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戰將至

隨着研發的不斷進展,俄方終於開始考慮夜戰模式了,於是第一個夜戰任務即將開始!值得一提的是,這次的新任務是真正的“史實任務!”

夜戰任務:櫻花

瓜達爾卡納爾島激烈的戰鬥(1942年8月7日 - 1943年2月9日)在太平洋西南部地區持續了一段時間:美國海軍正準備突破日軍在俾斯麥羣島建立的'防衛圈'。

最後,在1943年6月,美軍根據瞭望臺行動發起了備受期待的攻勢。行動的同時也與敵軍輕裝艦隊發生一系列連續衝突。我們將聚焦發生於11月2日晚上在布干維爾島附近的奧古斯塔皇后灣的一場戰鬥。

戰鬥地圖

隨着山本五十六大將在1943年4月18日陣亡,古賀峯一大將成爲日本聯合艦隊新任司令長官。考慮到瓜達爾卡納爾的失敗,他決定讓帝國海軍的主力艦隊休養一段時間。這段時間的戰鬥負擔完全落在驅逐艦和巡洋艦上。同一時間,新不列顛島和拉包爾即將發起軍事活動,日軍的主要海軍基地就坐落於此區域。另一方面,布干維爾將成爲美軍的推進基地,美軍的戰鬥機可以在此起飛並全程掩護對拉包爾空襲的長程轟炸機。 11月1日,美國海軍陸戰隊在沒有面對太多阻力的情況下開始登陸託洛基納海角附近的島嶼。日軍派出小澤治三郎中將的艦載機阻止美軍登陸,但在美軍艦艇的重火力掩護下,登陸部隊得以繼續挺進。

爲了再次成功實現日本巡洋艦在薩沃島上1942年8月9日的夜間行動,古賀峯一大將下令派出所有可用的艦艇來攻擊美軍。他想在海上奪取主動權並重新部署部隊以擊潰敵人的據點。大森仙太郎中將被任命爲這次行動的指揮官並獲得重型巡洋艦妙高號(指揮艦)和羽黑號的直接指揮權。他同時負責指揮伊集院松治中將的艦艇(輕型巡洋艦川內號和驅逐艦時雨號、白露號和五月雨號)和大杉(Osugi)少將的艦艇(輕型巡洋艦阿賀野號和驅逐艦長波號、初風號和若月號)。此次行動集結的日軍艦艇並沒有合作經驗,有些甚至是海戰新手。至於大森仙太郎,他從未接手過大型海軍作戰行動,並且在被指派到這個職位前,他只是一名海軍魚雷學校的講師。

日軍分艦隊於11月1日下午5點20分離開拉包爾。大森仙太郎的艦艇於晚間8點30分在聖喬治運河與突擊部隊的運輸艦接觸後繼續前進。大海平靜而煙霧瀰漫,能見度只有三英里左右,東南風微微吹拂。當日軍特遣部隊進入聖喬治角以東15英里處時,遭到美軍一架長程偵察機B-24的監視雷達偵測。據說在晚上9點20分,這架飛機攻擊了川內號但炸彈沒有擊中目標。幾乎在同一時間,一架日軍偵察機偵察到美軍艦艇,並向指揮艦回報在託洛基納附近的奧古斯塔皇后灣,發現三艘敵方主力艦和許多巡洋艦和驅逐艦在移動。與總部協商後,大森仙太郎中將把運輸和護衛艦送回基地。

哈爾西上將在同一時間得知敵軍接近並決定攔截它,並派出當時手中唯一的攻擊部隊第39特遣艦隊,並由梅里爾中將指揮完成任務。美軍分艦隊以三縱隊朝日軍前進。中央爲一隊輕型巡洋艦:蒙彼利埃號(指揮艦)、克利夫蘭號、哥倫比亞號和丹佛號。伯克艦長的驅逐艦位於右翼的前鋒:查爾斯奧斯本號、戴森號、斯坦利號和克雷斯頓號。左翼的後衛則受奧斯汀上校的驅逐艦指揮:史賓斯號、柴契爾號、康弗斯號和富特號。

夜幕低垂,伸手不見五指。日軍透過敵方的無線電通訊活動,知道美軍的雷達可以追蹤他們的行動,而大森仙太郎的艦上人員只能依靠自己的眼睛和偵察機的數據。凌晨1點24分,一架美軍偵察轟炸機攻擊巡洋艦羽黑號並擊中她的上層建築,導致整個特遣隊的速度降至30節。 14分鐘後,一架日軍飛機在南方20英里處發現一名敵人。大森仙太郎開始移動以混淆美軍,期望在獲得新的偵察數據之前爭取一些時間。但是日軍的移動導致陣型遭到破壞,艦艇之間的距離過於接近,隨時有可能引發危險。

歷史交態勢圖

凌晨02點27分,海軍中將梅里爾的巡洋艦雷達發現敵人,而決定用他的巡洋艦阻擋奧古斯塔皇后灣的入口,以防止敵人攻擊登陸區。他讓所有的巡洋艦急轉北方,分艦隊因此可用主炮迎擊從西側進擊的敵人,同時保持與日軍長程魚雷的安全距離。同一時間,兩隊驅逐艦獲得命令朝南方和西北方發動魚雷攻擊以包圍日軍。巡洋艦接獲指示,在伯克和奧斯汀驅逐艦發射的致命魚雷擊中目標之前不準開炮。

