也一時大意,人反正抓了就沒當回事,其實迪林格出獄後就計劃好了要救出“師傅”皮爾波特和卡拉克,並且做了周密安排。

圖:警方追捕越獄的迪林格

入獄後第4天,3名迪林格同夥假扮成警察,進入關押迪林格的監獄,要求帶走迪林格,身份被揭穿後開槍打死獄警,直接把迪林格和皮爾波特、卡拉克三人救出,這是迪林格第一次越獄。“迪林格幫”正式成型,成員8人,分別是:迪林格、皮爾波特、卡拉克、查爾斯·馬克裏、小愛德華·W·紹斯、哈利·克普蘭、沃爾特·戴崔茨、以及約翰·漢密爾頓。

圖:迪林格(左下)及其同夥

八人幫瘋狂作案,於是就有了開頭謊稱拍電影搶銀行的一幕。迪林格和團伙一年時間裏,搶劫了超30多萬美元,這在當時是一筆鉅款,他們用這錢購買武器,擴張勢力,多次與警方爆發激戰。

迪林格第二次越獄更爲傳奇。1934年1月迪林格住的賓館發生火災,迪林格逃出後發現貴重行李還在賓館,於是他塞給一名消防員12美元,讓消防員把他東西搶出來,結果被消防員一眼認出是通緝逃犯,於是迪林格和他的同夥悉數被捕。

圖:迪林格越獄使用的木槍

由於有第一次越獄經歷,警方怕迪林格再度越獄,於是把他關押在戒備森嚴,號稱“銅牆鐵壁”的紐約州湖縣監獄。然而還是沒能關住迪林格,迪林格在獄中用木頭削了一把手槍模型,再抹上黑鞋油,以假亂真。當獄警查房時,他突然掏出抹了黑鞋油的木槍,挾持獄警打開牢房,成功逃了出去。逃出後的迪林格還是頻頻作案。

圖:迪林格被擊斃後

直到1934年7月22日,迪林格與一名風月場所女子看電影時,被對方的小姐妹“紅衣女郎”出賣,警方佈下天羅地網,迪林格識破後,雙方爆發槍戰,迪林格身中6槍身亡。由於迪林格知名度太大了,他死後放在太平間的遺體甚至成了旅遊景點,遊客不絕。

圖:迪林格遺體成了旅遊景點

迪林格案,還讓美國一個部門崛起,這便是FBI。FBI前身爲司法部調查局(BOI),在追捕迪林格期間,由於美國各州跨境執法總是複雜麻煩,導致追捕不利,於是BOI便在局長鬍佛帶領下,承擔起追捕迪林格的重任,此案後BOI名聲大噪升級成FBI,一躍崛起爲世界最知名機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