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打造世界“寶都”品牌,建設“一帶一路”泛珠寶時尚產業聯盟——讓中國珠寶閃耀世界舞臺

圖爲深圳水貝黃金珠寶產業集聚基地,顧客在挑選珠寶飾品。楊陽騰 攝

經過幾十年耕耘,深圳水貝已成長爲中國珠寶行業的“名片”,引領着行業發展的趨勢和動向。在建設世界“寶都”的道路上,深圳通過出臺政策、建設聯盟等一系列措施,加強與世界珠寶行業的聯繫。不僅讓中國珠寶“走出去”,也把國際珠寶“請進來”,使得我國珠寶行業與全球珠寶產業鏈相連接,實現互惠共贏——

作爲國內最具影響力、交易量最大的珠寶專業交易市場,2017年深圳水貝黃金珠寶產業集聚基地全年黃金、鉑金實物提貨量占上海黃金交易所實物銷售量的70%,製造珠寶首飾成品鑽的用量占上海鑽石交易所一般貿易進口量約90%,出品全國80%左右的黃金飾品及鑲嵌珠寶飾品。目前,水貝地區珠寶品牌超過2400個,其中珠寶類“中國馳名商標”21個、“中國名牌”23個,佔全國1/3以上;註冊的珠寶企業超過5000家,產業隊伍超過15萬人。時尚珠寶產業已佔到深圳GDP的15%,成爲深圳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

建造“寶都”打響品牌

“中國珠寶看深圳、深圳珠寶看水貝”的說法,在珠寶行業廣爲人知。“水貝已是當之無愧的中國‘寶都’。”水貝珠寶集團總裁梁銳表示,水貝不僅是中國珠寶首飾製造中心,還是中國珠寶產業的物料採購中心、交易中心及信息交流中心。如今,水貝正着力打造世界“寶都”品牌。

“寶都”的形成並非一蹴而就。據梁銳介紹,1981年隨着首家珠寶生產企業的誕生,水貝正式開始了“寶都”煉選史。隨後的十多年間,完整的黃金珠寶產業鏈逐漸形成,生產技術和產業逐漸領先於全國。2003年,深圳出臺政策支持水貝建設黃金珠寶產業集聚基地,成爲水貝邁向中國“寶都”的關鍵節點。同年,300多家黃金珠寶類企業進駐深圳羅湖區水貝片區。

“經過30多年發展,水貝如今已成爲國內最具影響力、交易量最大的珠寶產業基地。”梁銳表示,當前“一帶一路”倡議、“粵港澳大灣區”戰略、深圳“九大戰略任務”及羅湖區“一河六圈三帶”的產業規劃格局,成爲水貝珠寶產業新時代面臨的4個新風口。

“‘一帶一路’相關國家既是全球珠寶最主要的原材料市場,又是全球主要的終端消費市場。中國與這些國家珠寶市場的合作空間巨大。”梁銳解釋稱,深圳作爲我國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在地理位置上位於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區域,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發動機。隨着“一帶一路”建設和“粵港澳大灣區”戰略的深入推進,將進一步加強“寶都”與世界市場的聯繫。

建立聯盟互惠共贏

“水貝有基礎有機遇,但要成爲世界‘寶都’,還需要付諸實際行動。”梁銳表示,爲解決中國珠寶產業“走不出去”、國際珠寶產業“請不進來”的兩大難點,今年文博會期間,以珠寶產業爲依託,聯合“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相關組織、行業協會、科研機構、企業共同打造的“一帶一路”泛珠寶時尚產業聯盟正式成立。原外經貿部副部長、聯盟高級顧問龍永圖表示,“一帶一路”泛珠寶時尚產業聯盟成立後,將打通泛珠寶時尚產業的全鏈條,從原材料、設計、加工到終端銷售,爲世界珠寶行業與各國人民帶來了看得見、摸得着的實惠。

