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敬华:一家五孩四入清华北大所想到的家庭教育

看到这样一则消息: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一家农民夫妇的5个孩子,有4个是清华北大的高材生,我不禁很好奇他们的父母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又是有着怎么的家庭教育方式呢?

要知道一个家里要是有一个清华北大的学子,就已经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了,更何况这个农民家庭中出现了喜人的成绩,告之家长们:寒门不出贵子,寒门难出贵子是不正确的。我认为其中最关键的原因由父母的家庭教育方式所决定的。

在这个家庭里,

2015年,大儿子吴云峰(老大)顺利考入清华大学软件工程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2015年,小儿子吴天峰(老五)保送到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攻读硕士学位;

2017年,吴大燕(老二)和吴青峰(老四)分别收到清华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及北京大学电子通信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

小儿女(老三)从西安医学院毕业后,在陕西省妇幼保健院工作,2017年7月,她辞去工作,开始备考,准备迈进清华或者北大的校园,将一家人的梦画圆。

这个家庭里,孩子的父母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出身贫寒,他们立志要将孩子们供上大学,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正是这份初心,让他们一直坚持着,如今孩子们有了如此骄人的成绩。

通过这个家庭,我从中发现了这个家庭中教养方式的闪光点:

1.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由于家庭贫困,作为父母一直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影响着这几个孩子,夫妻二人起早贪黑,再苦再累也坚持着,给孩子们做了好榜样;

2.注重孩子情感培养,在经济上减轻孩子们的心理负担。贫穷不是过错,作为这个家庭里的父母很注意孩子们心理负担,即使家里再穷,也不给孩子们增加心理负担,给他们增加生活上的压力。虽然父母没有文化,但是在孩子情感上的培养却如此细致,父母能想到这一点着实不简单,可以让孩子心无旁骛的去学习,去努力奋斗;

3.家庭教育方式很民主,在实践中教育孩子。父母从没有因为学习成绩打过骂过孩子,而是采取让孩子们下地干活,体会干活上的苦头,在实践中孩子们更加明白学习机会来之不易,更加促进了孩子们好好努力去学习。

4.处处呈现感恩教育,为孩子们营造学习氛围。在这个家里,父母每天早起,孩子们也顺便早起,摸着黑,他们纷纷到自家院子里或者学校的灯下读书,父母尽可能的为孩子提供学习机会,从未强制要求孩子们跟随他们下地干活,反而让孩子们更加自愿去帮助父母,从而也让孩子们更加感恩父母。

正是父母的具体行动,感动着孩子们,同时孩子们也学会了父母的坚强、坚定与不放弃精神,他们纷纷实现了如今的梦想。

想象如今孩子们的家庭教育,父母的教养方式如此这般的其实很少,我们的父母总是将孩子含在嘴里,捧在手里,更是疼到了心里。处处溺爱着孩子,让孩子失去了众多的机会(吃苦的机会、意志力培养、坚强品质、不放弃精神),孩子的种种表现我们在热烈讨论的同时,其实更应该看看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式有问题。

有句话说:“如果复印件出现了问题,那么问题的根一定在原件身上。”我很喜欢这句话。这句话很精确的点明了如今的家庭教育的现状以及发生问题的根源。

李嘉诚曾说过“一个人事业上的最大成功,也弥补不了教育子女失败的缺憾。”家长们“一切为了孩子”的做法一定要深思熟虑,对待自己的孩子一定要选择合适的和适合地方式方法。

要知道只抓学习是抓不好学习的, 同理,只抓问题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不断地更新我们家长的教育观念,围绕孩子的人格健全和快乐成长为目标,在行动上与孩子搞好关系,培养孩子们良好的习惯养成,这既是家庭教育的核心,更是将来孩子们独立自强的坚强后盾。

今天我希望家长们能让学生们亲其双亲,信其道;在和谐的家庭氛围中,父母的上行下效中,让孩子们懂得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更加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日子,那么,无论孩子能走多远,在心里总是会有一块最美的地方是属于我们父母的!

你想让你的孩子成功吗?你想看到自己家的孩子成为优秀的孩子吗?你想让孩子实现他自己的梦想吗?那么让我们挽起手来,一起去学习,去改变自己吧。

2018年7月22日星期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