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吃种类多,环境干净整洁,还装了很多霓虹灯,看起来真美。” 8月21日晚,海口市民张秀荣约上朋友一起来到海垦花园夜市,对这里赞不绝口。

海垦花园夜市整洁一新的饮品店吸引市民前来消费

品味特色夜市,“舌尖上的海口” 引人回味无穷。夜幕降临,更新升级后的夜市灯光璀璨,焕然一新,市民游客在环境优美的夜市舒心品尝特色小吃,美景美食相得益彰。

海垦花园夜市,商家为消费者奉上色泽诱人的小龙虾

美丽夜市,牵挂着大民生。在城市更新“五化”先行中,海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推动夜市全方位提质升级、构建便捷的社区便民生活圈的同时,促进社会就业,为困难群众优先提供就业岗位,创造美好生活,彰显城市浓浓民生情怀。

1.特色夜市 困难群众成为“标配”

21日晚,夜幕降临,海垦花园夜市在五彩灯光的映衬下,椰影婆娑,美食飘香,格外热闹。各色美食香气扑鼻而来,明亮的美食档口前人流如织,扎啤广场、水果店、早餐店……多元业态,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娱乐消费。

 “晚上客人可多了,根本闲不下来,不过心里很充实。”钟定全在海垦花园夜市经营烧烤,每天按时出摊,顾客越来越多,对于这个工作他特别珍惜。以前他和妻子一起打零工,收入不稳定,两个正在上学的孩子开销不小,他这个家庭“顶梁柱”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压得他快喘不过气来。

海垦花园夜市里,商家专心烧烤生蚝、扇贝等美食

 “能进到夜市工作,特别感谢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在他们的推荐下,得以进入海垦花园夜市经营,还能享受优惠的租金。”钟定全说,现在一家人生活有了保障,离家也不远,照顾孩子也方便,生活越来越有奔头。“海口真是个暖心的城市,用心关心我们这些困难群众的生活,我要靠着自己的努力,让大家吃上放心可口的食品。”

海垦花园夜市的建设,一方面满足了周边小区、出租楼近8万人口的饮食、娱乐等需求,丰富了周边居民的夜间生活,另一方面也为海垦辖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目前,夜市共有铺面和摊位近230个,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其中管理方拿出30%摊位提供给困难群众、下岗职工再就业,帮助解决就业200多人。

在福地美食街特色夜市,按照目前已投入经营的36个摊位和15个铺面,安置困难群体和原市容秩序整治清理摊贩14个;安置就业人员108人,安置困难人员38人,安置比例达到35%,另外还聘用了10名本地困难家庭人员和残疾人作为街区保洁人员。

 “将不低于30%的就业岗位提供给困难群众,是特色夜市的‘标配’。”2017年4月,海口制定了《海口市特色餐饮街、夜市、15分钟便民生活圈安置下岗、失业、家庭困难人员就业工作方案》,明确提出了在失业、家庭困难(包括残疾)人员就业安置方面比例不得低于30%的标准。龙华区金盘特色夜市、琼山区福地美食街等特色夜市将困难群体就业岗位数量纳入招标评选条件,并采取摊车安置、摊点优惠、岗位安排等形式,实现了预期的困难群体就业安置工作目标。目前,全市在落实失业、家庭困难(包括残疾)人员就业安置的人数已达2000多人。

2.精细管理 夜市变身靓丽景点

22日晚,行走在海大南门夜市中,明亮路灯的照耀下,一排排餐车前挂着的红灯笼格外醒目,前来品尝美食的人们在餐车前排起了长队。“想吃的小吃都在,还是熟悉的味道,夜市却比以前更加漂亮了。”正在购买手抓饼的市民许安开心地说。

婆娑椰树下明亮整洁的海大南门夜市

建成多年的海大南门夜市,前身就是解决低收入群体就业的便民疏导点,所以在升级改造时将惠民利民理念融入到建设管理细节中。据统计,新夜市扩建改造后可容纳222个摊位,提供近600个就业岗位,不仅为市民就餐和出行带来便利,同时也为本地低收入群体提供广泛就业平台。夜市设置小饰品摊位97个,小吃街摊位125个,其中困难户家庭的摊位约占50%,真正做到服务于民。

 “夜市改造后,不仅更漂亮了,来消费的顾客也多了,对我们来说这个摊位就是我们的‘饭碗’,养活一家人。” 在夜市卖紫菜包饭的摊主郑环2010年就在夜市经营了,她见证了海大南门夜市的蝶变,由此特别感谢政府的民生举措。

记者在海大南门夜市看到,每个小吃摊位,除了有一个制作售卖食品的餐车外,后面配备一个小型后勤保障车,里面有储备食材的小冰箱、清洗池等。“这是改造新增的设备,一方面为了摊主更好地经营,另一方面也为了让消费者吃上更放心的食品。”夜市管理负责人林志涛说,夜市改造时还专门为摊主配备了固定的设备箱,让他们可以安全便捷地用上稳定的交流电。

为提升摊主的经营管理档次,海大南门夜市采取一体化统一管理的模式。各餐车统一规划设计,统一运营服务,包括统一经营时间、统一供水供电及排污、统一配置规范化垃圾桶、统一铺设防油污地毯、统一配置消防灭火器。经升级改造焕发新颜的南门夜市,成为城市一道靓丽风景线。

3.多管齐下 促进夜市有序发展

对于困难群众来说,在夜市找到稳定的岗位只是走好了第一步,做出放心可口的小吃并且保持特色,赢得顾客的青睐,才能保持“饭碗”稳定。为此,海口成立夜市行业自治组织,加强食品安全培训,多管齐下提升摊主经营管理水平。

“改建的福地美食街、海垦花园夜市等夜市街(区),我们主动作为,提前介入,派遣食药监工作人员逐家上门指导,按照食品安全法律规范要求,从规划布局、装修涂料、硬件设备设施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等方面逐一规范指导,并全程跟踪落实,确保其符合规范要求,着力打造成为全省夜市标杆街(区)。”市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近年来,结合夜市升级改造和特色夜市规划建设工作,海口食药监局共参与指导了海大南门小吃街、福地美食街、海垦花园夜市等15条夜市街(区)的规划建设及升级改造,并对夜市957家食品经营单位(含食品摊贩)分别实行许可及登记备案管理。截至目前,共组织专家组上门统一规划指导46次,开展单店一对一上门指导与扶持1560余次,先后组织召开了夜市食品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19期,有效强化夜市食品安全监管。

市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将不定期地组织夜市食品经营者进行针对性培训,结合《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海南省食品摊贩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法律法规,从食品加工场所布局、设备设施配备、食品原料及贮存、食品加工制作过程、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等多个方面讲解,强化业主主体责任意识。同时,以点带面,通过培训食品安全管理员、发放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相关资料、上门指导等多种方式,督促企业内部自主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强化自主管理。

“夜市稳定发展巩固优势是很重要的,将来的问题会集中在摊商业态的同质化和美食文化内涵不足两方面。”海口市夜市发展联合会常务副会长许正章认为,经过对标台湾夜市的高标准升级改造,海垦花园等夜市的硬件条件都已非常不错,为了保持夜市后续的健康发展,必须尽快协助各个夜市进行产品业态的修整和改良,加大产业的差异化和特色化。

海口市夜市发展联合会会长蒋德喜表示,联合会将充分发挥桥梁作用,成为密切政府和夜市经营者联系的纽带,努力实现行业严格自律、市场秩序规范、服务水平提高的工作目标,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促进夜市行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不断提高夜市经济的发展质量和层次品位。

来源:海口日报  作者:曹马志  图片记张洋 摄

图文原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