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馬承源先生買下的這一件青銅器上,有十二個字,卻說明了吳越爭霸中,可能真有西施這麼一個人。二從這件青銅器上的銘文令人動容,因爲結合歷史記載,或可以解開一個千古之謎,即歷史上可能真有西施此人(本文所談的西施存在之謎,是指吳越爭霸中的西施,四大美女中的西施)。

香港在迴歸之前,一直是內地文物流向世界的中轉站,著名的“清華簡”就是在香港被發現。總而言之,當時在香港可以發現很多珍貴文物。上世紀90年代,青銅器鑑定第一人馬承源,在香港就發現了一件罕見的青銅器。經過一番周折,馬承源買下了這件青銅器,如今成爲上海博物館的重寶。

這件青銅器特別在兩個地方:一這是2000多年前的吳王夫差,遺留下的唯一一件青銅酒器;二從這件青銅器上的銘文令人動容,因爲結合歷史記載,或可以解開一個千古之謎,即歷史上可能真有西施此人(本文所談的西施存在之謎,是指吳越爭霸中的西施,四大美女中的西施)。

香港發現一青銅文物,上面銘文解開千古之謎:西施果然存在!

作爲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吳越爭霸中究竟有沒有此人,歷史上一直有很大的爭議。原因很簡單,吳越爭霸之前,史書上早就有“西施”這兩個字;《史記》中並未記載西施,真正西施故事是源於東漢時期的《越絕書》。

《管子·小稱》篇中就記載,“毛嬙、西施,天下之美人也”。可見,管仲將西施當成一個美女稱號,就比如樂府詩集中的“羅敷”代指美女。更爲重要的是,這一篇文章是春秋之初的管仲所寫,比吳越爭霸早了200多年。

後世很多記載也佐證了管仲的觀點,漢朝賈誼《新書·勸學篇》、劉向《說苑·尊賢篇》、陸賈《新語》以及《淮南子》等書中,都將西施當成一個美女來記載,而沒有說明和吳越爭霸有關,更沒有提及西施是“美豔女諜”。總之,這些記載中的西施“來歷不明”。

而且,《史記·越世家》、《國語·越語下》等正史中,詳細記載了吳越爭霸、勾踐復仇等事蹟,卻偏偏沒有一字提到西施。一直到東漢時期的《越絕書》,纔將西施和吳越爭霸聯繫在一起,所謂“越乃飾美女西施、鄭旦,使大夫種(文種)獻之於吳王”,此後《吳越春秋》將之進一步豐富,形成了今天大家知道的西施故事。

香港發現一青銅文物,上面銘文解開千古之謎:西施果然存在!

儘管上述史料讓人覺得西施有虛構的可能,然而先秦文獻中,也的確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表述,又讓人不由自主的聯想到西施傳奇故事。

與越王勾踐差不多同時代的墨子,在《墨子・親士》中的記載,講述了西施悲慘命運:

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賁之殺,其勇也;西施之沉,其美也;吳起之裂,其事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商朝比干因爲死於直諫,孟賁死於其勇,吳起死於變革,西施死於其美。這裏提到的是西施之死,意思是因爲太美,勾踐滅掉吳國之後,準備寵信西施,讓勾踐夫人嫉妒,於是派人將她淹死。而且,另外三人確有其事,難道西施是墨子編造出來的?

比墨子晚一些的莊子,在《莊子·天運》中記載了西子捧心、和東施效顰的故事:

故西施病心而臏其裏,其裏之醜人見之而美,歸亦捧心而臏其裏。其裏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妻子而去走。彼知臏美而不知臏之所以美。

對於墨子、莊子的記載,有學者認爲這就是吳越爭霸中西施存在的證據。但也有學者指出,墨子提及的西施,未必不是管仲所說的西施,至於莊子的這段描述,依莊子“神神叨叨”的文風,很可能只是編造的一個寓言故事罷了。

香港發現一青銅文物,上面銘文解開千古之謎:西施果然存在!

總而言之,關於西施是否存在,歷史上衆說紛紜,一直備受爭議。馬承源先生買下的這一件青銅器上,有十二個字,卻說明了吳越爭霸中,可能真有西施這麼一個人。

如今,這一件青銅器被命名爲“春秋吳王夫差盉(hé,溫酒的銅製器具)”,高27.8釐米,口徑11.7釐米,腹徑24.9釐米,是兩千多年前吳王夫差遺留下來的唯一一件青銅酒器。夫差是吳國國王,但他留下的歷史實物非常稀少,所以這件青銅器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更爲重要的是,在春秋吳王夫差盉的肩上,銘刻了十二個字:“吳王夫差吳金鑄女子之器吉”。這一段文字令人動容,因爲這是吳王夫差用諸侯獻給他的青銅,非常隆重的爲一位女子鑄了這件盉,而且還銘刻了文字。這個女子究竟是誰呢?馬承源先生認爲,這就是西施!

其實,歷史傳說往往都建立在一定事實基礎上,能讓夫差如此重視的一個女子,結合一系列的史料來看,的確更有可能是西施。

香港發現一青銅文物,上面銘文解開千古之謎:西施果然存在!

筆者看來,吳越爭霸中的確有一個美女,但她可能無名無姓,也未必住在村子西邊,只是勾踐進貢美女時,考慮到包裝的重要性,就將她稱之爲“歷史上和毛嬙相提並論的美女西施”,以吸引吳王夫差的興趣,於是吳越爭霸中也出現了一個西施。至於這個西施是不是有傳奇故事,甚至形象是否正面,這就不爲人知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