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藝節目《歡樂喜劇人》馬上要贏來總決賽,這一季德雲社捧出了新人張雲雷,單打獨鬥的賈冰也來勢洶洶,賈玲的大碗公司依舊很強,好久不見的郭陽郭亮意外成爲節目最大黑馬。



近年來,喜劇類的節目越來越多,許多原本不知名的喜劇演員終於開始迎來自己的春天。


作爲喜劇人,逗笑觀衆是自己的職責所在,但隨着網絡的發展,各種段子和搞笑視頻呈井噴式發展,觀衆的審美能力也隨之提高。過去王景愚的啞劇《喫雞》便可以把觀衆逗得前仰後合。



而現在的小品舞臺,即便包含了誇張的動作、絢麗的舞美和渲染氣氛的音樂也很難博得觀衆一笑,反而煽情比搞笑容易多了。


對於喜劇人來說,機會比以前多了,但抓住的難度則比以前大多了。


《歡樂喜劇人》中,扒一姐印象最深的不是哪個小品演員也不是甩出的某個包袱,而是節目開始時出現的那個小金人。



與奧斯卡小金人自信昂揚的姿態不同,喜劇人的形象顯得卑微而剋制,接近“曲意逢迎”,只要站上舞臺,便會最高限度的揚起嘴角。


(奧斯卡小金人)


陳佩斯老師談到喜劇爲什麼會使人發笑時說過這樣一番話:“喜劇的核心是悲情內核、是在自我折磨的過程中取悅於他人、是用自己的低姿態引發別人的優越感。”



事實上,能夠在娛樂圈打拼出來的喜劇人,都曾經歷不爲人知的辛酸。記得《歡樂喜劇人》裏有一期改編自賈玲自己的喜劇故事。


講述剛出道的賈玲爲了逗觀衆笑,在舞臺上生喫辣椒、喝啤酒並表演三秒鐘喫瓜。


這一系列動作完成的當時,賈玲也獲得了臺下最熱烈的歡呼聲和掌聲,鏡頭掃過之後,許多觀衆都露出了笑臉。



而同爲喜劇人的梁超早已在後臺泣不成聲。



許多觀衆直到賈玲說出那句“我是真的喜歡”才後知後覺,但同爲喜劇出身的人在賈玲喫辣椒的時候便已明白背後的苦楚。



相聲演員郭德綱,也曾經有過一段辛酸且漫長的無名期。爲了生計,跑過龍套、當過主持、也做過綜藝咖。



在節目上喝過摻了各種物質的奇葩汽水。甚至被關在櫥窗裏被展覽48小時。



2003年,郭德綱參加《超級大贏家》,爲了測試郭德綱是一個當主持的料,節目組安排郭德綱在商場的玻璃展櫃裏展現自己的主持才能。

當時正是炎炎夏日,被憋在展櫃中有多悶不說,被當成展覽品接受大家的審視也不是一件多麼光彩的事情。節目組爲郭德綱準備了泡麪、睡袋等生活用品,衣食住行幾乎都在櫥窗中解決。



郭德綱就靠着這些錢勉強養活着自己的相聲夢,即便最開始去德雲社聽相聲的觀衆還沒有臺上的演員多。但郭德綱硬是堅持了下來,並將相聲普及到年輕一代。


其中的苦楚也只有當事人自己能感受到。


在韓國,喜劇人早已成爲一種固定的職業,他們被稱爲gagman。



韓國三大電視臺,都有一個專門表演喜劇的綜藝節目,KBS的《gagconcert》已經做了10年了,國民MC劉在石也是這個節目中出來的,現在韓國大熱的綜藝節目主持人年輕時大多都是搞笑藝人出身。



在韓國娛樂圈,喜劇人的待遇應該是最低的,競爭卻相當激烈。爲了博觀衆一笑,所謂的“羞恥心”早已在上臺那一刻就被拋到了九霄雲外。



而喜劇人這個行業通常是不分男女的,不會因爲你是女生就偏袒你幾分。無論在韓國還是中國,喜劇人幾乎無一例外的扮演着丑角的存在。


用嘲笑自身的不足讓被人獲得快樂。韓國有許多女子搞笑藝人以“胖”和“醜”著稱。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對於這些人來說也一樣。但比起被觀衆罵醜,她們更怕自己變得“無趣”。


於是,整容、減肥對於她們來說反而成爲一種想做卻不敢輕易嘗試的存在。



韓國綜藝之所以能做的那麼好,也離不開這羣搞笑藝人的奉獻,冬天零下十幾度脫光了入水,只爲讓大家看到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的樣子。



即便患有恐高症也不得不接受節目組的安排。



懲罰遊戲雖然嘴上說着輕點,但又怕表情做不到位,失去一些笑點。



爲了增加自己的戲份,拼命在節目中製造看點和話題,這樣做出來的綜藝節目又怎會不好看?


很多人以爲喜劇人的世界應該是快樂且陽光的,事實上並非如此。包括靠嘴喫飯的郭德綱,也並非臺上那麼活潑,美國喜劇演員金·凱瑞也長年患有抑鬱症。



喜劇演員羅賓·威廉姆斯也因爲抑鬱症而自殺。


熒幕前他們是帶給觀衆快樂的小丑,熒幕後的憂傷卻只有自己能看到。


喜劇不易,喜劇人更不易。


善待身邊每一個帶給你笑容的人,因爲他們的存在,生活纔不顯得那麼單調。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