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大,你居然这样“火”了一把。

转载自【2018.12.26 AA探针台 阅读 49】

2018年12月26日9时34分,119指挥中心接到北京交通大学的起火警报,经核实为2号楼实验室内学生进行垃圾渗滤液污水处理科研试验时发生爆炸。

北交大,你居然这样“火”了一把

事发教学楼正门入口处有黑烟冒出,其正前方有四个集装箱,顶部均发黑。失火楼栋正面墙面和空地上可见大量白色残留物,空地一侧花坛旁散落了十余瓶灭火器。 在失火楼栋背面,二楼外墙部分几间窗台及外墙呈焦黑色,现场有强烈刺鼻气味。目前事发教学楼已被隔离,有消防人员在现场作业。据了解,事发当时,正在实验室的为该校土木建筑学院环境专业的学生,太令人心痛了!

实验室安全又一次撕扯着我们的神经,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

导致爆炸的北交大垃圾渗滤液污水处理是个啥东西?

又怎样做好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做到防范于未然呢?

今天,跟小析姐一起了解一下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

北交大,你居然这样“火”了一把

实验室废弃物是指实验室产生和排放的液态、气态、固态废物。

按污染形态分为:废水、废气、固体废物。

1.废水

实验室产生的废水包括多余的样品、标准曲线及样品分析残液、失效的贮藏液和洗液、大量洗涤水等。几乎所有的常规分析项目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废水污染问题。这些废水中成分包罗万象,包括最常见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和有害微生物等及相对少见的氰化物、细菌毒素、各种农药残留、药物残留等。

2.废气

实验室产生的废气包括试剂和样品的挥发物、分析过程中间产物、泄漏和排空的标准气和载气等。通常实验室中直接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实验都要求在通风橱内进行,这固然是保证室内空气质量、保护分析人员健康安全的有效办法,但是月直接污染了环境空气。实验室废气包括酸雾、甲醛、苯系物、各种有机溶剂等常见污染物和汞蒸汽、光气等较少遇到的污染物。

3.固体废物

实验室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多余样品、分析产物、消耗或破损的实验用品(如玻璃器皿、纱布)、残留或失效的化学试剂等。这些固体废物成分复杂,涵盖各类化学、生物污染物,尤其是不少过期失效的化学试剂,处理稍有不慎,很容易导致严重的污染事故。

处理实验室废弃物一定要严格按照废弃物收集、管理的要求进行。

1.根据不同废弃液的化学特性,实验室可以将废弃液进行分类再贮存到统一的规定的密闭的容器中,与此同时还要对废弃液的种类、贮存的时间进行标明。依据废弃液的性质和其组成成分,考虑采用混凝沉淀、酸碱中和或者氧化剂氧化等方法进行处理回收;

2.如果实验室本身没有能力处理,则要将废弃液定期收集起来,并联系具有此种能力和处理资格的单位对其进行统一的处理;

3.在设备仪器要求方面,要求实验室用于盛装废弃液的容器不易破损、老化和变形。同时,要能防止废弃液发生渗漏和扩散等。

正确处理实验室废液

正确的实验室的废弃液处理方法学起来!

1.絮凝沉淀法:

此方法主要适用于含有重金属离子比较多的无机化学实验室废弃液。在初步确定了废弃液的性质,并探究了各种离子的沉降特性以后,通过选择合适的絮凝剂(如,石灰、铁盐或铝盐等等),让其在弱碱条件下形成含Fe(OH)3和Al(OH)3成分的絮胶状沉淀,此絮凝沉淀物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既可以去除废弃液中的重金属离子,还可以可以一并除去废弃液中的部分其他的污染物,达到降低废弃液的COD的目的,进而可以提高废弃液的可生化性。

2.硫化物沉淀法:

此沉淀法主要是针对组成成分中含有汞、铅、镉等重金属较多的实验室的废弃液,具体方法一般是采用Na2S或者NaHS把废弃液中的此类重金属转化变为难以溶于水的金属硫化物,随后在Fe(OH)3共同沉淀而使其得以分离。或者可以先将废弃液的PH值调平至8.0~10.0,然后向废弃液中逐步加入硫化钠至过量,直到生成硫化物的沉淀,此时再加入FeSO4作为共同沉淀剂,促使其生成FeS以将废弃液中的悬浮硫化汞、硫化镉、硫化铅和微粒吸附进而共沉淀,通过静置达到分离过滤的目的。

3.氧化还原中和沉淀法:

