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看似普通的婦科炎症,在醫院裏檢查,用藥最後花掉了幾千元,這到底醫療騙局還是確有其事呢?

梔子21歲,剛交上了男友後,就有頻繁的性生活,自上一次生理期過後,白帶開始不太正常,黏度變高,微黃還有些異味,陰道偶爾會有些瘙癢,於是就在網上科普了一些關於白帶異常的症狀。

沒想到點了幾個科普頁面後,跳出了一個免費諮詢的客服,想想是免費的,就按照步驟輸入了自己的電話號碼等信息,沒一會,對方就打電話過來。梔子簡單的描述了症狀之後,對方建議,爲了避免症狀進一步加重,保險起見還是到醫院去檢查。仔細一想,檢查的費用並不高,不過檢查一下多少心裏會更踏實,也就欣然同意了,第二天就到醫院掛了號,按照醫生的要求做了白帶常規檢查。

醫生拿到檢查單後,表示情況並不是很樂觀,檢查單顯示各種細菌梔子完全看不懂,聽醫生說的比較嚴重,梔子瞬間就被嚇得六神無主,在醫生的建議下又增加了一系列的檢查項目,陰道內窺鏡、尿檢等。最後拿到所有的檢驗單找醫生諮詢結果,醫生的說是宮頸炎、宮頸糜爛、陰道炎,還有點盆腔炎,會影響生育,接着又建議梔子做個內分泌檢查,以方便開藥調理。

隨着不斷增加的這一系列的檢查,梔子開始懷疑這些檢查項目到底有沒有必要做,只是想快點把炎症治好,最後在自己的強烈要求下,醫生就介紹了消炎的點滴,有進口有普通的,一問這價格又不太親民,貌似看出來梔子還在猶豫,醫生再補一刀,如果不及時消炎,會發展成宮頸癌、性病,還會影響到男友,聽了這些讓人震驚的話,她最終選擇了最便宜的消炎藥。

看似很正常的檢查項目,可是上述內容中的陰道炎、宮頸糜爛真的需要注射消炎藥來治療嗎?

經專家介紹,這純粹的屬於過度用藥,宮頸糜爛早就被定義爲一種生理現象,和細菌性陰道炎一樣,基本上可以不需要用藥就可以痊癒。很多醫療機構、醫院的檢查單結果本身就並不規範,容易誤導患者。

一般陰道炎分爲三種,細菌性,滴蟲性,黴菌性。

正規的白帶常規檢查單

其中線索細胞,胺試驗,PH值顯示異常就是細菌性陰道炎。或者用BV值來表示。

念珠菌(黴菌)

滴蟲異常見滴蟲性陰道炎。

黴菌異常見黴菌性陰道炎。

其實很好理解,只需要對症用藥,是非常好治癒的。

陰道本身就有長期定居的有益菌羣,常駐的就有30多種,只要正確的護理陰部,避免物理及化學性破壞,陰道內會增加白帶分泌將有害菌羣帶出體外,這就是陰道的自我清潔能力。

醫生建議,日常生活中的不良習慣是引起婦科炎症的主要原因,做好私處護理,讓你遠離婦科炎症:

1,在月經期間有時候會覺得下體不適,瘙癢等症狀,和體內激素水平有關。

2,洗完澡要保持下體乾燥,洗完後要快速擦乾下體和毛毛上的水,擦屁屁的毛巾分類,單獨放好。

3,每次換下的內褲,洗乾淨後用開水燙一下,陽光晾曬在通風的地方。

4,多運動多喝水,增加身體的抵抗能力,少喫甜食,可以適當的喝點無糖酸奶。

5,心態要好,情緒很重要,女人不管在睡眠年齡段,有沒有性生活都可能會有陰道炎,和感冒一樣。

6,如果症狀比較嚴重,一定要就醫問診,不能胡亂科普,亂用抗生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