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兩國本世代友好,但越南戰爭結束後,自身膨脹不斷挑釁中國,我國決定要給他們點厲害嚐嚐,作爲動亂結束後的第一仗,讓誰來掛帥出征,無疑是意義重大,在鄧小平權衡良久之後,終於選定了許世友擔任東線總司令,那麼,他又爲何親點當年已74歲高齡的許世友掛帥?

要知道,當時十大元帥中尚健在的還有四位:劉伯承、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大將中健在的也有四位:粟裕、黃克誠、譚政、蕭勁光,57位上將中,能力不在許世友之下的,也不在少數。更何況,最頂尖的三大名將中,還有兩位健在,劉伯承、粟裕不論從能力,還是資歷,都有比許世友更合適的人選。

但鄧偏偏就選中了許世友,當然不是沒有原因的,首先,許世友得益於廣州軍區司令的位子。越南跟中國的廣西和雲南接境,中國要派兵,除了昆明軍區,臨近的廣州軍區自然也是重點,俗話說,上陣父子兵,要調廣州軍區的兵,許世友自然是最合適的司令人選。

第二,經過十年浩劫,軍隊成爲重災區,要想打勝仗,按部就班是絕對不行的,於是許世友的“勇猛”作風就派上了用場。在氣勢方面,現存的開國將帥中,許世友要是排第二,那還真沒人敢居第一,其實許世友本人也深知這一點。

接到任命後,許世友想選一位副司令,就想到了老搭檔劉昌毅,人稱“猛張飛”,別人都以身經百戰爲榮,他卻是身經千戰,渾身上下皆是傷疤。不過,當時劉昌毅已是65歲高齡,許世友擔心他身體喫不消,就把他請來,關於打仗的話一句不說,先上三瓶茅臺。

兩人對碗幹,幹完三瓶後,許世友問:“還敢再喝嗎?”劉昌毅答:“九死一生過來的人,死都不怕,還怕喝酒?許司令喝到哪兒,我就喝到哪兒!”許世友大手一拍桌子:“真是一條漢子,不怕死,副司令就是你了!”這就是著名的許世友“喝酒點將”,要的就是這股氣勢,不怕死的精神!

第三,當時的國際大環境,對中國很不利,據新華社統計,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明確站在中國一邊的,只有朝鮮和柬埔寨,連保持中立的國家都很少,大多數都站到了越南的一邊。就連剛剛與中國建交的美國,也因國際大環境的考慮而要求中國從越南撤軍。

在這樣嚴酷的國際環境下,只有重打、大打、打出威風,才能平息掉那些不利的聲音,才能真正讓大家看得起我們。就跟抗美援朝一樣,雷霆萬鈞的彭老總重磅出擊,打出了志願軍的威風,這次只有派出同樣火爆的許世友,才能重新打出中國人的尊嚴!

正是許世友的這種一往無前的雷霆精神,將連美國都奈何不了的越軍打得潰不成軍,像推土機一樣一直推到越南首都河內,嚇得越南政府都發出了全國緊急總動員令。要不是鄧出於國際關係的考慮下令撤軍,許世友把越南連鍋端了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