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掌控自己的身體之前,不與男人發生性關係”

剛過去的週末,好萊塢女星艾莉莎·米蘭諾發起了一個“性罷工”,成爲推特上的熱門話題。

“在我們掌控自己的身體之前,不與男人發生性關係”

她在推文裏寫道:

“在女性擁有對自己身體控制的合法權利前,我們不能冒險懷孕”

“在我們掌控自己的身體之前,不與男人發生性關係。”

她這項倡議,是爲了抗議美國各州陸續簽署的反墮胎法案。

0 1

半個美國都在禁止女性墮胎

上週二,喬治亞州通過了美國曆史上最嚴格的墮胎法案之一:“心跳法案”。

新法案禁止孕婦墮掉已經有心跳的胎兒,違者最高可按謀殺罪被判處死刑。

這項法案一出臺,就引發了爭議。

爭議的焦點在於時間。

“在我們掌控自己的身體之前,不與男人發生性關係”

新法案規定,不得墮掉形成了心跳的胎兒

胎兒一般在6周時就有心跳了,但在這時,很多孕婦都還不知道自己懷孕了(一般在懷孕第9周纔會有孕吐反應)。當她們知情時,已經沒有機會墮胎了。

這項法案接近於徹底剝奪女性墮胎的權利。

喬治亞州的新法案不是個例。

僅在今年,全美就已經有30個州通過了不同程度的反墮胎法案,有15個州在討論簽署“心跳法案”。

上週,阿拉巴馬州的議員,關於是否取消反墮胎法案裏對強姦和亂倫致孕的豁免,爆發了激烈的爭執。

“在我們掌控自己的身體之前,不與男人發生性關係”

而在俄亥俄州,禁止墮胎的呼籲者宣稱,即使是宮外孕也不必墮胎,因爲可以將異位的受精卵重新移植進子宮內。

這一說法很快遭到了產科專家的駁斥:“他在胡說。在醫學上,這是行不通的。”

面對愈演愈烈的反墮胎風氣,艾莉莎決定站出來做點什麼。

0 2

性罷工是個好主意嗎?

艾莉莎可能以爲,自己的倡議會得到其他女性主義者的支持。

然而,事實恰恰相反。

她這條倡議的反對者,多數是同樣抗議法案的女性。

她們認爲,艾莉莎的倡議是對女性的侮辱。

一條評論寫道:

“我讚賞她提出倡議的動機,但是,這是一個充滿性別歧視的壞主意。她好像覺得,性就是女人取悅男人,完全否認了女性也能從中享受到快樂。”

“這和我們一直追求的性解放背道而馳。”

還有人說:

“這個倡議好像是在告訴女人,性是一種貨幣,它的正確使用方式,就是用來與男人做交易。這根本不是在爲女性爭取權利。”

另一個人更直接:

“你用性當作一種武器、一種手段來獲得你想要的東西。我覺得你腦子不好使。”

“在我們掌控自己的身體之前,不與男人發生性關係”

反對倡議的人諷刺艾莉莎沒有腦子

另外一些反對艾莉莎的人認爲,她是在小題大做。

畢竟,這不是美國第一次通過類似的法案。

這些法案雖然通過了立法環節,但在司法環節,它們因爲違憲而未被法庭採用。

他們相信,就算喬治亞州通過了“心跳法案”,也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完善的司法制度自然能夠阻止不合理法案生效。

至於性罷工,完全是“戲精”艾莉莎的一場公關。

他們懷疑,“她不過是想製造噱頭,再出一次名罷了。”

“在我們掌控自己的身體之前,不與男人發生性關係”

新法案的支持者和反對者一起遊行

面對網友的批評,艾莉莎轉發了Quartz發表過的一篇文章。

這篇文章舉了世界各地從古到今的一系列例子,證明性罷工確實能有效地推動政治改革。

比如,17世紀時,女性曾經把性當作中止戰爭的手段。2003年,黎巴嫩女性也曾用“性罷工”要求停止長期內戰。

但網友們並不買單。

點贊很靠前的兩條評論說:

“爲了爭取對身體的掌控權,所以要限制我們享受身體的歡愉?這聽起來太荒謬了。”

“這和那些反墮胎法案有什麼區別?都想教我應該怎麼使用自己的身體,都想告訴我不準做什麼,都想替我做主。”

當然,艾莉莎也有支持者。

一些女人認爲,艾莉莎樹立了一個反抗男權政治的好榜樣:

“支持她,我們不能指望議會里那些老男人主動撤回法案,我們得做點什麼,給他們點顏色瞧瞧。”

有點諷刺的是,支持艾莉莎的人裏,有不少人是支持“心跳法案”的保守主義者,來自艾莉莎本想對抗的羣體。

有人藉機宣揚女人應該在婚前守身如玉,鼓勵女人們去做貞潔懺悔。

“在我們掌控自己的身體之前,不與男人發生性關係”

評論區裏還有大量的極端性別仇視言論。

有女人說:“所有的男人都應該被結紮,等到他們結婚了再把結紮環取下來。至於那些強姦的人,直接閹了算了。”

男人們還嘴:“如果有一天世界末日了,肯定是因爲這幫臭娘們。”

這一點在傳到中國網絡上時,也尤爲明顯。

自然有不少人支持艾莉莎的行動:

“在我們掌控自己的身體之前,不與男人發生性關係”

“在我們掌控自己的身體之前,不與男人發生性關係”

“在我們掌控自己的身體之前,不與男人發生性關係”

但還是有很多人將爭論的焦點變成了“女性該不該墮胎”,進而變成了“女性該不該生孩子”,比如:

“在我們掌控自己的身體之前,不與男人發生性關係”

以及很多兩性之間、充斥着各種下流詞彙的罵戰(就不貼了)。

“在我們掌控自己的身體之前,不與男人發生性關係”

事情發展至此,已經有了鬧劇的意味。這應該已非發起者的本意。

很多人在宣泄情緒,而非在意邏輯和事實,進而尋求解決之道。

0 3

能討論總比冷漠好

在涉及人權的政治議題中,好萊塢影星們一向表現得非常積極。

但有時並不能提出周全的解決之道。這一點也會招致非議。

這一次,在“心跳法案”正式出臺前,好萊塢人士就已經發起了抵制活動。

3月28日,艾莉莎、懷孕中的艾米·舒默、西恩·潘等50位影星,發表了一封聯名信。

他們宣佈,如果喬治亞州通過“心跳法案”,他們就拒絕再去喬治亞州拍電影。

隨後,又有不少演員和製片公司老闆,陸續表達了對抵制活動的支持。

“在我們掌控自己的身體之前,不與男人發生性關係”

“性罷工”發起者艾莉莎,她同時也是#METOO發起者

影視業是喬治亞州的搖錢樹。

2018年,喬治亞州從中獲利27億美元。

《黑豹》、《飢餓遊戲》、《怪奇物語》、《行屍走肉》都是在這裏拍攝的。

簽署聯名信的影星們相信,抵制活動能夠影響州政府對“心跳法案”的表決。

但又有一些人站出來,說影星們的這種抵制,奪走的是普通喬治亞人的就業機會,是不經大腦的舉措。

有人給艾莉莎留言說:“我真的非常喜歡你的劇,但相信我,你說的這一套是行不通的。”

“在我們掌控自己的身體之前,不與男人發生性關係”

不過,對於艾莉莎來說,她利用名人效應來發聲,讓人們參與到事件的討論中來,已經達到了一定的目的。

至於討論中出現的那些性別間的攻擊,不過是現實的折射,不是視而不見、裝作沉默就會消失的。

真正重要的仍然是法案本身的爭議:以心跳爲標誌的“捍衛生命”更重要,還是身體的自主權更重要,界限如何釐定,平衡如何把握……

但無論如何,能夠獲得曝光和討論,總比冷漠和沉默要好。

編輯整理:張光裕

參考資料:

https://twitter.com/alyssa_milano/status/1127040792281767936?s=12

https://nonprofitquarterly.org/2019/05/08/in-georgia-women-may-receive-a-death-sentence-for-choosing-abortion/

https://www.vox.com/policy-and-politics/2019/4/19/18412384/georgia-abortion-heartbeat-bill-ohio-2019-iowa

https://www.bbc.com/news/world-us-canada-48242766

https://www.vox.com/2019/5/10/18564436/ohio-abortion-bill-law-alabama-georgia-details

https://www.theperspective.com/debates/celebrities-voice-social-causes/

https://nonprofitquarterly.org/2019/05/08/in-georgia-women-may-receive-a-death-sentence-for-choosing-abortion/

https://www.vox.com/policy-and-politics/2019/4/19/18412384/georgia-abortion-heartbeat-bill-ohio-2019-iowa

https://www.bbc.com/news/world-us-canada-4824276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