此方法通常适用于处理含有六价铬(Cr6+)或是具有还原性的有毒的物质,如氰根离子等等,还有一些含有金属元素的有机化合物。

常见的工艺过程主要为:

先让废弃液经历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以让高毒性的污染物转化变成低毒性的污染物质,随后,经过混凝和沉淀将已转化得到的低毒性污染物质从当前的反应体系得以分离出去;而对于含有六价铬的废弃液,则需要首先把六价铬由氧化还原反应还原成为三价铬(Cr3+),再用合适的沉淀剂使其沉淀,达到分离出去的目的,或者可以将其与其他种类的重金属废弃液一并处理。

在上述反应中所用的还原剂通常是铁粉、二氧化硫、亚铁盐或者亚硫酸氢盐等。同时,需要在PH值低于3.0的条件下进行,再通过中和沉淀作用,将铬元素转化成为难溶于水的盐除去;当溶液中含有氰根离子的时候,则一般需要首先在碱性的条件下使用氧化剂,将其可以被氧化成为N2和CO2,通常的方法有氯碱法、普鲁士蓝法(即,以生成铁氰化合物的方法使其发生沉淀)、臭氧氧化法、电解氧化法及铁屑内电解法。

4.活性炭吸附法:

此方法通常用在去除生物法或物理法、化学法都不能去除的微量并且呈溶解状态的一类有机物。实验室里的有机废弃液通常都含有大量的试验残液和废弃溶剂,它的主要成分是烷烃类、芳香类或是能够使液面表面的自由能降低的一类物质,而且废弃液的浓度很高高、量很少、呈现酸性,非常适合用于活性炭进行吸附处理。处理的工艺流程通常为首先经过一系列简单的分离用以把废弃液里的有机相分离出来,然后再经过活性炭的二级吸附,使COD的去除率达到93%,与此同时活性炭还可以一并吸附一部分的无机重金属离子。

5.铁氧体沉淀法以及GT铁氧体法:

铁氧体指的是一类复合的金属氧化物,它的化学通式为M2FeO4或者是MOFe2O3(其中M代表的是其他金属) ,一般呈现成尖晶石状的立方结晶构造。铁氧体的形成最佳条件一般是要提供给其足量的Fe2+和Fe3+,其Fe2+∶Fe3+=1∶2(摩尔比)时的最理想的PH值条件为8.0~9.0,而铁氧体特有的包裹和夹带作用,则可以使重金属离子在进入铁氧体的晶格后形成复合的铁氧体。

复合的铁氧体一般会具备有很强的稳定性,只要在一般的酸碱条件下,就能一次性脱除废弃液中的各种的金属离子,如,对Cr3+、Fe3+、Pb2+、As3+、Zn2+、Hg2+、Cd2+、Mn2+、Cu2+等都有不错的脱除效果,使那些包含在废弃液中的有害的重金属都不会浸出。

北交大,你居然这样“火”了一把

正确处理实验室废气

由于实验室的废气具有量少且多变的特点,对于废气的处理就应满足两点要求:

第一,要控制实验的环境里的有害气体不得超过现行规定的空气中的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的浓度;

第二,要控制排出的气体不得超过居民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因此,实验室必须有通风、排毒的装置,因此,关键就是如何通过精确设计和改造实验的装置,从而使有毒害的气体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被收集、消除、转化或回收。

实验室废气处理主要方法:

1.吸收法:

指的是采用合适的液体作为吸收剂来处理废气,达到除去其中有毒害气体的目的的方法。一般分为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两种。比较常见的吸收溶液有水、酸性溶液、碱性溶液有机溶液和氧化剂溶液。它们可以被用于净化含有SO2 、Cl2、NOx、H2S、SiF、HF4、NH3、HCl、酸雾、汞蒸气、各种有机蒸汽和沥青烟等废气。这些溶液在吸收完废气后又可以被用于配制某些定性化学试剂的母液。

2.固体吸附法:

指的是先让废气与特定的固体吸收剂充分接触,通过固体吸收剂表面的吸附作用,使废气中含有的污染物质(或吸收质)被吸附从而被达到分离的目的,再通过充分的震荡或久置。此法一般适合用于对废气中含有的低浓度的污染物质的净化。

例如,若要吸收几乎所有常见的有机及无机气体,可以选择将适量活性炭或者新制取的木炭粉放入有残留废气的容器中;若要选择性吸收H2S、SO2及汞蒸汽,就要用硅藻土;若要选择性吸收NOx、CS2、H2S、NH3、CmHn、CCl4等,就要用到分子筛。

