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世前一週,李敏與兒子、孫女在蘿北

今年8月15日,是抗戰勝利73週年紀念日,幾乎每個中國人從小就知道,8年抗戰,是最刻骨銘心的歷史記憶。但少有人知,抗戰其實遠不止8年,從1931年開始,在白山黑水的深山老林裏,一支堪稱世界戰爭史上最艱苦的隊伍,已經在與日本侵略者進行着殊死的抗爭。楊靖宇、趙尚志、趙一曼……是這支隊伍中最閃亮的名字。而當年東北抗日聯軍裏一個名叫李敏的小戰士,日後註定成爲歷史銘記之人,因爲她用95歲的傳奇一生,把14年抗戰寫進歷史教科書,給她所有犧牲的戰友最好的告慰。

“爺爺,您這麼大年紀了,爲什麼還要參加革命呀?”“孩子,革命人永遠是年輕,就像這山裏的大松樹,四季常青。”這是當年15歲的抗聯小戰士李敏與她的“抗聯父親”李升一起在山裏“跑交通”時的一段對話。後來,這段對話經過藝術家演繹,成爲歌劇《星星之火》的經典片段,也由此誕生了一首膾炙人口的歌曲——《革命人永遠是年輕》。

80年後的這個夏天,哈爾濱市天河園觀天廳裏,千名羣衆自發排起長隊,爲歌劇中李小鳳的原型李敏送行,《革命人永遠是年輕》的旋律代替了傳統的哀樂。在第91個建軍節到來之際,李敏同志追思會在東北烈士紀念館舉行。黑龍江省文化廳領導、抗聯史研究專家、李敏同志家屬、抗聯後代及李敏同志生前的身邊工作人員參加了追思會。談起老人生前的一幕一幕,與會者無不哽咽。

李敏1924年出生於黑龍江省湯原縣梧桐河畔的一個朝鮮族家庭。在父兄的影響下,李敏很小就加入東北抗聯隊伍。12歲成爲最小的抗聯戰士,解放後成爲全國行業排名第一的哈爾濱第一工具廠黨委書記,後來擔任過省總工會副主席、省政協副主席,與老省長陳雷攜手走過半世紀,離休後,她又把全部心血投入到抗聯歷史宣傳的事業中,開始了人生又一段傳奇……

梧桐河的女兒

在李敏回憶錄《風雪征程》的開篇,她這樣介紹自己的家鄉:“梧桐河畔不僅是我的故鄉,也是各種鳥兒的故鄉,最多的是野鴨子和大雁,它們在這裏嬉戲,產卵,繁衍。”

抗聯名將王明貴之子王小江介紹說,1933年,父親王明貴正在湯原縣格金河金礦做工,此時梧桐河的朝鮮族抗日宣傳隊來礦上演出,能歌善舞的李敏和如今101歲高齡的李在德都在其中。“我父親說,他當年就是看了這場演出才決心投身革命的。”王明貴很快在戰場上顯示出超常的軍事天賦,軍銜升至少將,爲解放齊齊哈爾立下汗馬功勞。

梧桐河抗聯紀念館王琪館長介紹,在梧桐河,一共走出24位師級以上的抗聯將領:李兆麟、趙尚志、王明貴、崔庸健、馮仲雲……一個個光輝的名字讓梧桐河成爲名副其實的英雄母親河。“李敏對梧桐河感情很深,離休後她經常回這裏,我們建博物館的時候,她把很多獨一無二的珍貴藏品都給了我們:她當年寫在小紙條上的日記,各種用牙膏皮做的小物件,她和陳雷的筆墨紙硯、各種印章,盛放趙尚志頭顱的罐……”

李敏還用自己的健康爲故鄉“代言”。“她90多歲了還一口真牙,我們都特別驚訝,問她怎麼保養的?她說還不是因爲咱們梧桐河的魚好?那時候梧桐河總漲水,魚漂上來之後,有的做魚毛,有的曬魚乾,多喫梧桐河的魚和米,就是最好的補鈣。”

14年抗戰不寫進教科書,死不瞑目!

