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中國電影家協會第十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在京召開,選舉產生了新一屆主席團。陳道明當選新一屆影協主席。

陳道明雖然是“低產”演員,但一直備受人敬重。他曾多次談論娛樂圈亂象:抗日神劇、替身當道、明星吸毒……更是用“喫飽了撐着”怒批吸毒明星。

陳道明當選新一屆影協主席,可是馮小剛同志哪裏去了?

文|陳道明

教養和文化是兩回事。

有的人很有文化,但是很沒教養,有的人沒有什麼太高的學歷和學識,但仍然很有教養,很有分寸。教養是帶有某種天生的素質和一點一滴的積累。

一個人的涵養,不在心平氣和時,而是心浮氣燥時;一個人的理性,不在風平浪靜時,而是衆聲喧譁時;一個人的慈悲,不在居高臨下時,而是人微言輕時;情侶間的尊重,不是閒情逸致時,而是觀點相左時;夫妻間的恩愛,不在花前月下時,而是大難臨頭時。

喜歡收拾家,這是一種心境,收拾完特乾淨,會覺得很舒服。我覺得男人最大的時尚就是多在家待一待。其實把所有該回家的人都召回家,這個社會就會安定許多。現在有多少不回家的人,不是因爲事業,而是在酒桌上,歌廳裏。如果晚上每個家庭的燈都亮了,也是一種時尚。

陳道明當選新一屆影協主席,可是馮小剛同志哪裏去了?

好男人的基本標準:不一定要浪漫,但一定要負責任。不一定要掙大錢,但一定要養家。不一定要事事聽父母,但一定要有孝心。不一定要三從四德,但一定要寵老婆。不一定要飛黃騰達,但一定要有時間陪家人。不一定要管孩子,但一定要愛孩子。不一定要大男子主義,但大事發生一定要拿得了主意。

現在一般人問你看上他什麼了,無非說這個人有地位,這個人有錢,這個人有學識,這個人長得帥,就是這四項,我無一可舉,我什麼都不是的時候,杜憲看上我,說明我太太一點都不功利。只能說是她的偉大,不是我的光榮。

陳道明當選新一屆影協主席,可是馮小剛同志哪裏去了?

這個世界不是你的世界,不是說你成功了,你想做什麼就能做什麼。

我覺得做人的最高意境是節制,而不是釋放。所以我享受這種節制,我覺得這是人生最大的享受,釋放是很容易,物質的釋放、精神的釋放都很容易,但是難的是節制。

責任是男人的脊樑,是男人頂天立地的支柱。說到的事就要做到,攬下來的事就要扛住,做錯的事就要承擔後果。看一個男人是否成熟,不是看他的年齡有多大,而是要看他能擔起多大的責任。越是優秀的男人,承擔的責任越大,負責任的範圍也越廣。即使做不了偉大的男人,也要做一個負責任的男人。

陳道明當選新一屆影協主席,可是馮小剛同志哪裏去了?

文|馮小剛

陳道明是演員裏讀書多的一位,尤其是中國的古典文學,家裏書架上擺了很多,也真看得進去。

書法也每天都練,寫得一手好字。其他技能也樣樣精通。再加上人長得眉清目秀,現在也是風韻猶存。從有明星的那一天起他就是明星了。所以就有些清高,老端着,得理不饒人。

曾有一位演員,當時已小有名氣。一次,聽說陳道明要赴外地演出,懇切要求,能不能帶上他也掙點外快。

陳道明爽快,說:行。我替舉辦方做主了,給你五千塊錢。

演員很高興,說:謝謝哥。

陳道明又說:給你找個什麼事幹呢?你就負責在後臺催場吧。

演員忙說:別催場啊,我能唱歌呀哥哥。

陳道明說:你唱歌誰聽呀?

我在桌子下面踢了他一腳,意思是,你別讓人家下不來臺。

陳道明馬上當着那位演員,問我:你踢我幹嗎?

弄得大家都很尷尬。

陳道明當選新一屆影協主席,可是馮小剛同志哪裏去了?

讓這麼一位爺演《一地雞毛》裏的小人物,說心裏話,我當時心裏是捏着把汗的。

《一地雞毛》的主人公小林是什麼人?是扔到人堆裏找不着的那種人。在“八部七局六處”他誰也惹不起。曾經也特傲,剛到機關的時候也執拗,馬上就被磨平了,適應了,然後遊刃有餘了。

最後他還在這種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中找到了樂趣,應付自如。不知不覺小林變了,變得心平氣和,人莫予毒了。

眼前的陳道明行嗎?就算把他放在“八部七局六處”的辦公室裏,他低得了頭嗎?別拍出來像皇上來民間微服私訪就壞了菜了。

陳道明當選新一屆影協主席,可是馮小剛同志哪裏去了?

陳道明看出了我的顧慮。一天晚上約我去他家裏聊聊。令我驚訝的是,迎接我的是一瓶二鍋頭,沒有菜,一人一半,幹喝。

認識陳道明的人都知道,他從不喝酒,因爲不喝酒也就特別不喜歡飯局。更反感喝醉了互相稱兄道弟的場面。那時他堅持認爲自己不需要朋友,有的只是同事。

他說:朋友的作用,就是關鍵時刻跳出來傷害你。

這就是陳道明,一個清高得只肯在戲裏低頭的人。

(本文摘選陳道明和馮小剛文章,侵刪)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