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英雄輩出,但也出現了不少讓人聽見就恨得咬牙切齒的大漢奸,比如汪精衛、陳公博、梁鴻志等。這些人賣國求榮、恬不知恥,還刷新了大衆以往對於漢奸的認知。因爲他們並不像衆多影視劇中刻畫的漢奸形象:賊眉鼠眼、相貌醜陋,大字不識幾個。相反他們個個都是相貌堂堂、學識淵博。汪精衛還被稱爲民國四大美男之首,陳公博、梁鴻志也都是畢業於北京大學的高材生。

除了他們,還有這樣一個人,因貪圖日本女特務美色,長期泄露絕密軍事情報,間接害死了30萬同胞,而被稱爲“抗戰頭號漢奸”。

此人叫黃浚。民國時期多出才子佳人,黃浚也在其列,是當時著名的政客、風流才子。他出身於書香門第,官宦之家,打小就跟隨祖父讀書,4歲的時候就已經識字,7歲的時候就能夠作詩,兒時一直享有“神童”之稱。

黃浚後就讀於京師譯學館,因爲自身博學多才,深受當時文學界巨頭梁啓超的認可和青睞,與當時一些文學界大咖級人物私交甚密。民國初年,黃浚前往日本早稻田大學留學,回國後就職於北洋政府。1935年,黃浚在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的引薦下,擔任南京政府行政院高級機要祕書,深得院長汪精衛的信任,許多高層機密的會議他都能參加。

1937年8月,蔣介石和汪精衛、白崇禧等高級將領召開絕密軍事會議,決定對日軍來個出其不意的打擊,一舉殲滅日軍在上海的陸戰隊,同時封鎖江陰的江面,從而阻斷日軍進攻南京的路線,最後包圍停留在江面上的日本軍隊,重創敵軍。

但幾天後,蔣介石收到了情報,讓他大爲喫驚。原在長江中上游兩邊停靠的20多艘日本軍艦,全部加足馬力衝破江陰江面,全力向長江下游疾駛。這邊打擊計劃還未施行,日本軍隊已經巧妙的躲開了我方的戰略部署,顯而易見,肯定是有人泄密!此人是誰呢?參與會議的都是國民黨高層,泄密的可能性不大。蔣介石突然想到了負責會議記錄的黃浚。

於是,蔣介石立即命令戴笠和谷正倫等人迅速對黃浚展開調查。一番調查之後,最後通過黃浚家的僕人打開了突破口。原來,黃俊因貪圖日本女特務南造雲子的美色,早就跪倒在了她的裙下,並長期向南造雲子提供國民黨絕密軍事情報。

因爲這次的作戰計劃沒能成功執行,日軍愈加猖狂。1937年12月,國軍在南京保衛戰中戰敗,南京政府淪陷,日軍開始了對南京長達6周的燒殺掠奪,民衆遇難人數超過30萬。

如果當時黃浚沒有泄密,作戰計劃能夠成功執行,日軍攻勢必將大大減弱,也許南京大屠殺悲慘的一幕就不會發生。因此,說黃浚泄密,間接導致了南京大屠殺的發生一點也不爲過。最後,黃浚被處以極刑,可謂是罪有應得,死有餘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