李敏的大兒子陳曉東這樣評價母親:在14年抗戰寫進教科書的問題上,母親執著到近乎偏執。從2002年開始爲這件事奔走,到2014年如願以償,離休後的李敏,心裏似乎只剩下了這麼一件事。“大衆只看到了一個結果,但我們知道這個過程中有多少堅持。換我們普通人,肯定堅持不到最後。”李敏回憶錄《風雪征程》責任編輯李智新說。

“因爲她自己不是全國政協委員,每年開政協會的時候,奶奶都會找到省裏的政協委員,挨個兒送材料,囑咐人家:一定要把抗戰14年改進教科書的提案交上去呀!去北京相關部門她也沒少跑,穿得很樸素,拎個破兜子,不認識的冷不丁兒一瞅會覺得有點兒怪:這老太太是誰呀?”李江的父親李利民是李敏的第一任祕書,20幾年以後,李江成爲李敏的最後一任祕書,爲李敏工作的8年,讓李江感到了自己脫胎換骨的變化。“走近奶奶之後,我才第一次相信,人是可以沒有私心的。”

在鞍山街23號,記者看到了一個既“豪華”又簡陋的家。豪華的是院子,擺滿了陳雷、李敏夫婦書法作品的碑刻,洋溢着濃濃的文化氛圍;簡陋的是屋裏,沒有漂亮的傢俱,沒有時尚的裝修,特別是臥室,一張窄窄的硬板牀和一張老式舊桌子,就是全部。李江回憶:“有一次看見奶奶正在縫皮帶,已經裂成三段,我說這不能用了,她說這皮帶不挺好的嗎?縫縫就好了。她很少買新衣服,總是揀別人的舊衣服穿。”

王明貴(左二)、陳雷(右二)、李敏(右一)

作爲解放前就參加革命的離休老幹部,李敏的收入決不算低,她的錢都花到哪兒去了?答案只有四個字:抗聯宣傳。尋訪抗聯遺址、爲抗聯遺址樹碑、製作抗聯娃娃,都是自掏腰包。她身穿抗聯軍裝,頻繁做客央視、省臺,只要能讓更多的人瞭解抗聯,這位原副省級幹部,似乎完全不介意別人把自己看做“網紅”。

教育部修改教科書的通知終於在2014年下達了,李敏坐在家中沙發上,久久沒有說話,然後她問李江:“是真的嗎?”當得到確認的答覆後她讓李江把通知打印出來。“我要去感謝各位領導,感謝省委、省政府、省政協這些年所做的大量工作。”那一年,李敏90歲,已經與直腸癌抗爭了40年。“這下我可以告慰九泉之下的抗聯戰友,死也瞑目了!”

那麼多戰友不能白死

李敏曾對李江說,從12歲上山參加抗聯那一天起,她就沒想着會活着下山。“就是去玩命的!抗戰結束後,我就和陳雷講,犧牲了那麼多的戰友,咱們怎麼這麼幸運,沒死呢?”活下來的幸運,讓李敏有一種天然的使命感:那麼多抗聯戰友不能白死,要替他們正名,讓他們的英勇故事世代流傳。李江說,“奶奶的父親和哥哥都犧牲在戰場上,那時候一聽說關東軍來了,她就感覺自己眼睛充血,國恨家仇讓她心中只想和敵人拼命。”抗聯生涯練就了李敏鋼鐵般的身手和意志,88歲那年上山,李敏把比她年輕60多歲的李江遠遠甩在後面,“跟丟了”的李江很害怕,李敏在遠處淡定指揮:“順着坡下,別走回頭路。不用擔心我,我認識路。”

李敏去世前一週,抗聯史研究專家李世龍曾跟隨李敏回蘿北老家爲趙尚志渡江紀念碑揭幕,老人的精神頭讓他自愧不如。“所有的會議她都做記錄,所有的發言她都是站着,演出需要她跳舞,95歲的人了,能自己舉起一面大旗。”

