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於2015年、2016年間的狂熱併購後遺症仍在持續。8月22日晚,皇氏集團(002329.SZ)公佈半年報,公司上半年營收爲10億元,同比增長1%;淨利爲虧損7258萬元,而其去年同期盈利8917萬元。

此外,公司還預計今年1-9月淨利爲-5656萬元至0元,上年同期盈利1.13億元,業績變動主要系公司轉讓全資子公司北京盛世驕陽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盛世驕陽)100%股權形成資產處置損失所致。

儘管如此,公司似乎還在暗自慶幸。公司稱,報告期內,公司已按股權轉讓協議約定收到交易對方支付的相應股權轉讓款,盛世驕陽已脫離公司合併報表範圍,大大降低了公司後續可能存在的經營風險。

“盛世驕陽不再納入公司合併報表範圍,短期內雖對公司利潤構成一定影響,但退出回報期較長的高投入項目,公司可集中財力發展核心業務。”8月23日,皇氏集團證券部人士回應。

“公司後期將加大乳製品銷售網絡和銷售渠道的建設,提高市場覆蓋率;加大電視劇製作發行及信息服務業務在IP、項目、人才儲備方面的投入。”對於賣掉盛世驕陽之後的資金去向,該人士表示。

當天盤後,深圳一傢俬募機構負責人認爲,皇氏集團此舉的確有“斷腕”之意,旨在緩釋商譽減值風險。在標的公司經營業績無法挽回的情況下,如果不止時“及血”,後續鉅額商譽減值風險對公司業績拖累恐怕更爲嚴重。

在轉讓盛世驕陽100%股權之後,公司期末商譽值也從去年年底的12.21億元大幅下降至今年中期的7.29億元,急劇減少4.92億元,降幅超過四成。

與皇氏集團一樣,有併購後遺症風險的上市公司不少。據Wind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滬深兩市計提商譽減值損失比例超過80%的個股共計49家。截至2018年一季度末,商譽佔總資產比例超過50%的上市公司合計有22家。

其中,佔比超過六成以上的公司分別包括星普醫科(300143.SZ)、衆應互聯(002464.SZ)、*ST富控(600634.SH)、迅遊科技(300467.SZ)、高升控股(000971.SZ)。

賤賣原溢價收購資產

要知道,盛世驕陽當初可是皇氏集團花了大價錢收購而來的。如今,爲了將盛世驕陽脫手,公司甚至不惜自貶身價將其賤賣。

2015年7月30日,皇氏集團購買盛世驕陽100%股權時,收購價格爲7.8億元,較收購前盛世驕陽股權權益賬面價值2.31億元相比,還溢價5.49億元。不僅如此,皇氏集團還於2015年10月使用募集資金向盛世驕陽增資8000萬元,前後共投入8.6億元。

但等到今年7月10日,皇氏集團公告將盛世驕陽以7.3億價格虧本甩賣給寧波智蓮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寧波智蓮)。較公司總投入相比,賬面虧損已達1.3億元。

對於皇氏集團令人疑惑的舉措,深交所也曾要求公司說明此次交易是否存在利益輸送,以及寧波智蓮是否具備支付能力以及償債能力。

據皇氏集團當天披露的半年報顯示,轉讓資產盛世驕陽交易損益額爲-9009.59萬元。

而在將盛世驕陽出手之後,公司影視文化業務將主要由子公司皇氏御嘉影視運營。報告期內,該公司營業收入、營業利潤、淨利潤三項財務指標分別僅爲5993.34萬元、207.84萬元、412.18萬元。

併購後遺症被引爆

不過,引爆併購後遺症的不僅是皇氏集團一家。近期,包括上海新陽(300236.SZ)、宜通世紀(300310.SZ)、安潔科技(002635.SZ)、*ST富控(600634.SH)等在內的多家上市公司均相繼披露因併購“踩雷”。

特別是*ST富控,因併購的控股子公司無法並表,公司已收到了上交所的監管工作函。資料顯示,*ST富控2017年12月15日決定以13.668億元現金收購百搭網絡51%股權,並於2018年1月3日完成過戶和工商變更登記手續。

8月19日晚間,*ST富控公告稱,公司未收到百搭網絡2018年6月、2018年半年度的財務信息。若百搭網絡未能按時提供相關財務信息,將導致公司無法將其納入2018年半年度合併報表範圍之內,對公司經營管理及財務方面造成重大影響。

同樣,對皇氏集團而言,儘管公司已經將盛世驕陽賤賣出去,但盛世驕陽原實際控制人徐蕾蕾對上市公司2017年的業績承諾依然未兌現。

根據盈利預測補償協議約定,徐蕾蕾對盛世驕陽100%股權的業績承諾期間爲2015年度、2016年度及2017年度。因盛世驕陽未完成2017年度業績承諾,原股東徐蕾蕾應補償公司股份2240.53萬股,該部分股份公司應以總價1元的價格進行回購並註銷。

上述公司證券部人士稱,目前徐蕾蕾持有公司股份2264.063萬股,被質押凍結的股份2263.0767萬股,暫時無法實施回購註銷。公司已向南寧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訴訟,要求徐蕾蕾履行業績補償責任,並申請法院對徐蕾蕾及配偶名下公司股份及其他資產進行財產保全,相關訴訟保全工作已經完成。

對此,皇氏集團在半年報中表示,公司就盛世驕陽原控股股東徐蕾蕾未完成業績承諾事項提出訴訟,涉案金額6380.31萬元。截至半年報披露日,上述案件仍在審理中。

另據財通證券分析師姚玭發佈的研報中稱,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市場整體商譽規模達13403.77億元。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週期、消費、TMT類商譽規模及商譽佔資產端比重分別爲4797.78億元/1.18%、3723.38億元/3.99%、3689.01億元/7.72%;2017年商譽減值損失對前述三大行業淨利潤的拖累分別爲1.60%、1.05%、8.2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