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從來不缺好聽的故事。昔日“大白馬”康得新,曾是這其中最矚目的故事之一。

自2010年上市後,康得新的業績增長速度之快,令人目眩神迷。到2017年的時候,康得新的全年營收已經是2010年的22.5倍,淨利潤更是達到了35.3倍。

然而,再夢幻的泡沫,都有破滅的一天。

2019年5月13日,張家港市警方公告,康得集團董事長、康得新複合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大股東及實控人鍾玉,因涉嫌挪用資金被公安部門刑拘。從財務爆雷到實控人被抓,過去的幾個月裏,十幾萬的股民在血淚中親歷着這匹“白馬”的跌落。

而康得新的故事,並不僅僅是它獨自造就的。作爲曾經炙手可熱的公募基金寵兒,2017年年中一度有288只基金持有康得新的股票。隨着公司一路走進深淵,基金持有人的真金白銀也終究是錯付了。

康得新垮塌 興全、上投、國聯安“踩雷”一度逃生無門

機構扎堆的“大白馬”

2010年以預塗膜起家的康得新在中小板上市。所謂“預塗膜”,通俗的解釋就是禮品盒最外面那層可以撕下來的塑料膜。這個行業的天花板很低,康得新作爲全球龍頭,2010年全年營收僅爲5.24億元。

在2010年的年報中,持有康得新的基金還沒有超過10只,當時前三大重倉的基金分別是華商領先企業混合、新華優選成長、交銀成長混合,佔流通股比分別爲11.63%、7.73%和2.24%。

康得新垮塌 興全、上投、國聯安“踩雷”一度逃生無門

上市以後,康得新就開始主攻汽車窗膜、手機防窺膜等光學膜,2013年之後這項業務成爲康得新的支柱產業。在2013年的年報中,僅光學膜業務一項就實現超過16個億的收入,一舉超越曾經的主營業務預塗膜。

在逐步實現“主營升級”的過程中,康得新也成爲2010年至2013年間,少數幾家股價逆市攀升的上市公司之一。在此期間,包括興全社會責任、華寶行業精選混合、泰達宏利市值優選混合在內的公募基金輪番成爲康得新的第一大重倉基金。

2013年,距離上市僅過去了三年,康得新就成爲當時中小板市值前十大的上市公司之一,並在2013年年中被納入滬深300指數成分股。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持有康得新的基金數量開始水漲船高,除了一些主動偏股基金之外,市面上大多數跟蹤滬深300的指數型基金也大舉進駐康得新。根據同花順提供的數據,截至2013年中報,共有161只基金持有康得新的股票。

但就在納入滬深300成分股僅過去了幾天,《證券市場週刊》就刊出深度報道,指出康得新涉嫌欺詐上市,隱瞞與海外大客戶的關聯關係,並虛增資產誇大收入。在《證券市場週刊》記者實地查證的近10家康得新上下游客戶中,有一些公司在與康得新發生業務之前,並未開展經營活動,營業收入幾乎爲零,而與康得新發生業務之後,營收則出現了大幅增長。

但這一次的質疑並沒有影響市場對康得新未來的看好,也沒有影響到公募基金對這匹“大白馬”的厚愛。截至2013年年報,仍有126只基金持有康得新的股票,其中72只爲主動權益基金,其中泰達宏利市值優選混合以2000萬的持股數位居第一大重倉股,嘉實優質企業混合、華寶行業精選混合和嘉實增長混合等3只基金持股也均超過1000萬股。

康得新垮塌 興全、上投、國聯安“踩雷”一度逃生無門

此後的康得新一路拓展自己的業務,在裸眼3D、碳纖維材料等領域發力,年報裏披露的大客戶也越來越“大”。從茅臺、五糧液到蘋果、寶馬,康得新表示已於多家國內外一線品牌建立了合作關係,公司的市值也一路攀升。

2015年股災之後,時任康得新董事長的鐘玉在市場一片哀嚎之際放出豪言壯語,定下三年後市值要突破3000億的目標。2017年年底,儘管3000億還遙不可及,但公司的市值已經一路飆升,直指千億的康得新依然風光無兩。頭頂“明星基金”光環的興全社會責任混合從2015年半年報開始,一路重倉,直到2017年年底,始終穩穩佔據着康得新第一大重倉基金的位置。

與此同時,作爲公募基金的寵兒,2017年年報中公募基金持股達到1.75億股,創下年度記錄,而全部機構投資者的持股佔比更是達到了46.51%的頂峯。

康得新垮塌 興全、上投、國聯安“踩雷”一度逃生無門

泡沫穿

只不過,所有命運的“饋贈”,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2018年5月15日,MSCI宣佈將康得新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5月28日,中證100又將康得新調入成分股。權威指數的雙重加持成爲康得新在爆雷前最後的高光時刻。

幾天後,2018年6月1日,康得新的股價盤中突然閃崩。

自2017年7月25日起,這是康得新在一年不到的時間裏,第三次盤中閃崩。而2017年7月25日的那一次閃崩,也成爲機構撤退的前哨。

部分公募基金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清倉康得新,2017年年報中持有康得新的公募基金爲189只,比之前的半年報少了將近100只。作爲5只“國家隊基金”之一的嘉實新機遇在2017年下半年清倉了康得新,而另一隻“國家隊基金”華夏新經濟,也在2018年上半年就已經將康得新全部賣出。