抗聯名將王明貴是陳雷、李敏夫婦的親密戰友,從梧桐河到蘇聯,再凱旋迴到東北,他們一起出生入死。王明貴的兒子王曉兵向記者回憶了這樣一段往事:“文革後期,有一次我父親分到了一條魚。我正歡欣地想這條魚該怎麼做,父親說:陳雷剛從監獄中出來,需要補身體,給他送去吧。”當時只有七八歲的王曉兵,很有點兒捨不得這條魚,直到很多年後,他聽父親講和陳雷的“生死之交”。“一次戰鬥,170多人打得只剩下11個人衝出了敵人的包圍圈。當時陳雷右手的動脈血管被打斷了,血流如注往外噴,必須馬上止血。我父親和幾個戰士一起給他做‘手術’:把樹枝削一削塞進血管,然後用棉花硬把血管堵上了。當時11個人有8人受傷,都是這樣簡單的處理:腸子被打出來的就塞回去,用皮帶包上。還有腿折的,大家互相攙扶過了黑龍江,到達蘇聯後,大夫都不由得驚歎:中國人真有辦法!但是這個土法也有副作用,陳雷得了破傷風,當時都抽了,好在蘇聯醫生醫術高明,很快就治好了。”

後排右起:李敏、李桂蘭

多年以後,李敏組織抗聯宣傳隊,王曉兵、王曉江兄弟都覺得自己義不容辭。“我們做這些事沒有工資,我們身體也不好,這麼開心地跟着李阿姨做事,就是因爲折服於她的人格魅力。”同樣感同身受的還有抗聯後代劉穎,母親李桂蘭是李敏的戰友,當年她們一起“跑交通”,李桂蘭扮演新娘,李敏扮演小姑子,一起露宿在4塊石的松林中。“母親受過酷刑,因爲被灌辣椒水時傷了牙齒,30多歲牙就全部掉光了。我自己因爲母親在工作、婚姻上都一度受過影響,所以在相當長的時間裏,我對抗聯心裏是有‘怨’的。可開始跟着李阿姨寫抗聯回憶錄過程中,我才慢慢理解了母親、李阿姨他們這代人。和英勇犧牲的抗聯烈士比起來,我們受的這點兒委屈算什麼?特別感謝李阿姨,她是我的靈魂導師。”劉穎也理解了母親李桂蘭生前,做抗聯報告時糾結的心情。“其實每次回憶戰友們犧牲的場面,對母親來說都是一次揭傷疤,可是再難受她也要講,只因爲‘戰友們不能白死’,他們的故事後代要知道。”

抗聯路上,有仇有恨更有愛

在孫女陳晨的童年記憶裏,一個經典場景是:離休後的爺爺奶奶在小院裏寫書法、回憶往事,爺爺寫字,奶奶備墨,一派琴瑟和諧紅袖添香。而半個多世紀前,兩人的愛情卻頂着壓力,她就是看中了陳雷的人品和才學。在蘇聯紅軍88旅,兩人經常爬到房頂約會。一次王明貴跟他們開玩笑,偷偷撤走了梯子,地下戀情大白於天下,兩人很忐忑,等待組織的處分。可是在接下來的黨委會上,旅領導的決定讓他們驚喜不已:不但沒有處分,還爲他們準備了新房!多年以後,在抗聯老兵的聚會上,當大家想起過去哭聲一片的時候,輪到李敏講話了,這段充滿了浪漫性情的回憶讓老兵們全都破涕爲笑。“這也是李敏阿姨講述抗聯往事的風格,沒有苦大仇深,卻充滿了感恩、快樂的正能量,充滿了人性的美好。”王曉兵說,“老太太一輩子都是很高興的,爲國家奉獻,如今使命完成,老人家是很高興地走了。”省委黨校王哲教授這樣評價李敏:“非常樸實地介紹抗聯,她總說,跟那些死去的戰友比起來,她不知道要幸福多少倍。”

王曉兵說,這也是他們抗聯宣傳隊致力要做的事情,結合新時代的特色,講述槍林彈雨中,抗聯戰士除了勇敢和犧牲,還有智慧和樂觀。“過去總有記者讓我父親講楊靖宇喫草根、樹皮的事,我父親很不高興,他說楊靖宇打了一輩子勝仗,只有生命最後7天那場是敗仗,爲什麼要一再宣傳呢?對於軍人來說,敗仗是恥辱!”每一位抗聯老戰士,生命中最後的執念,都是想讓後人瞭解真正的抗聯,讀懂抗聯人。

陳晨說,奶奶生命中最後57秒錄像,是在ICU病房裏,聽到3歲半的重孫子在唱抗聯兒歌,她激動地跟着一起哼唱,面容愉快而安詳。做喜歡的事,愛喜歡的人,她的傳奇一生都充盈着坦蕩、快樂,相信如此脫俗而無憾的人生,會激勵更多的後人。 本報記者 王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