一架隸屬大森仙太郎的飛機發現敵方艦艇,並朝它們發射一枚照明彈以吸引隊友注意,而這些美軍驅逐艦早已在距離日軍約四英里外的距離發射了魚雷。大森仙太郎意識到危險後,將分艦隊轉往西南方,於是這25枚美軍魚雷並未擊中他的艦艇。川內號在此次移動中的迴轉過於出人意料,完全混淆了他的縱隊。驅逐艦五月雨號緊急迴避,卻撞上了白露號,艦艏受損變形,同時白露號上的上層建築和主炮也受到了損壞。事故發生後,兩艘驅逐艦都朝拉包爾的方向回頭。

梅里爾此時察覺到日軍正在掉頭,他便命令巡洋艦開火。他們最近的目標是行動詭異的川內號,美軍巡洋艦在雷達數據的幫助下,以第一輪齊射擊中目標。川內號周圍的海水因爲炮彈掉落而沸騰。攻擊持續進行,巡洋艦着火後放慢了行進腳步。然後,川內號任想盡辦法對敵人進行魚雷齊射,而其他驅逐艦也用魚雷進行支援。美軍巡洋艦不斷將火力轉移到不同艦艇,讓敵人持續陷入慌亂之中。

然而,美軍自己也是一個頭兩個大。首先,驅逐艦富特號未能遵守命令並從編隊中脫離。當她試圖追上友艦時,被日軍巡洋艦的魚雷命中。富特號因此失去了她的艦艉,但仍然漂浮在海上。克利夫蘭號差點就撞了上去,而後方的史賓斯號試圖迴避碰撞,卻依然與柴契爾號發生了輕微的擦撞,因此在側面刮下了一些油漆。

日軍發射的照明彈使敵人現出蹤影,但是並沒有產生效果,梅里爾的艦艇仍未被發現。大森仙太郎中將試圖逃離轟炸,並開始重新命令艦艇進入最初的編隊。由於大杉(Osugi)少將的失誤,他的縱隊阻擋了友軍重型巡洋艦的路線。結果,妙高號撞上初風號並截斷了她的艦艏。救援損壞的驅逐艦實在太過危險,所以她被留下來自生自滅。

凌晨3點15分,美軍巡洋艦將火力集中在妙高號和羽黑號,這時美軍艦艇的輪廓終於出現在日軍的視野中。這一瞬間,日軍發射魚雷並用主炮反擊。然而,梅里爾的巡洋艦正在全速前進、進行靈巧的迴避移動、維持隊形和向敵人發射具毀滅性的火力。隨着時間的推移,日軍炮彈也變得更加精確。幾枚炮彈落在丹佛號上,但它們並未引爆。爲了避免遭到更多炮火攻擊,美軍巡洋艦施放煙幕並藏身後方。在巡洋艦左前方航行的史賓斯號被擊中水線以下:炮彈破壞了油箱,導致該艦一段時間後停了下來。但即使兩艘驅逐艦脫離了戰鬥,美軍分艦隊也壓倒了敵人。被擊敗的日軍在戰後非常困惑,在大森仙太郎的審訊期間,他仍然聲稱他們對抗至少7艘重型巡洋艦和12艘驅逐艦!

凌晨3點37分,日軍分艦隊被命令返回拉包爾。指揮官認爲敵人的部隊數量是他們的兩倍。那時候,他已經失去了川內號和留在戰場上的初風號。除此之外,兩艘重型巡洋艦和兩艘驅逐艦也遭到損害。當日軍脫離戰鬥時,他們確信他們至少擊沉了兩艘巡洋艦。

當日軍分艦隊撤退時,美軍驅逐艦發現了兩艘無法行動的艦艇,並用127毫米炮迅速將他們擊沉。日本潛水艦Ro-104成功地從川內號撤離了伊集院松治中將和37名乘員,但驅逐艦初風號則帶着她全部的乘員葬身海底。

做爲奧古斯塔皇后灣海戰的結果,儘管梅里爾中將的火力和魚雷力量劣於敵軍,但依然擊敗了敵人並獲得了光榮的勝利。他作爲美軍指揮官對戰鬥中所有意想不到的變化都作出了迅速的反應,展現了他卓越的技能。三天後,哈爾西上將命令航空母艦空襲拉包爾,目的是鎮壓日本海航。之後,美軍飛機連續不斷攻擊併成功空襲日軍基地無數次。最終,梅里爾的勝利使拉包爾不再飽受武裝衝突並瓦解了'防衛圈',也確保了盟軍隨後向日本列島的成功推進。

​大戰在即

這是一場經典的夜間炮雷戰,而戰艦世界也已經復刻了這場激烈戰役。

想必今天隔壁陸軍的消息大家已經知道了,那麼,相信海軍也不會落後!期待新的夜戰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