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这句

“讽刺”经常意味着实际要表达的意思和说出话的字面意思不同甚至相反。看出一句话是在讽刺并不是很容易,特别是现在文字消息交流越来越多地取代了面对面说话。

有社会心理学研究考察了电子邮件中的交流,发现无论是在工作中的批评、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一方违反了某些社会规范的时候,即便发出邮件的人觉得自己显然在讽刺,收到邮件的人却经常 get 不到。换句话说,文字对于交流效果的限制经常被低估,和实际情况相比,人们倾向于认为自己使用电子邮件的时候能够更有效地交流。研究者认为这种过度自信和自我中心有关,发出邮件的人很难完全脱离自己视角站在收件人的角度想问题。

而且,讽刺语言的字面意思往往有些指向不明,信息的接收者需要经历一个“寻找各种各样的线索来判断这话到底在说啥”的反应过程。一方面,面对面说话的时候,接收者会看到他们的面部表情,他们可能看起来有点困扰或轻蔑。更有帮助的是,他们声音的语气也可能会变得更强,或者在一些特定词语上加重音。这个“线索”还包括当时的情况和环境,比如被说“衣服不错”的时候低头看到自己的衣服挺脏,大抵上也就不用再猜了。

当我们发文字消息时,很多这样的信息都缺失了。

那如果想要让对方知道自己在讽刺怎么办?研究者说,可能更容易传达讽刺的方法包括加粗、斜体、以及 emoji(比如,被应用最多的“哭笑不得”表情)。此外一项针对 twitter 上标注了 #sarcasm 标签的研究说,这些推文更经常用夸张的感叹词,以及把积极措辞和消极情况搭配在一起用。

社交网络上的聊天越来越普及之后确实给日常交流带来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在好奇心研究所的开放式调查中,我们发现线上聊天的特殊性给人带来的困扰。比如:

看不到表情,语气全靠猜,主要是,这样更难拆穿谎言了;

害怕自己的意思被人误解,再解释又有点多此一举;

觉得“跟人说了句话之后 ta 当然要立刻回复我啊”,搞不懂微信上为什么可以一两个小时不理人的,同理,一定要说个“再见”“你先忙”之类的结束语才觉得可以停止一段聊天;

觉得上来就甩句话不太好,每次说个什么都要加个“你好”“在吗”或名字之类的称呼,很久才被隐晦提醒这样有点奇怪;

不带语气助词会觉得自己说话太硬,因此学会了各类之前根本用不到的语气助词;

同样的话,当面说的时候在情境中还不会让人太生气,变成文字发出去却像是在骂人。

不过实际上,习惯了线上聊天的人们再回到线下的时候才会有些不适应,很可能遭遇“拿起手机就能长篇大论,一旦口头就瞬间空白”、“线上emoji丰富,线下傻脸一个”的情况:

最主要的网聊后遗症就是,跟人面对面聊天词穷时,总想挑表情包回应;

一定要打波浪号 “~” 才能表达轻松的语气,实际说话的时候不知道该咋办了;

线上还可以连发 3 个以上“哈哈哈”证明自己真的在笑而不是敷衍,而现实中朋友告诉你一件 ta 觉得很开心你却觉得“这也值得一说?”的事情时,戏就演不下去了。

- 题图、插图来自:Giphy -

线上的哪些习惯会影响到你线下的表现?

(END)

- 与有气质的你共勉高尚趣味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