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文化:城隍庙会上的长安铜乐 慷慨激扬过足瘾

王曲镇最有名的历史遗迹和传说,莫过城隍,过去的城隍庙,为十三省总城隍庙。汉代,纪信救刘邦的故事在《·项羽本纪》和《汉书·高帝纪第一上》及地方相关资料上均有叙述。刘邦得天下称帝后,厚赏、追封纪信,并赐黄袍加身,择上林苑自己打猎休息之地(今王曲镇),修建大型庙堂并祭祀,每年农历二月初八祭祀,后遂成庙会。据传“文景”二帝时期,为了顺应民心、强化统治,遂将供奉的纪信封为城隍神,成为长安城的保护神。由史料记载来看,王曲城隍祭祀纪信据今已两千余年的历史,比三国东吴芜湖城隍爷周瑜和城隍庙要早四百年。清代同治年间重修,占地六十余亩,闻名全国。当年的建筑范围听老人们讲;结构广阔,气势宏大,雕梁画栋,泥塑彩绘,引人赞叹,晨钟暮鼓,声闻数里,人们称为西安城南第一大庙,其建筑气势远非三原县城隍庙可及,足见昔日之盛。

王曲城隍庙几经风雨变迁,如今在故址旁又建起三间,往日的辉煌已难再现了,每年一度二月初八的庙会,一直延至今日。城隍庙传统庙会是我省第一批非物文化遗产所列目,每逢庙会可谓盛况空前,声动西安,动辄数以上十万人计,男女老幼不绝于道,交通为之堵塞。已成为人们聚亲会友,城乡货物交流,踏青散心祈福的好时节。届时最精彩的当属各个铜乐社的精彩表演,最鼎盛时期各村的铜乐社一家接一家绵延于王曲老街道几公里。随着历史的变迁,往日的辉煌已难重现。近十年的各届庙会上,铜乐社的数量都少之又少。然而,今年的庙会上铜乐社数量达到数十家之多。经了解原来是因为有一些铜乐爱好者通过网络结识,自发组织了城南联谊社、秦之韵、新缘等铜乐社。

据传长安铜乐起源于唐代长安鼓乐,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广泛流传与西安城南、城东的村落中。随着社会的发展,这项民间传统文化如今几近失传。我们也采访了城南联谊社两位负责人王哲、邢柯鑫,王哲说道:铜乐活动是非常积极健康的一项文化娱乐活动,一方面可以强身健体、以鼓会友,另一方面能够将这项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继续保留、发扬并传承。邢柯鑫说道:作为一名90后,我非常热爱这项活动。希望更多的爱好者能够参与进来,跟我们一起将长安铜乐发扬、传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