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高中同学里,有个做银行柜员的。当初,考进去非常辛苦,又是笔试,又是复试,还免不了各种打点。

最终,获得了那个坐在防弹玻璃窗后面的资格。

去年过年小聚,同学们中,有一个在一线城市工作的。他说自己租的小区,楼下那家银行网点,以前有十几名柜员,现在只有一名柜员,外加四台巨大的智能办卡、智能审核的机器。

唯一的那名柜员,兼任保安、业务员、大堂经理等工作。

那位做柜员的高中同学有些惶然:

“是啊,我们网点……机器也已经布上了,很智能,几乎不需要有人协助,年轻人都会用……”

“裁员多少,我不知道;但我确定,肯定不需要现在这么多人了。”

那么,那些“很好用”的机器,将会摔碎谁的饭碗?

-2-

前几天,有个同事带孩子去参观某著名饮用矿泉水的工厂,拍了一段令人叹为观止的小视频:

几万平的车间里,操作工人的数量,用一只手就数得过来。无数大机器、小机器挥舞着钢制的臂膀,灌输、制作、传送、打包、分拣、封装…… 厂房里都是机器的嗡嗡作响,间或有几声操作工隔着老远的吆喝。

在这里,机器包揽了绝大部分重复性工作,冰冷、理性,且无需加班费;

而人类,只需要走来走去,监督检查机器是否在正常工作即可。

-3-

制造业、劳动密集领域中,智能机器的普及,势必带来大批流水线工人的失业;

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可能会波及司机、修车、加油站等领域的全面洗牌。如果脑洞再开大一点,就连客运站附近的小饭馆,可能都会面临生存问题——连驾驶都可以去中心化,交通为什么不能?

如果饭做得好吃,厨师或许不会下岗,那么切菜工、传菜工、服务员呢?会有什么,来代替他们吗?

哦,也许你会说,我现在并没有从事那样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的职业,我的工作高端着呢。我是程序员,我是新媒体编辑,我是网络运营……

行吧。

大多数初级程序员,尤其是做了好几年仍然只会增删改查,鼠标点点这种层面操作的,大神们早就开发出自动脚本来运行那一套了;

普通媒体编辑们,所谓的文笔和结构,也不是不可复制;

运营呢?追热点,你追得过机器吗?你不需要睡觉吗?

今天我们可能还在办公室里尔虞我诈,觉得看哪个同事不顺眼,觉得哪个同事抢了我的机会。

殊不知,最大的敌人,可能都不是那些,和我们平起平坐的存在了……

那个人(或物),可能现在还没出现,可能现在还在沉睡,可能现在还在学习——但当他们从深海浮出水面的那一刻,一定会收割掉大片人群的饭碗。

-4-

人们总说:拒绝贩卖焦虑。

但事实是:这辈子如果想有所成就,甚至仅仅只是想保住现有的生活状态,我们必须保持焦虑。

时代洪流裹挟个人命运,时代并不是针对某个人,实际上,它不针对任何人。但它就是带着雷霆万钧之势,轰轰烈烈而来,碾压万千而去。

而人工智能之于人类,也很有可能像《三体》中所说的一样,转变为另一种形式的降维打击:

消灭你,和你无关。

-5-

因此,顺势而为,可能是最适合大多数普通人的生存之道了。

那么,80后和90后的职场人,要为形势,在职业规划上,做哪些改变?关键点有三个:1//保持足够的危机意识。

充足的危机意识,和业务能力、知识水平同等重要,都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2//想办法,进入所在行业的核心领域,技术或者管理,选择一个深入发展。

要么在公司升入管理层,轻易不被别人左右职业命运;

要么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努力在所处的行业挤进头部圈子。

两种做法,殊途同归,本质都是“垂直深挖”。而这一点,也是职场人的大势所趋。3//跳出单一、重复的工作,拥抱有个性、有识别度的工作。

畅销书《数学之美》、《浪潮之巅》的作者吴军说:

“越是源自于灵感的东西,越不容易被取代。比如艺术。”

即使你无意从事艺术行业,也要注意让自己的工作,带有更多的个人标签,这样才能在激烈竞争中被人看到,拥有发展的可能。

-6-

的确,现在的人工智能,还处于“有多少人工,就有多少智能”的阶段,有些人工智能的产物,智能说,还很幼稚,并不能真正满足人们的需求。

但是,人工智能,和人一样,都会学习,会发展,会进步。

比如,机器不能谱出和音乐家一样优秀的曲子,但音乐家可以借助机器的大数据分析功能,更快地制造商业化、有更多人喜爱的音乐产品;

比如,机器不能达到像专业译员一样的“信达雅”级别的翻译,但可以大大节省翻译的检索时间,提升工作效率;

比如,机器没法写出好看的小说,但可以帮助小说家搜集素材,提供更广阔的思路和更有趣的创意;

……

有网友总结得特别好:

从本质上说,互联网的普及,掀起的是信息革命。从前,靠信息不对称而吃饭甚至发财的,现在都要坐下来重新排位;

而现在,人工智能带来的汹涌浪潮,扫荡的是大量重复性、单一性、可替代、无个性的中低端工种,想抓紧手中的饭碗,这件事,变得前所未有地困难。

最后,用《必然》这本书中的一句话,作为结尾:

当弱人工智能升级为强人工智能的时候,你可以想象,这个世界上其实是多了几亿的劳动力。他们会做你三十年前很熟悉的那些工作,而且他们不用吃饭也不睡觉。

所以,你再也别想做你三十年前做的那些工作了,没有人会雇你的。

-end-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