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爭端引發的市場低迷情緒中,阿里巴巴的最新財報引發華爾街強烈關注。對於阿里爲何能在營收這一關鍵指標上全面領跑FANG(Facebook亞馬遜Netflix谷歌)陣營,福布斯給出了新穎解讀——“飛輪效應”將讓阿里持續高速發展。投行Stifel給出“買入”評級,並上調目標價至256美元。

  福布斯認爲,阿里巴巴61%的營收增長簡直是“炸裂”式的發展速度(Blowout),同時,天貓也經歷了B2C行業有史以來最快的增長速度。阿里這個龐然大物所獲得的高速增長,以及對未來投資的思路,都可以用“飛輪效應”來解釋。

  所謂“飛輪效應”,是指爲了使靜止的飛輪轉動起來,一開始你必須使很大的力氣,一圈一圈反覆地推,每轉一圈都很費力,但是每一圈的努力都不會白費,飛輪會轉動得越來越快。當達到一個很高的速度後,飛輪所具有的動量和動能就會很大,克服阻力維持原有運動變得很容易,而要使其短時間內停下來則需極大的外力。

  福布斯雜誌解釋,阿里巴巴所着力的方向,對未來投資的力度,都意味着包含天貓、淘寶、支付寶、盒馬、阿里雲、菜鳥等多種業務形態的“阿里巴巴生態體系”這一龐大的“飛輪”轉動起來後,將會產生極大的動能和極快的速度,“並最終持續讓中國消費者開心”。對競爭對手而言,要想使這個巨大的“飛輪”停止轉動,將非常困難。

  福布斯認爲,這一“飛輪效應”已經在顯現。報道將阿里巴巴和世界互聯網第一梯隊的公司FANG(Facebook, Amazon, Netflix, Google)做對比,阿里61%的營收增速遠高於其他公司;在中國,阿里優勢更爲明顯——其同行公司不久前發佈的財報中都顯示出增長乏力。

  馬雲曾對阿里業務提出“履帶式前進”的規劃,即旗下業務輪流領跑。這是一個類似於“飛輪效應”的戰略規劃,確保領跑的業務始終是帶動阿里巴巴加速成長的引擎。根據此前的部署,在2017年到2019年領跑的業務是螞蟻金服。本季度,螞蟻金服宣佈新一輪股權融資,估值大幅提升至1500億美元,螞蟻估值的提升將進一步提升阿里巴巴的戰略價值,並加強阿里的“飛輪效應”。

  投行Stifel在阿里業績發佈後更新評級報告,給出“買入”評級,並上調目標價至256美元。分析師在報告中稱,我們對阿里巴巴的積極態度不變,阿里依然是我們投資的首選。阿里一直在做困難的事,包括持續構建一個全球商務生態體系,同時對新零售的投資在擴大公司的潛在市場。其他包括物流和本地服務在內的業務將會幫助阿里巴巴加強用戶和商戶雙方的體驗,同時在長期支持阿里的貨幣化以及幫助降低成本。

責任編輯:孟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