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題目這件事情,已經有很長時間,今天才正式落地。這也是我和王科老師交流後的結果。

爲什麼會有這件事情?

首先,這當然是對身爲讀者的你,更負責任的結果。你認可我這個“學生”的內容生產,就應該同樣也認可“老師”的。在內容生產這件事情上,很客觀地說,無論是從專業深度`視野`邏輯分析`表達能力等方面,王老師比我強了太多。這個平臺交到他手裏,我心悅誠服,這是一個很自然的結果。

第二:這也是我工作轉型的需要。我已經從一個臨牀醫生轉型成醫療管理者。按照我一貫以來的理解,醫療管理者本質就是一個服務於醫生的職業角色。爲了更勝任這個角色,我得學會把嘴閉上,給我們的醫生們多做事和做專業的事情,讓他們的工作變得更簡單和幸福。

最後一點,當然是因爲中醫。

近代到現代,我們已經誤解了中醫很多年。

作爲一個曾經的中醫黑,我曾視中醫爲封建迷信和愚昧落後的產物,懷疑五行陰陽學說和花花草草怎麼可以治病?再到今天,我對中醫建立了信仰,並且投身到中醫行業,成爲其中一分子。這是一個奇妙的過程!

中醫是一門有中國哲學支撐的醫學,具有哲學思維和視野的人,纔能有更多機會深入瞭解中醫。這也是當下,中醫爲什麼會被誤解歪曲到今天這種尷尬境地的根源——國人的哲學學科能力已經被嚴重破壞,獨立思考的能力被閹割多年,所以當然會看不到中醫真面目。

沒有哲學思維支撐的醫,叫做醫技。只有建立了自己思想體系的醫學,方叫醫學。中醫,有技的那一部分,但她的靈魂顯然是思想體系部分。就像決定一個人影響力和價值的部分,當然不會是他(她)的外形(雖然這也重要),而在於他(她)的思想靈魂的內在,內在決定外在。

談醫學,談技術部分就好,扯上什麼哲學思想體系,這是流俗觀念。如果哲學是可以讓一個人變得更聰明睿智的工具,讓一個人變得更聰明智慧起來,懂得敬畏健康和疾病的規則法律,可不可以提升他的抗病防病能力?在我這裏,這個答案是肯定的和重要的。

我相信,王科醫生,會用更多優秀和偉大的作品,證明我今天這個決定是正確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