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瀟賀古道上的經典小鎮,發現一顆賀州民俗文化的璀璨明珠(上)

探索瀟賀古道上的經典小鎮,發現一顆賀州民俗文化的璀璨明珠(上)

探索瀟賀古道上的經典小鎮,發現一顆賀州民俗文化的璀璨明珠(上)

鐘山縣石龍鎮是瀟賀古道與湘漓古道橫向通道上的一座經典小鎮,也是鐘山董家垌上的一顆璀璨明珠,這裏保留了底蘊豐厚的人文古蹟以及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探索瀟賀古道上的經典小鎮,發現一顆賀州民俗文化的璀璨明珠(上)

/歷史悠久/

石龍鎮,位於鐘山董家垌的中央,因石龍河中有一形似“龍珠”的巨石,兩岸又有一條石脈向河中央的巨石延伸,如二龍戲珠,故名石龍。

探索瀟賀古道上的經典小鎮,發現一顆賀州民俗文化的璀璨明珠(上)

石龍圩市起源較早,落籍於明朝時期,興盛於清朝。

/文物古蹟繁多/

石拱橋

石龍石拱橋始建於清乾隆十一年,位於石龍圩鎮的中心,爲一墩二孔三級的石券拱橋,孔分一大一小,大孔淨跨14米,小孔淨跨7米,大小相差剛好一半。

探索瀟賀古道上的經典小鎮,發現一顆賀州民俗文化的璀璨明珠(上)

這種不對稱的石拱橋一般作爲觀賞橋,建在公園、庭院供人們觀賞。而建在圩鎮中心、江河交通要道上則極爲少見。

探索瀟賀古道上的經典小鎮,發現一顆賀州民俗文化的璀璨明珠(上)

橋拱上、下方正中央題刻有“石鎖珠江”、“龍蟠東水”的字樣,書法渾厚恢宏,寓意深刻雋永。

探索瀟賀古道上的經典小鎮,發現一顆賀州民俗文化的璀璨明珠(上)

石拱橋堪稱藝術珍品,橋面貌似一座石雕的藝術長廊,橋欄的望柱、欄板共有浮雕70多幅,有八仙賀壽、雙龍戲珠、雙鳳朝陽等神話故事,也有花草鳥獸等圖案,浮雕刻工細膩,形象逼真,造型美觀。

探索瀟賀古道上的經典小鎮,發現一顆賀州民俗文化的璀璨明珠(上)

石龍廟

石龍石拱橋邊上是一座始建於明萬曆十三年的石龍廟,四周河水環繞,坐西朝東。

探索瀟賀古道上的經典小鎮,發現一顆賀州民俗文化的璀璨明珠(上)

廟前龍蟠東水,廟後古樹參天,南臨石龍老街,有一石板橋相連,北接石龍石拱橋,緊臨江河、圩市,廟宇生輝。

探索瀟賀古道上的經典小鎮,發現一顆賀州民俗文化的璀璨明珠(上)

每年正月十五是廟會和炮期,四鄰八鄉,人潮湧動,歌舞昇平。

文武廟

始建於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歷代有重修,蘊涵着中國傳統文化的倫理、道德、理想。

探索瀟賀古道上的經典小鎮,發現一顆賀州民俗文化的璀璨明珠(上)

古戲臺

石龍古戲臺緊臨石龍石拱橋和石龍廟。

探索瀟賀古道上的經典小鎮,發現一顆賀州民俗文化的璀璨明珠(上)

其整體平面呈凸字型,青石砌基,重檐翹角。前臺八桂梁構架,臺上鼓石墊柱,是一座造型古樸典雅、講究音色擴音、符合聲力學原理的一座市井戲臺,也是一座見證廣西地方戲劇——桂劇的古戲臺,保存完好,屬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

/松桂寨/

石龍鎮的松桂寨始建於明末清初,具有400多年曆史,2013年被評爲全國第二批傳統古村落。

建築規模

探索瀟賀古道上的經典小鎮,發現一顆賀州民俗文化的璀璨明珠(上)

松桂寨古民居建築羣位於村莊的中心區,保存較爲完整。有7座門樓,12處院落,40多座房屋,200多間。

探索瀟賀古道上的經典小鎮,發現一顆賀州民俗文化的璀璨明珠(上)

整個古村落相對集中,橫排規劃,呈多列排列,其中有兩座保存較好且較有特色的中西合璧古民居。

建築結構

松桂每家每戶的房屋採用典型的硬山式建築風格,用內嵌式橫樑結構。沿着青石板路走在松桂古村落裏,長着青苔的黛瓦,古樸精緻的門飾,偌大的花格窗戶,精工雕刻的檐板,精美的雕刻圖案隨處可見。

探索瀟賀古道上的經典小鎮,發現一顆賀州民俗文化的璀璨明珠(上)

從遠處看,松桂寨戶連戶,屋連屋,鱗次櫛比,灰瓦疊疊,佈局緊湊而典雅,給人一種歷史的厚重感。

探索瀟賀古道上的經典小鎮,發現一顆賀州民俗文化的璀璨明珠(上)

/文昌閣/

文昌閣,建於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是一座四合院建築、石柱、石庫門、瓦當、屋檐雄渾厚重。

探索瀟賀古道上的經典小鎮,發現一顆賀州民俗文化的璀璨明珠(上)

門前石柱有一幅對聯:文治方隆北門鎖倫精光聚,昌期幸遇東壁圖書瑞色多。體現了松桂寨濃厚的讀書育人氛圍。

探索瀟賀古道上的經典小鎮,發現一顆賀州民俗文化的璀璨明珠(上)

在文昌閣的左側,則是一座四層樓高的炮樓,炮樓歷經歲月,曾默默的守護着松桂寨民衆的安危。

2018說幹就幹,幹就幹好!

探索瀟賀古道上的經典小鎮,發現一顆賀州民俗文化的璀璨明珠(上)

本期至此 謝謝觀看

探索瀟賀古道上的經典小鎮,發現一顆賀州民俗文化的璀璨明珠(上)

探索瀟賀古道上的經典小鎮,發現一顆賀州民俗文化的璀璨明珠(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