康得新垮塌 興全、上投、國聯安“踩雷”一度逃生無門

此外,富國旗下兩隻基金從2011年年報就開始持有康得新,在持倉超過5年後,富國天惠成長混合A、富國天成紅利混合雙雙在2017年下半年清倉了該公司的股票。

康得新垮塌 興全、上投、國聯安“踩雷”一度逃生無門

然而,就在2018年6月1日的閃崩後,康得新發布重大事項停牌公告。就在此時,市場上懷疑康得新的聲音變得越發強烈,質疑公司大股東高比例質押股權、賬面上手握鉅額現金卻頻繁發債等衆多問題的投資者也越來越多。

但這一次,康得新卻沒有給留守者用腳投票的機會。自2018年6月1日停牌後,康得新在長達五個多月的時間裏始終沒有復牌。在2018年半年當中,包括興全社會責任、上投摩根核心成長、國聯安精選在內的重倉基金也沒能出逃。2018年三季報,這三隻基金仍然是康得新的前三大重倉基金。

康得新垮塌 興全、上投、國聯安“踩雷”一度逃生無門

直到被稱爲史上最嚴的停復牌制度正式發佈實施後,已經負面纏身的康得新11月6日終於復牌。但復牌後的康得新,難逃連續跌停的命運。11月8日,連喫兩個跌停板的康得新,又停牌了。

與此同時,塵封在2013年的隱瞞關聯公司一事再度甚囂塵上。2018年7月9日至11月28日期間,康得新分22筆向賽鼎寧波合計支付了21.74億元的設備預付款,但是康得新公司“至今卻連一個包裝盒也沒有見到”。不見所蹤的21億設備,直接引來了深交所對兩家公司是否存在關聯關係的質疑。

屋漏偏逢連夜雨,康得新靚麗財報背後,存貸雙高的隱患也在此時走到了爆發邊緣。隨着債務期限的臨近,康得新能否按時償付成爲市場最迫切的問題。

2019年1月15日,康得新公告中聲稱,公司未能按照約定籌措足額償付資金,“18康得新SCP001”不能按期足額償付本息,已構成實質違約,涉及違約金額爲10.4億元,成爲2019年首家債務違約的上市公司。隨後,涉及金融爲5.22億元的“18康得新SCP002”再度違約。

在賬面現金還有140多億元的情況下,區區十幾億的債務,康得新卻在衆目睽睽之下違約了。

2019年1月23日,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的康得新戴上了“ST”的帽子。2月12日,公司公告稱,鍾玉因個人原因辭去康得新的董事長及其他相關職務,但辭職後依然擔任上市公司大股東康得集團董事長,仍是康得新實際控制人。

4月30日,康得新發布的2018年年報,瑞華會計所對其出具了“非標”意見。而康得新賬面顯示有122.1億元現金存於北京銀行西單支行,連同那不知所蹤的21億設備,其真實性都被會計師事務所及董事會成員公開質疑。當日,公司獨立董事陳東提交書面辭職報告。隨後,“ST康得新”變更爲“*ST康得”,幾個月前還風生水起的白馬股,卻讓它的十幾萬投資者一夜之間面臨股票可能被終止上市的錯愕。

鍾玉2015年時“3年內市值上3000億”的雄心壯志言猶在耳,是如今,康得新的總市值僅剩下137億,流動市值不足百億,而鍾玉本人也被刑拘。大白馬的故事終章,卻是一地的雞毛與股民的難眠。

錯付的基金

康得新的種種問題,上市公司本身自然難辭其咎。但這並不是一場獨角戲,康得新的故事如果沒有衆多機構的抬轎,也無法完整。

藍鯨財經梳理了過去幾年間持有康得新股票的公募基金,根據同花順的數據顯示,2019年一季報已經沒有重倉該公司股票的基金。不過,在2018年年末,康得新已然出現出現重大隱患,但仍有84只基金持有康得新的股票,其中大部分爲指數基金。在仍然持股的12只主動權益基金中,第一大重倉基金國聯安精選混合仍然持有1500萬股,佔基金淨值比例高達6.17%,位列2018年年末該基金的第四大重倉股。

康得新垮塌 興全、上投、國聯安“踩雷”一度逃生無門

值得注意的是,國聯安旗下的這隻基金持有康得新的股票已經五年,直到2018年上半年,這隻基金仍然在持續增持康得新的股票,而康得新的持倉市值在這隻基金的淨值佔比中也始終居高不下。

康得新垮塌 興全、上投、國聯安“踩雷”一度逃生無門

直到2019年一季報,康得新的股票才從國聯安精選的前十大重倉股名單中消失。但在它仍然心存僥倖的這一個季度裏,康得新變身“ST康得新”,股價也跌去了22.36%。

除了國聯安精選混合這隻基金之外,大成策略回報混合、富國天成紅利混合、富國天惠成長混合、華安量化多因子、華寶寶康配置混合、興全社會責任和中歐互通精選混合等7只基金持有康得新的股票時間也超過了5年。

其中,興全社會責任從2011年年中買入康得新後,在半年內大幅增持,截至2011年年末,興全社會責任已經是康得新的第一大重倉基金。之後的幾年,興全社會責任一度將康得新的倉位降低。但從2015年開始,興全社會責任再度加碼康得新,從2015年年中到2017年年末,興全社會責任始終是康得新的第一大重倉基金。一直到2018年中報,康得新仍然是這隻基金投資組合中的前十大股票,佔基金淨值比重5.93%,直到康得新最終爆雷,興全社會責任纔在2018年年末終於“割愛”,清倉了這隻股票。

康得新垮塌 興全、上投、國聯安“踩雷”一度逃生無門

本文源自藍鯨基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