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工信部指導,信通院主辦的"雲計算開源產業大會"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大會邀請了行業內多位重磅人物與共同探討、交流雲計算開源技術及產業化經驗,探索開源技術創新的發展途徑,也開啓了中國信通院和騰訊開源項目TARS的深度合作。

會議期間騰訊副總裁曾宇,閱文集團副總裁傅徐軍等嘉賓共同啓動合作發佈儀式,並進行了圓桌會議,對TARS進行了詳細的探討發言。會上,騰訊公司副總裁曾宇談到了騰訊整體的開源策略,並表示:技術必須產生價值,開源需要攜手發展。

技術必須產生價值

首先,曾宇先生被問到開源是否應該樹立“互聯網企業技術價值觀”,他回答表示:

“互聯網企業技術價值觀是,技術必須產生價值。怎麼樣讓自己的技術在實際的社會和企業產生價值,我相信這個是騰訊技術人的一些執念。我認爲開源代表了一種未來技術發展的途徑,技術的發展必須站在前人基礎上往前不斷地迭代,而不是反覆地造輪子。一個好的開源項目會吸引到衆多的參與者,它在輸出自己能力的同時,也不斷在吸收這個社區的營養,會長得越來越健壯,大家會對它有更好的發展。整個產業在開源技術的支持之下,會大大的縮短技術創新的週期。”

同時,曾宇也舉了開源技術怎麼幫助初創企業創造價值的例子:“有一些稍微初創的企業,它在有一些idea之後,不需要搭建非常重的技術團隊,不需要攻克很多技術難題,他可以依託開源,很快把想法付諸實現。當然創新的效率其實是蠻關鍵的,因爲創新的idea很可能會失敗。如果每一次創業的成本都很高,那麼會阻礙這個行業的發展。我相信開源的發展和雲計算的出現,應該是更好的彌補了這個短板。我很期待我們開源不斷擴大的情況之下,更多的有想法的人、更多初創的企業可以得到成功,我相信這就是開源所創造的價值。”

曾宇在騰訊大學公開課曾分享到:

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因爲技術解決了幾個問題:“第一是賦能,第二是提效。一方面,我認爲可以把技術當做一個工具箱,也就是說技術是工具箱裏面的工具,最後能加工出什麼樣的產品,肯定是產品策劃說了算,由他去構思,但是技術的作用就是讓工具箱裏面的工具越來越多;另一方面,從技術的角度可以讓產品研發的效率變高,帶來的結果是創新嘗試的次數可以更多,在同樣的條件下,原來只能嘗試十次,但現在可以允許你試一百次,留下十個點子,這十個點子最後有一個做成一個巨量級的產品,這是技術帶來的。”

樹立互聯網企業的技術價值觀——技術必須產生價值:“不可否認歷史上有很多偉大的人,做出了一些對社會發展起到非常重要作用的事情,例如無線電波的發明對我們的生活產生多大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但是這個東西在當時是沒有用的。我想說的是技術能真正產生價值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在選擇技術方向的時候,永遠要考慮和洞察用戶此刻最急需的是什麼。”

騰訊TARS將優秀架構賦能於更多企業

這項支撐騰訊內部系統的TARS技術,對其他企業進行賦能時,適合什麼樣的場景?曾宇回答道:

“一、TARS開源項目最根本解決了分佈式計算的問題。十多年來,騰訊積累了對海量用戶的經驗,在面對海量用戶的時候,很清楚怎麼樣去做分佈、怎麼樣去做負載均衡、怎麼樣去容錯等等。這一套技術如果從頭開始搭起,可能要踩很多的坑。

二、提高研發效率是它另外一個職能,由於它的微服務化,不需要太關心底層框架,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service的開發上面。所以從這兩個角度上講,TARS能比較多的節省研發成本,以及減少事故出現的機會。對較小規模的企業來說,如果所有的服務一臺主機就可以撐住,那麼意義可能不是特別大。但如果你需要做分佈、需要去做多服務、需要把服務去做拆分,TARS就比較合適。當然,現在會有很多其他類似的中間件,大家也各有各的特點,TARS是比較適合稍微中型或者大型的私有云使用,它擁有更大的優勢。”

與業界其他同類項目相比,TARS具有三大優勢:

一是TARS同時支持多種計算機語言。除支持C++、Java、Nodejs、PHP、Python等多種計算機語言之外,Go語言版本也在今年發佈,在敏捷開發層面能支持快速構建及自動生產代碼生成;

二是TARS具有針對服務進行治理的運營管理平臺。具備服務發現、智能調度、容災容錯、柔性熔斷等高可用特性,並提供完備的立體化監控措施及一整套完善的可視化管理平臺助力高效運營,讓系統的運行狀態一切盡在掌握;

三是TARS的成熟度和穩定性更好。TARS已有10年的經驗積累,內部經過騰訊在不同業務上的實踐和發展,日臻完善。在外部與金融、教育、醫療、政企等行業的多家知名企業和創業企業進行深度合作,共同爲互聯網+生態添磚加瓦。

開源需要攜手發展

圓桌會議最後,曾宇提到:“TARS脫胎於騰訊本土內部業務,然後開源給到合作伙伴,我們發現其實騰訊外部有更復雜的技術需求,需要支持那麼多合作伙伴,所以還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這些需求會驅動開源團隊持續開發滿足更廣的技術需求和符合廣大社區的發展。另外,我也很期待開源以後,合作伙伴跟我們攜手去發展這個技術,讓它有更廣的適應性,最後爲更多企業的技術架構進行賦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