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3年(1914)设道制,置钱塘道,道尹驻杭县。原杭州府所辖各县归钱塘道管辖。杭州名小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特色与品种,也曾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影响和促进了周边地区小吃的发展,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清代,《儒林外史》描写杭州茶馆时讲到,单吴山上就有茶馆(茶摊)30多处。但只是“多”还不够,杭州还曾有“船茶”、“鸟儿茶会”这样的特色茶馆。清末民初,拎着鸟笼到特定的茶馆聚会,被叫做“鸟儿茶会”。

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沿和钱塘江流域,地形复杂多样。杭州市西部属浙西丘陵区,主干山脉有天目山等。东部属浙北平原,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密布,物产丰富,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征。

杭州素有“丝绸之府”的美誉,丝绸历史悠久璀璨。据资料记载,早在秦汉时期,余杭的丝绸织造就相当发达。首届西湖博览会就专门设立了丝绸馆,冰心老人曾经说过:“在浙言商,首推丝绸”。

自上世纪初杭州都锦生丝绸厂工业化生产丝绸产品以来发展至今,杭州丝绸已经不再只是单纯的作为服装、窗帘的原材料了。由丝绸衍生出来的工艺品、家纺用品品类繁多,而且也颇受国内外市场的追捧。

老鸭其实就是淘汰的产蛋母鸭,育龄500天。杭州老鸭煲是浙江杭州市的传统小吃,江南历来有伏天吃鸭子滋补身子的习惯,加上新上市的笋干,不仅增添鲜味,而且能解除油腻,令口感清爽。

染坊,指中国旧时经营丝绸、棉布、纱线和毛织物染色及漂白业务的作坊。是一种十分古老的行业。起源很早,唐已盛行。旧时称为“查青邱”,江湖上谓之“悲丝朝阳”或“浸润朝阳”,称染匠为“赚趾”。

染坊,有“大行邱”和“小行邱”之分,清朝末期还出现了“洋色邱”。大行以染成批匹布、单色、印花等为主,形成流水线、规模化生产。小行以染零星杂色布料及旧衣为主。而“洋色邱”,是指专门使用外国进口染料的染坊。

张小泉剪刀是浙江杭州市知名的传统手工艺品。张小泉,明末安徽黟县会昌乡人。所铸剪刀,选用闻名的“龙泉”钢为原料,镶钢均匀,磨工精细,刀口锋利,开闭自如,因而名噪一时。【浙江杭州,1917年。摄影:甘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