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留神,发现自己已经过完了人生的第一个三十年,古人云三十而立,可是眼瞅着成家立业这人生两件大事哪件都跟我搭不上太大关系,让我不禁感慨时光如白驹过隙。而就在我无尽感慨的弹指一挥间,陆军装甲部队的主战装备也从一个个圆脑壳进化成了可以匹敌世界一流水平的钢铁猛兽。如果我们再把目光往更早之前的时光回溯,我们会发现活跃在我们脚下这片土地上的钢铁战车们留下的那一道道清晰的辙印。

也说早期坦克在中国

一战结束后,各种战争剩余物资大量涌入中国,这其中便包括产地、型号各异的装甲汽车和装甲列车,即使是一些实力较弱的军阀也尝试着给各型运输车辆装上钢板和机枪,充当装甲汽车。一时间各种“铁甲车”和“铁甲车队”成了大大小小的督军们装点门面的极佳道具,抛开作战效果不说,这些能免疫各种轻武器的大家伙既能唬人又能用于败退之际逃命,在军阀割据的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非常有市场。独踞东北的张作霖一方面对这种新型的武器非常感兴趣,另一方面又颇为瞧不上这些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当摆设的玩意,因为无论是装甲列车还是装甲汽车对通行条件的要求都很高,而当时处于各派军阀割据混战年代的中国,基础设施完全一穷二白,根本无法满足这些战车的通行需要。

也说早期坦克在中国

而张作霖通过一个法国中间商得知了法国雷诺FT-17型坦克不仅用有装甲能搭载武器,而且对复杂地形条件的适应性非常好,于是张作霖于1922年采购36辆雷诺FT-17型坦克,它们被西方学者认定为首批进入中国的坦克。但从目前已知的资料来看,在这笔军火采购中张大帅妥妥的是被坑了,大家还记得弹痕在《二战前的波兰装甲力量》一文中提到过波兰曾经自行生产过一批雷诺FT-17么?没错,就是那批用软钢板制造的无装甲坦克,据说法国中间商卖给张作霖的就是这种不具备实际作战能力的型号参杂了一批行将报废的法制雷诺FT-17。1924年,首批10辆坦克运到大连的时候,其中一部分负重轮竟然是木制的!而有意拉拢的日本也将一批协约国赠送给白卫军的雷诺FT-17送给了张作霖,这批坦克原本是溃逃的白卫军遗弃的,机械部件损坏严重,基本上只能拆解零件作为备份。

也说早期坦克在中国

但不管怎么说,奉系军队拥有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支装甲部队,张作霖将这支装甲部队命名为“铁钩子战车队”,至于“铁钩子”这个名号有什么内涵,百思不得其解的弹痕虽经多方查证也未能弄明白,希望有知晓详情的朋友在评论区流言赐教。这支装甲部队原本部署于中苏边境地区,到1926年,直奉联军进攻支持广州国民政府的冯玉祥所属国民军的战事中,该部一个中队被调往居庸关突破国民军防线。作战中4辆坦克被国民军用鸟枪攻击发射霰弹击中驾驶员观察窗而失去作战能力,坦克这一未来的陆战之王在中国战场的首秀就以这种尴尬的方式结束了。1927年6月,归顺国民政府的阎锡山部向奉军发起突袭,双方在涿州展开激战,奉军以6辆坦克排成一字队形掩护步兵向城防逼近,但阎军很快抓住奉军坦克转向的时机使用平射炮击毁了奉军2辆坦克,奉军的攻势遂告瓦解。

也说早期坦克在中国

1928年4月,合并了武汉国民政府的南京国民政府(史称“宁汉合流”)宣布继续北伐,“铁钩子战车队”奉命调往河南防御国民政府的攻势,但在作战中又有6辆坦克遭到损毁。1928年6月4日,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身亡,其子张学良与同年12月28日宣布改旗易帜,接受国民政府领导,奉军改称东北边防军(简称“东北军”)。1929年8月,中苏中东铁路事件由外交纷争发展为了军事冲突,东北军试图利用铁路向前线运送坦克,以此来遏制苏军的攻势。但由于行动迟缓,直至战事结束这些坦克都尚未运抵前线。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存放在北大营的12辆雷诺坦克被日军尽数缴获。1933年,退入关内的张学良将仅存的2辆雷诺坦克和4辆装甲车送给了南京中央陆军大学,用于教学使用,至此,中国历史上第一支装甲部队正式走到了尽头。

也说早期坦克在中国

作为当时国内独一份的装甲部队,张作霖父子对于这支部队倾注了很大的心血,不仅该部官兵都是层层筛选而来,而其弹药油料等保障一应俱全,据说仅训练用的油料支出每月便达3500银元。然而从实战表现来看,这支部队却并未发挥出预期中的效果,如果说对外战史可以用国力悬殊、以及高层政策失误解释过去,但在面对装甲和反装甲作战力量都同样薄弱的国内各派武装的作战中屡屡受损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其实奉军装甲部队的遭遇不过是近代以来中国各系旧式军队的一个缩影,这些旧式军队虽然通过外购在武器装备建设方面有一定的成果,但在战术战法方面却鲜有探索。旧式军队作为各派政治人物立足的本钱,对于所属派系领袖的忠诚往往是排在首位的,因而各派军队选人用人的标注首先考虑的是“靠得住”,作为张作霖心头肉的装甲部队就更是如此。这使得这支部队在作战理念上就无法适应其所使用的武器所代表的机械化时代的作战需求,根本无法发挥出武器本身的作用。更不用说这些购买自国外的武器经过买办商人和国外军火商几头做手脚,本身就存在严重的性能缺陷。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看着威风凛凛的装甲部队有如此的表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也说早期坦克在中国

转眼间,我们的99系列坦克和15式轻型坦克已经站在了世界一流水平上,从“捡洋落”充门面到独立自主研发并装备一流水平的装甲武器,其中的曲折和艰辛并非我这有限的文笔和篇幅所能展现。但我们需要记住我们怎样一路走到现在,才能不迷失在深邃的未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