3.回流法:

指的是对于易液化的气体, 可以通过特定的装置使挥发的废气,在通过装置时可以在空气的冷却下,液化为液体,再沿着长玻璃管的内壁回流到特定的反应装置中。如在制取溴苯时,可以在在装置上连接一根足够长的玻璃管。

4.燃烧法:

指的是通过燃烧的方法来去除有毒害气体。这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有机气体的方法,尤其适合处理排量大而浓度比较低的苯类、酮类、醛类、醇类等各种有机的废气。如对于CO尾气的处理,还有对H2S的处理等,一般都会采用此法。

5.颗粒物的捕集:

指的是空气中去除或捕集那些以固态的或液态形式存在于空气中的颗粒污染物,这个过程一般称为除尘。除尘的工艺过程是先将含有微尘的气体引进具有一种或是几种不同作用力的除尘器中,从而使颗粒物相对于运载气流可以产生一定的位移,就可以达到从气流中分离出来的目的,然后颗粒物沉降到捕集器表面上被捕集。根据颗粒物的分离原理,除尘装置一般可以分为过滤式除尘器、机械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

此外,实验室在空气的净化方面也应该有所要求,主要表现在通风。因为实验室内的空气污染物质的浓度一般要比室外同种物质的浓度高得多,通过合理的改善,可以使实验室的通风设备达到更高工作效率,就能极大地降低实验室的空气污染物质的浓度。而采用局部通风还是全面通风,以及每次通风量的大小和通风形式,除了要依据实验室的污染物发生源大小、污染物种类以及其排量的大小来决定,还可以通过渗漏、强制机械通风、自然通风等来调控完成。

正确处理固体废弃物

实验室的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涉及到物理学、生物学、化学、机械工程等许多学科,依据原理的不同,主要处理技术可以分成有如下几方面:

1.对固体废弃物的预处理:

由于固体废弃物难处理的特点,在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综合利用和最终的处理之前,通常都需要先对其实行预处理。固体废弃物的预处理一般包括固体废弃物的筛分、破碎、压缩、粉磨等程序。

2.物理法处理固体废弃物:

指的是通过利用固体废弃物物理和其物理化学性质,用合适的方法从其中分选或者分离出有用和有害的固体物质。常用的分选方法有:重力分选、电力分选、磁力分选、弹道分选、光电分选、浮选和摩擦分选等。

3.化学法处理固体废弃物:

指的是通过让固体废弃物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进而可以转换成能够回收的有用物质或能源。常见的化学处理方法包括煅烧、焙烧、烧结、热分解、溶剂浸出、电力辐射、焚烧等。

4.生物法处理固体废弃物:

指的是利用微生物的作用来处理固体废弃物。此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微生物本身的生物-化学作用,使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为简单的物质,使有毒的物质转化成为无毒的物质。常见的生物处理法有沼气发酵和堆肥。

5.固体废弃物的最终处理:

指的是对于没有任何利用价值的有毒害固体废弃物,就需要进行最终处理。常见的最终处理的方法有焚化法、掩埋法、海洋投弃法等。但是,固体废弃物在掩埋和投弃入海洋之前都需要进行无害化的处理,而且深埋在远离人类聚集的指定的地点,并要对掩埋地点做下记录。

上述垃圾渗滤液是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具有成分复杂,水质水量变化巨大,有机物和氨氮浓度高,微生物营养元素比例失调等特点。有研究表明,运用GC-MS联用技术对垃圾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成分进行分析,共检测出垃圾渗滤液中主要有机污染物63种,可信度在60%以上的有34种。

其中,烷烯烃6种,羧酸类19种,酯类5种,醇、酚类10种,醛、酮类10种,酰胺类7种,芳烃类1种,其他5种。其中已被确认为致癌物1种,促癌物、辅致癌物4种,致突变物1种,被列入我国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名单"的有6种,对人体、环境安全有着巨大的威胁。

马上就要到年关了,干不完的业绩,做不完的实验,最最最重要的还是安全,不要在再出什么幺蛾子了,毕竟你可是咱们全村的希望,好好保重自己啊。

各位小主,好消息来了!由著名导演江小鱼执导的以青春校园为题材院线电影《别来无恙》定于近期开机拍摄,导演组决定在全国征集最美学妹,获胜者将作为主要演员来参演《别来无恙》。微信公号关注【左右逢源会展赛训平台】,点击菜单【最美学妹】查看参赛视频。

北交大,你居然这样“火”了一把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