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佔地達3萬平米,九寨溝“新溝口”正式開建

圖據九寨溝景區官微

封面新聞訊(記者 殷航)12月29日,“8.8”九寨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重點項目暨九寨溝景區災後恢復重建標誌性工程——九寨溝景區溝口立體式遊客服務設施建設項目正式開工。至此,以九寨溝管理局爲實施主體的29個災後恢復重建項目全部開工,標誌着九寨溝景區災後恢復重建全面進入新階段。

記者瞭解到,該項目在拆除原九寨溝景區溝口遊客服務設施基礎上重建,採用EPC模式建設,總投資4.38億元,建設期22個月。項目的實施能有效恢復和提升九寨溝景區旅遊服務設施檔次和運行能力,使景區發展與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相適應,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圖據九寨溝景區官微

據介紹,原九寨溝景區溝口遊客服務設施建於2000年,由中國建築西南設計院資深建築師趙擎夏任總設計。在設計理念上融合了川西北民居特色和本地藏式風格,與溝口地質地貌有機融合,體現了自然與人文的統一,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建築羣落成運營18年來,安全接待中外遊客4500萬人次,無數慕名而來的社會各界人士在此留影紀念,成爲國內外遊客人所共知的九寨溝景區標誌性建築。

在“8.8”九寨溝7.0級地震後,原溝口遊客服務設施受損嚴重,安全性不能滿足遊客接待需求,加之日益增長的遊客接待量和旅遊接待多元化的功能性需求,使重建溝口遊客服務設施成爲景區可持續發展的剛性要求,意義十分重大。

圖據九寨溝景區官微

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省、州主要領導的親自關心指導下,項目立意、建築造型、景觀設計等關鍵要素在歷經7個多月、130多次與方案設計方的正式溝通、3次向州、省專題彙報後選取確定了深化設計方案。2018年9月27日,四川省住建廳正式通過九寨溝景區溝口立體式遊客服務設施建設項目方案評審。2018年11月1日,項目正式立項。2018年12月25日,項目順利完成EPC模式招投標。

值得關注的是,九寨溝景區溝口立體式遊客服務設施建設項目由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院長兼總建築師莊惟敏大師擔任總設計。項目立意與九寨溝自然山水形態呼應,建築內外充分體現藏文化內涵,造型舒展流暢,融合傳統文化與現代風格,是富有深厚文化底蘊、集各項管理服務功能於一體的“環境建築”,建成後將極大改善提升景區溝口的交通功能和服務功能。屆時,一座佔地30000多平米,匯遊客集散、人防應急避難、文化科普展示、國際學術交流、景區智慧管理和景觀化、功能化等於一體的建築羣。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