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婚在我國的起源其實很早,早在先秦時代,人們就已經開始廣爲流傳了。6月份,被開了死亡證明的華縣18歲智障女小陳,被一夥人運至山西配陰婚。幸運的是被當地警方發現並解救。

據瞭解,這樁陰婚是小陳姑父牽線父親簽字。但小陳的母親說她一直以爲是給孩子介紹對象。雖然孩子是她在火車站撿的棄嬰,而且患有腦癱,但沒有因此嫌棄孩子。

陰婚,也叫冥婚,是爲死去的人找配偶。有的少男少女在定婚後,未等迎娶過門就因故雙亡。老人們認爲,如果不替他(她)們完婚,他(她)們的鬼魂就會作怪, 使家宅不安。因此,一定要爲他(她)們舉行一個陰婚儀式,最後將他(她)們埋在一起,成爲夫妻,併骨合葬,免得男、女兩家的塋地裏出現孤墳。2011年5 月22日,韓國已故女星鄭多彬的母親爲她及文在成舉行陰婚儀式。

冥婚在我國的起源其實很早,早在先秦時代,人們就已經開始廣爲流傳了。冥婚又稱陰婚或鬼婚,並且它的名目也很多,比如像冥配,配骨,幽 婚,圓墳等等。簡單的理解,我們可以將冥婚看作是在幽冥的陰世間所舉行的一種悼念式的婚禮,說到底,就是一場死人的婚禮。

1.jpg

看着上面的這張照片,不知你會有何感受?請你仔細的看一看那個女人的手臂,對,她的右手是不存在的;再看一看她的臉,你會發現她的眼睛其實只是在呆滯的向 上看;我們再往下方看一看,你又會發現,他們其實是沒有雙腳的,並且處於一種被某種物體支撐下的懸空狀態。好了,我們還是暫時與恐怖小別一下吧!不錯!上 面的這張令人毛骨悚然的照片就是我國傳統風俗中相傳已久的冥婚合影。提起冥婚,可能現代的年輕人還很少聽說,不過作爲有些上了年紀的老人,對於傳統習俗的冥婚,或許會讓他們記憶猶新。

對於冥婚,在我國的歷史資料中也是有案可稽的。據《周禮》中有關於冥婚的記載:禁遷葬者,與嫁殤者。遷葬,鄭玄注:謂生時非夫婦,死者葬同穴,遷之使相從也。

孔穎達進一步解釋爲遷葬,謂成人鰥寡,生時非夫婦,死乃嫁之。意思是說,人成年後還沒有結婚就死亡的,往往施行遷葬,即冥婚儀式。

古代中國注重成年禮,男子20歲而冠,女子15歲而笈,都算是成年了,但如果無婚,死後不能享受祭祀。再者,死者沒有婚配就死亡的,在生人看來,死後無伴,當是很可憐的,這大概是冥婚流行的理由吧。

當然了,冥婚也有現實的利益,鬼婚雙方的親家雖然俗稱鬼親家,但並不是等他們做鬼後才做親家的,而是跟真正的親家一樣互相來往着,所以,死者家如果是富室之家的話,鬼媒上門的自然也多一些。

還有,生者早婚現象比較嚴重,鬼婚同樣如此,發展到農村,乾脆不分年齡,爲所有的早亡者結鬼親了,比如曹操愛子,就是那個稱象的曹衝,估計是太聰明瞭,13歲就死了,曹操將他和甄氏之女合葬。而至於鬼婚的儀式,一如生者,彩禮什麼的,一樣不可或缺。唯一不同的是,把鬧洞房這一項改作圓墳了,也就是把雙方亡人的屍柩遷葬於一起?

有的女子不願上門守寡,另嫁男人,但人們認爲是第二次婚姻,是斷線女子。婚後年節要爲她的所謂前夫祭祀亡靈。老人們出於疼愛、想念兒女的心情,認爲生前沒能爲他(她)們擇偶,死後也要爲他(她)們完婚,盡到做父母的責任。其實,這是人的感情寄託所至。

舊時人們普遍迷信於所謂墳地風水,以爲出現一座孤墳,會影響家宅後代的昌盛。當時有些風水家(古稱堪輿)爲了多掙幾個錢,也多竭力慫恿搞這種陰婚。

陰婚多出現在貴族或富戶,貧寒之家很少搞這種活動。

實際上,冥婚在各個朝代均未絕跡。曹衝陰婚歷史上比較有名的一起冥婚,是曹操爲其早死的兒子曹衝操辦的。據《三國志魏書武文世王公傳》(卷20)記載,曹操之子曹沖年十三,建安十三年疾病, 太祖親爲請命。及亡,哀甚。文帝寬喻太祖,太祖曰: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言則流涕,爲聘甄氏亡女與合葬,贈騎都尉印綬,命宛侯據子琮奉衝後。這裏,曹操是聘了一名甄姓早死女子給其當做他的兒媳。

曹衝是曹操與環夫人所生,曹衝很聰明,屬於天才型。五六歲時,吳大帝孫權送了一頭大象給曹操,曹操想知道大象有多重,但問了好多大臣都想不出稱量的法子。 曹衝說,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稱物以載之,則校可知矣。如此有天分的兒子,早年死去,難怪曹操爲他的死悲傷萬分,還要爲他操作冥婚。

冥婚的興起,便與曹操這樣溺愛子女有關。但在民間還有一說法,不給死去的未婚者成親,家中會鬧鬼,家人不寧。所在,在迷信盛行的古代,冥婚普遍爲民間認可,成爲合法婚姻,墓主兩家還成爲親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