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美國陸軍部需要向英國運送戰爭物資和人員。盟軍在大西洋上的船隻正遭受德國u型潛艇的嚴重損失,因此要求一架能夠攜帶大載荷飛越大西洋的飛機。戰時的優先權意味着飛機不能由戰略材料製成。

這架飛機是亨利·j·凱澤的創意,他是自由女神像的主要建造商和製造商。凱澤與飛機設計師霍華德·休斯合作,創造了當時最大的飛機。

飛機被設計攜帶150,000磅(68,000公斤),750名全副武裝的部隊或兩輛30噸的M4謝爾曼坦克。最初的名稱“HK-1”反映了休斯與凱撒的合作。

HK-1型飛機合同於1942年作爲一份發展合同簽發,要求在兩年內建造三架飛機用於戰爭。考慮了7種配置,包括雙殼和單殼設計,包括4、6和8個翼裝發動機的組合。

最終選定的設計是一個龐然大物,超過了當時建造的任何大型交通工具。它將主要用木頭建造,以保存金屬,並被暱稱爲雲杉鵝或飛翔的伐木場。

凱澤首創了“飛行貨船”的概念,但他沒有航空背景,只能聽從休斯和他的設計師格倫·奧德柯克。發展緩慢,這讓凱澤感到沮喪,他將推遲部分原因歸咎於對鋁等戰略材料的收購限制,部分原因在於休斯堅持“完美”。“第一艘HK-1的建造工作在收到發展合約後16個月進行,凱澤隨後退出了該項目。

這架飛機是由休斯飛機公司在休斯機場建造的,休斯機場位於今天的加州洛杉磯普萊亞維斯塔,採用膠合板和樹脂的“Duramold”工藝——一種複合技術的形式——用於疊層木材的建造,這被認爲是一項技術傑作。

這種特殊的木單板是由威斯康辛州馬什菲爾德的Roddis製造公司生產的。漢密爾頓·羅迪斯在運往加州之前,讓一羣年輕女性熨燙結實的樺木單板。

一家搬家公司將這架飛機運送到加州長灘的E號碼頭。他們把它分成三個大的部分:機身,每個機翼,第四部分,帶有尾部裝配部件和其他小部件的更小的貨物。

休斯飛機完成最後的組裝後,他們在飛艇周圍建立了一個機庫,有一個斜坡將H-4飛機發射到港口。

大力神號是一項不朽的事業。這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飛機。它有五層樓高,翼展比足球場還長。這不僅僅是一個街區。這架飛機的研發成本達到了2300萬美元(相當於2016年超過2.83億美元)。

休斯對H-4進行了滑行測試。1947年11月2日,休斯開始駕駛出租車進行測試。H-4還搭載了七名記者團受邀嘉賓和另外七名行業代表。船上有三十六人。

大力神號在面對卡布裏洛海灘的航道上加速後起飛,在離水面70英尺(21米)的高度以135英里每小時(217公里每小時)的速度在空中飛行了26秒,飛行約1英里(1.6公里)。

在這個高度,飛機仍然受到地面的影響。儘管如此,這次短暫的飛行向批評者證明休斯的傑作是值得一飛的,從而證明了資金的使用是正確的。

然而,雲杉鵝再也沒有飛起來。它的起重能力和天花板從未經過測試。300名全職工作人員宣誓保守祕密,在一個氣候控制的機庫中保持着飛機的飛行狀態。1962年,公司將員工減少到50人,1976年休斯去世後,公司解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