“在珠寶時尚領域,深圳是一個重要的城市。”深圳市委常委、副市長高自民表示,聯盟是全球首個覆蓋珠寶全產業鏈的聯盟,將推動泛珠寶時尚產業上下游產業鏈的全面發展,通過聯盟成員之間的合作交流,促進泛珠寶行業在全球範圍內的引領作用。泰中友好協會會長功·塔帕朗西表示,深圳是珠寶產業的領先者,聯盟在深圳成立,將促進國際珠寶行業共同發展。聯盟常務副理事長、水貝珠寶集團董事長盧禮杭表示,聯盟將爲世界與中國的時尚產業建立起信息交流的橋樑和紐帶,搭建全方位的世界級泛珠寶領域資源共享、合作共贏的服務平臺,促進全球泛珠寶產業的進步。目前,聯盟已簽約合夥人覆蓋印度、保加利亞、斯里蘭卡及泰國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

據悉,全球珠寶產業鏈大致分爲3個部分,上游爲原材料市場,中游爲製造、商貿市場,下游爲終端消費市場。其中,“一帶一路”相關國家是全球最主要的原材料市場和終端消費市場,中國則具有“珠寶製造商貿市場”的巨大優勢。據不完全統計,“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地區黃金資源儲量23600多噸,約佔世界黃金資源儲量的42%;全球十大黃金礦山中有7座在“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其中,部分國家還是全球寶石、翡翠、鑽石的主要原產地。

梁銳指出,雖然“一帶一路”相關國家是全球珠寶行業最主要的原材料市場和終端消費市場,但與中國珠寶產業的聯繫卻不夠密切。2017年向中國出口珠寶的主要國家中,“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進口額僅佔總進口額的22%;在中國珠寶行業的對外出口市場,除香港地區外,中國直接出口到“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額度還不到1%。

“這說明,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空間巨大。”梁銳表示,通過產業聯盟,可以拓寬我國珠寶產業的上游原材料市場和終端消費市場,實現相關國家和我國在資金、資源和技術上的互補互惠。

建設中心延伸產業鏈

未來,深圳市羅湖區政府將通過打造“一個基地七大中心”,即“一帶一路”泛珠寶產業示範基地,以及全球性的珠寶原材料集散中心、全球珠寶智慧數據中心、國際珠寶藝術設計發佈中心、全球性珠寶產業金融服務及礦產資源投融資中心、全球珠寶行業智庫交流中心、國際珠寶(中國)全產業鏈運營服務中心、深圳泛珠寶時尚文化中心等七大中心,爲全球珠寶產業和市場提供世界級的配套和服務。

“產業示範基地將成爲中國與世界泛珠寶產業交流、運營的橋頭堡。”梁銳介紹,同時將成立“世界寶都新空間”項目,推出IBC超甲級寫字樓,爲“一帶一路”泛珠寶時尚聯盟發起單位及國際知名組織、企業提供智慧辦公和平臺空間;引進50家至80家“一帶一路”沿線珠寶原料及時尚品牌文化發達國家的泛珠寶行業機構、品牌企業。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水貝珠寶集團與騰訊聯合打造的“騰訊—水貝泛珠寶行業雲基地”已落戶IBC大廈,從產業製造、供應及採購數據,到終端市場消費行爲數據的海量採集與分析,最終形成全球珠寶智慧數據中心。“這將填補珠寶行業大數據建設空白,爲推動珠寶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依據,也爲世界各國進入中國市場提供有效參考。”梁銳說。

其中,打造全球性的珠寶原材料集散中心將作爲水貝珠寶走向世界的重要舉措之一。據悉,羅湖將以“一帶一路”泛珠寶產業聯盟爲平臺,搭建國際寶石中國市場通道,獲取全球優質貨源的優先看貨權、提貨權與定價權,提升國際寶石資源的集聚效應,大幅提高市場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最終目的是讓深圳的“寶都”與全球產業鏈上游原材料資源實現互惠共贏。(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記者 楊陽騰)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