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8月23日訊(記者郝曉燕 李輝 實習生陳芝 周院)進入末伏,夏天似乎也到了尾聲,但戀戀不捨的高溫還在做最後的挽留。傍晚的暑氣稍稍消散,越來越多的人走出家門,湧進野趣橫生的金銀湖溼地公園。百鳥掠過長空,湖面金波盪漾,還有蒲草肆意生長,綠樹密可遮日……綠影裏纏繞着的,除了蟬聲和蛙鳴聲,還有孩子們的笑聲,老人們的聊天聲,年輕人的跑步聲,細碎又和諧。

金銀湖畔帶着水汽的晚風呵,就這樣一點點吹散夏日最後的喧囂與燥熱。

斜陽映波 漁人碼頭笑語人聲不斷

下午6點,高溫的餘威漸漸收斂,天邊火燒般的雲彩昭示着夏日黃昏的到來。

50歲的曾阿姨騎着單車慢悠悠地從麗水家園出發,沿着環湖路悠悠前行,最後晃進了金銀湖溼地公園。

公園裏的人已經漸漸多起來,推着童車緩緩散步的三口之家,牽手慢行喁喁私語的情侶,搖着蒲扇閒聊的老人,還有騎着平衡車追逐嬉戲的孩童……三三兩兩的人羣分散在水草邊,廊橋下,棧道里,安逸又閒散。湖面上悠悠吹來的風,驅散了一天的悶熱。

每天騎車沿金銀湖走一圈,是曾阿姨每天鍛鍊身體的必選項目,最後的落腳點總是這處公園。“環境好啊,又沒有車,在公園裏騎一圈,呼吸下新鮮空氣,身心都舒暢。”她告訴記者,最喜歡的角落還是漁人碼頭。這是公園臨湖修的一個親水平臺,波光粼粼的湖水觸手可及,對面是隱隱約約的樓房和拱橋,風景無限好,也是停留人羣最多的地方。

“這裏夏天看夕陽最好。”曾阿姨邊說邊停下車子,掏出手機自顧自地拍了起來。

已漸漸收起刺眼光線的斜陽,溫柔地墜在湖水與天際線交界的邊緣,餘暉給遠處城市的輪廓和近處的水面都抹上了一層玫瑰金色,波光雲影相輝映,美得驚心又靜謐。越來越多的人羣湊過來在夕陽下留影,連不知哪裏跑出來的一隻小狗,也在這金燦燦的黃昏裏打滾,享受美妙的日落時分。

鳥翔長天 綠樹繁花成就生態樂園

“這裏樹多,花多,夏天溫度起碼比市區低兩三度。”65歲的陳戰國也是金銀湖溼地公園的常客。退休後,他從漢口搬到金銀湖附近居住,已經習慣了這邊悠閒的生活節奏和清新的空氣,每天早上5點半、晚上7點,他都會準時地來金銀湖公園裏打拳。

一套太極九式打完後,小風一吹,渾身舒坦。他會自帶水杯,公園入口處有免費的茶水提供,喝杯水休息片刻,重新開始打拳。就這麼晃晃悠悠,十來年倏忽就過去了。

陳戰國打太極的時候,和他同來的老伴兒更願意在公園裏散散步。穿過一片中式園林閣樓,沿着蜿蜒綠道隨意而行,夏蟲啾鳴,涼風習習,草木香縈繞,是另一種愜意。

據瞭解,金銀湖溼地公園是武漢面積最大的國家城市溼地公園,有180多種植物。走在公園裏,就彷彿走在一座綠色的氧吧裏:綠道旁,參天的大樹枝丫相觸,光斑從枝頭灑落,映得人衣袂盡綠;沼澤地裏,香蒲瘋長,綠得肆無忌憚;荷塘中,淺白淡粉搖曳生姿,暗香浮動。

從綠道穿到湖邊,總能偶遇幾隻黑鴨子、大白鵝划水嬉戲,旁若無人。還有成羣的紅嘴鷗在湖上飛翔,湖面覓食嬉戲,有攝影愛好者扛着長槍短炮,抓拍它們越過湖面的剪影。“這裏溼地的生態特別適合鳥類生存。”有觀鳥的市民告訴記者,這裏棲息着大山雀、斑鳩、白鷺、紅嘴鷗等數十種鳥兒,如今已是江城觀鳥愛好者的聚集地。

黃昏時分,記者剛好碰上百鳥歸巢的盛況,伴着湖邊落日的背景,風吹蒲草,鳥翔長天,美不勝收。

滄桑鉅變 雲夢古澤今爲“世外桃源”

然而,這座野趣橫生的公園十多年前還並非這般模樣。

“十幾年我們剛搬到金銀湖時,這邊還是蠻野的狀態,處處泥巴路,周邊也沒什麼人。”陳戰國告訴記者,他見證了這片土地最初生的狀態。

彼時,這塊古時曾屬雲夢大澤的金銀湖片區,還是一片城郊荒野湖區。隨着城市開發進程的加快,周邊鱗次櫛比的樓盤迅速生長起來。爲了不讓水泥森林蠶食這片煙波浩渺的湖水,2001年7月,東西湖區和市園林局聯手,將這裏修建成了一座自然生態郊野型溼地主題公園。

“爲了保護這塊珍貴的溼地,我們付出了很多努力。”金銀湖溼地公園管理處副主任龍明華告訴記者,公園裏的各種原始植被、湖邊沼澤地,都儘量保持原樣,所有的亭臺廊舍都依勢而建,力求與自然融爲一體,即使是垂釣區,也不會專設釣魚臺。火種、吊牀、機動車等都不被允許進入公園。

“溼地是城市的腎臟,能調節氣溫。”龍明華說,金銀湖溼地公園有91%面積都是溼地生態,在周邊高樓林立的環境中就像一顆明珠,能有效減輕城市“熱島效應”,調節空氣溫度和溼度。隨着軍運會的到來,周邊的停車場、環湖道等配套基礎設施將進一步改良,以迎接更多的遊客。

如今的金銀湖溼地公園,更像一個遠離都市喧囂的“世外桃源”——漫天綠意,千里碧波,呼吸之間,連空氣都是甜的。

夏夜的風悄悄收尾,而金銀湖的美才剛剛揭開一角面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