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西边的山上有座庙,山下有个小村庄,庄子里住着一位教书先生,教书先生虽才华横溢却信心不足,老是感觉自己竞争不过城里那些佳人才子,就整日躲在村子里以教书为生,勉强度日。

这日,庄子里的老李家丢了只鸡,老李家动员大大小小亲戚把村子里翻了个遍,嫩是没找到,这鸡在这小村庄里也算一笔不小的财产,全家十分沮丧。这时放学回家的小李说到:“会不会是我们先生偷的?先生天天吃鸡腿呢。”原来教书先生父母早亡,留了个老宅跟几分地,读书人不善于耕作,地早就废了,都是靠教书赚点米钱,日子过得是越来越清苦,经常饿了只能用筷子沾点盐巴舔一舔,久而久之就养成了添筷子的习惯,外人隔着窗户门缝,不知道实情的还真以为先生天天在啃鸡腿呢。老李听完了,全家迅速奔往先生家,东翻西找,这鸡还真扣在厨房的一个篮子下,全家把先生好一顿损。先生自知冤枉,奈何怎么解释,老李家就是听不进去,很快这小村庄就传遍了,教书先生喜欢偷鸡,天天啃鸡腿,且越传越夸张,村子里的人渐渐不让小孩再到他这边学习了,先生断了经济来源,日子过得越来越困顿。先生自知村子里是呆不下去了,唯一出路只能去考取功名了。

这日先生特意起了个大早,上山去跟庙里的神仙商量到:家里只剩下一餐的米了,如果这次能考中,您就给我出个上上签,我就回家饱饱的吃上一顿。庙里的神仙知道,以先生的才华考取功名是没问题的,但先生自卑心理素质不行,只有战胜自己才能成功,便给他出了个中等签。这下先生傻眼了,两难抉择当中先生自认为考试只能硬着头皮上了,米肯定也不能都吃完了,便背上口粮上省城考取功名去了。很快,考试结果出来,先生成功考取了第一名。

先生一直愤愤不平,明明自己这次就能考中,为啥庙里的神仙只给他中等签,让自己多饿了一顿呢。看官们,你们想明白了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