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當中,好多的人睡覺時都有過流口水的現象,而且睡覺流口水的原因很多,比如睡姿不正確,口腔疾病以及一些腸胃疾病引起的。那麼睡覺流口水的原因具體有哪些呢?如果經常睡覺流口水的話,中醫方面該怎麼調理呢?下面我詳細介紹一下,希望能給大家提供幫助。

原因一、口腔衛生不良:口腔裏的溫度和溼度最適合細菌的繁殖,牙縫和牙面上的食物殘渣或糖類物質的積存,容易發生齲齒、牙周病。口腔內的炎症會促進唾液分泌。如口腔被細菌感染,疼痛明顯,容易流口水,需要局部用藥促進潰瘍癒合,流口水的情形會自動消失。睡覺時流口水,有鹹味,枕巾呈淡黃色,很可能是由於口腔衛生不良,積存食物殘渣,天長日久牙石較多,引起牙齦發炎,乃至牙齦少量出血。因而睡覺時流出口水有鹹味,呈淡黃色。

原因二、前牙畸形:牙齒畸形是引起睡覺時流口水的第三個原因。尤其是凸面型牙齒畸形的患者,前牙向前凸出較明顯,常出現開脣露齒,睡覺時脣部很難完全覆蓋前牙面,上下脣常自然分開,就容易流口水。這類患者最好儘快矯正牙齒。

原因三、神經調節障礙:除了上述口腔問題外,還有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引起睡覺時流口水。唾液分泌的調節完全是神經反射性的,所謂"望梅止渴",就是日常生活中條件反射性唾液分泌的一個例子。所以神經調節發生障礙,也可產生睡覺時流口水的情況。一些神經官能症或其他可能引起植物神經紊亂的全身疾病患者,睡覺時可能出現副交感神經異常興奮的情況,會使大腦發出錯誤信號,引起唾液分泌增加。

原因四、藥物因素:另外,像服用某些抗癲癇類藥物的副作用之一,就是流口水,選擇藥物時需要注意。

絕大多數人睡覺時不經常流口水,在日常生活中,睡覺經常流口水多見於睡姿不當、口腔衛生不良、前牙畸形、神經調節功能障礙及使用某些藥物引起。而我們中醫認爲在正常情況下,脾精、脾氣充足,涎液化生適量,上行於口而不溢出口外,若脾胃不和,或脾氣不攝,或多爲胃中有熱,或爲宿食內停、或爲痰熱內蘊則導致涎液化生異常增多,睡覺時常常從口角流出。

在生活中,什麼樣的人容易睡覺流口水呢?怎樣治療呢?

(一)中醫辨證治療

1.中氣(脾氣和胃氣合則是中氣)不足之人,即脾胃不和之人易流口水,症狀是:不思飲食,肢體倦怠,神疲乏力,少言懶語,形體消瘦,或肥胖浮腫,舌苔淡白。治法:健脾益氣、和胃降逆。方藥:香砂六君子湯加減 黨蔘,茯苓,白朮,半夏,陳皮,木香,砂仁,甘草,水煎服,日一劑,分三次服。日常生活中可以進食山藥燉排骨及蓮子羹。

2.脾喜燥惡溼,脾被溼困,脾氣不能上升而下陷之人易流口水,症狀是:頭目眩暈,神疲乏力,腹脹滿悶,便溏泄瀉,舌苔白膩。治則:溫中健脾除溼。

方藥:理中湯合二陳湯加減: 人蔘,白朮,半夏,蒼朮,藿香,陳皮,厚朴,茯苓,甘草,加水,煎取半升,一日分三次。

3.胃中有熱者:面頰發熱,喜冷惡熱,或牙齦出血,口氣熱臭,舌紅苔黃,脈滑數。治則:清胃瀉熱。方藥:清胃散加減。生地黃,當歸,牡丹皮,黃連,升麻,加水1升,煎取半升,一日分三次。

4.飲食內停者:嘔吐酸腐,脘腹脹滿,噯氣厭食,大便或溏或結,舌苔厚膩,脈滑實。治則:消食化滯。方藥:保和丸加減。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陳皮,連翹,萊菔子,研爲末,炒餅爲丸,每次服藥用溫開水送下。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在臨牀中因寒熱虛實不同,所用治療方法也不一樣,應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因病治宜。

(二)食療調理

1、蓮子:

清代《本草備要》說,蓮子“落田野中者,百年不壞,人得食之,發黑不老”。宋代《太平聖惠方》載蓮子粉粥,每次取蓮子粉,粳米或糯米煮粥,早晚食用,可以治療年老體弱、慢性泄瀉、多夢失眠、夜間多尿,令人強健。

2、粳米粥: 粳米,葡萄乾,以適量清水先煮粳米至九成熟,加入葡萄乾,共同燉煮至稀爛即可。

3、番薯:俗稱甘薯、山芋、紅薯。性平,味甘,有補脾和血、益氣通便的作用。《隨息居飲食譜》中說:“煮食補脾胃,益氣力,御風寒,益顏色。”《綱目拾遺》認爲番薯能“補中,暖胃,肥五臟”。脾虛之人,可用番薯當主糧,常食之。

4、玉米,排骨。制用法:排骨和玉米放在鍋內煲湯,熟後喫玉米、排骨喝湯。

5、胡蘿蔔,青椒適量。制用法:放在鍋內,加入調料爆炒,待熟後食用。

6、南瓜、小米。制用法:南瓜和小米放在鍋內煮熟後食用。

7、大棗:性溫,味甘,有補脾胃、益氣血的作用。早在2000多年前的《神農本草經》中就有“大棗安中養脾”的記載。明·李時珍稱“棗爲脾之果,脾病宜食之。”對脾虛便溏、胃弱食少、氣血不足之人,最宜經常服用大棗。

8、健脾:可用山藥、白朮、苡仁、土豆、白扁豆、紅薯等,只要是長在地裏深處的都可以健脾。用它們熬粥、燉肉、單煮均可,如果放一點荷葉,醒脾效果會更好。

9、用瘦牛肉,香菇。牛肉先用粉面裹好。湯沸後入泡好香菇,再撥進牛肉片,同時點入適量味精、食鹽、香油,煮沸後即可。

10、四神沙蔘豬肚湯:豬肚、薏仁、鹽適量、沙蔘、蓮子、茯苓、新鮮山藥、芡實。做法:先豬肚洗淨燙水,切成大塊;芡實、薏仁淘洗乾淨,用清水浸泡1小時,瀝乾;山藥削皮、洗淨、切塊;蓮子、沙蔘衝淨。然後將除蓮子和山藥外的材料放入鍋中,煮沸後,再轉文火燉30分鐘,加入蓮子和山藥。再續燉30分鐘,煮熟爛後,加鹽調味即可。

在臨牀中,還有一部分睡覺流口水的人,是因各種疾病引起,如面癱、中風等神經系統疾病患者,口腔疾病患者,應積極到醫院治療。在日常生活中,應勤加鍛鍊,飲食規律,勿飢飽無制,勿暴飲暴食,忌食肥甘厚味,宜清淡,注意口腔衛生,保持樂觀開朗的良好心態。

以上給大家講了引起睡覺流口水的四大原因,看了這些內容以後,朋友們肯定認識到原來流口水是一種不健康的現象,所以希望廣大朋友們應當重視這一問題。如果經常睡覺流口水的話,大家可以學學中醫調理的方法,如果用中藥調理可以在專業中醫的建議進行。另外,食療也是一種很好的辦法。流口水比較嚴重,建議及時去醫院檢查,然後對症治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