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亞洲開發銀行行長中尾武彥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8年會上表示,中國在過去40年舉世矚目的成就,向世界展示了經濟增長給人民生活水平帶來的積極變化。中國目前已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逐漸朝着中高收入國家邁進。在近40年中,中國貧困人口大幅減少,正朝着2020年前徹底消除絕對貧困的目標進發。根據中國經驗看,經濟發展需要8個關鍵的條件:一是投資基礎設施。二是對於健康、教育的投資。三是宏觀經濟的管理。四是開放的貿易環境。五是良治,以及公共部門的有效運作。六是社會包容。七是一個明確的未來願景。八是政治的穩定、安全以及其他國家的友好關係。

中尾武彥表示,中國一直致力於提高基礎設施的建設水平,包括電力和交通領域。對人力資本的投資也讓中國能更好地實現經濟發展。中國實行穩健的財政政策,並決定建立市場經濟體系,這種決心及之後的行動非常堅毅。中國最近的5年規劃爲發展指引出明確方向。

中尾武彥認爲,在看到中國發展成績之餘,也不應忽視中國未來面臨的三個主要挑戰:不平等的增加問題、氣變和環境問題、老齡化的問題。

中尾武彥表示,中國必須要確保老百姓能共享經濟發展成果。目前,中國已將數億人口脫貧,也讓很多人過上了更好的生活,但仍需要繼續努力;在平等問題上,要注意讓社會更加具有包容性、平等性。目前,政府在穩步統籌推進城鄉戶籍制度改革,農民工享受公共服務範圍也在不斷擴大,這些都反映出中國解決不均衡問題的決心;在氣候變化問題上,中國在很多領域引領世界,爲實施巴黎協定發揮了表率作用;在老齡化問題方面,中國需要改善農村的養老保障體系、衛生服務體系。在部分省份和地區需要增加一些養老、敬老的服務,增加與國內外企業的合作。

中尾武彥強調,中國新時代的發展面臨很多挑戰。解決這些挑戰,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強調宏觀穩定、有效的市場配置,這是前提條件。

“我相信中國政府的政策和戰略能爲高質量的發展奠定基礎。如今,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跟40年前不能同日而語。中國在工業、商貿、金融、文化、地緣政治和其他國際事務上都有非常重要的話語權。由此,全球會有比較高的期待,期待中國在很多領域發揮更重要的作用。我相信中國能夠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也能夠爲世界做出更大貢獻,在與其他發展中國家分享經驗過程中贏得他人的尊敬。

(責編:徐曉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