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吳敦義不知道這是否真話,卻也擔心將會錯失良機,成爲千古罪人,因而只得積極配合同樣也是既不耐煩的郭臺銘,參加黨內初選,而以此做好兩手準備,如果韓國瑜最後決定棄選,國民黨仍有比朱立倫、王金平更強亦即勝選機率更高的人選。其實,在這一大堆資料中,最有價值意義的是“有意參選者在五月底前繳清五百萬元選務費,取代登記程序”這一句,因爲就是專門爲拒絕領表登記的韓國瑜“度身定做”,而與郭臺銘“初選辦法要符合公平、公正、公開的民主程序”的訴求,距離甚遠。

韓國瑜郭臺銘“瑜亮情結”終須埋身一拼 吳敦義迎來大難題

澳門新華澳報今天發表富權的文章說,相對於四年前國民黨黨內初選,呈現“竟無一人是男兒”,A咖們紛紛怯戰避戰的情況,今次卻是A咖們紛紛露面爭爆頭。原因是與四年前國民黨一蹶不振相比,現在社會上瀰漫着“討厭民進黨”的氛圍,“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兵敗如山倒,因而形成國民黨面臨有可能會重新“執政”的難得時機,導致各位自認爲“最佳人選”的政治人物,都跳出來要代表國民黨出戰2020年“大選”。但A咖們卻忽略了,“討厭民進黨”的選民,並不等於將會支持國民黨,因而沉淪於“瘦田無人耕,耕開有人爭”的紛亂,互不相讓,與民進黨的“蔡賴之爭”相比不遑多讓。處於爭奪核心的黨主席吳敦義,爲甄選出勝選機率最高者,傷透了腦筋。因而在不斷調整初選方案的同時,決定於主動和被動參選者逐一會見,進行溝通。

吳敦義的會見,昨日輪到郭臺銘。會面後,郭臺銘隨即向媒體們說明,他在“吳郭會”中,對吳主席提出的三項建議,包括第一、每位候選人都必須遵守黨內辦法的各項規定,希望初選辦法要符合公平、公正、公開的民主程序。第二、初選辦法有關手機民調部份,他希望納入初選規定,至於比例多少,則由黨中央決定,他也建議參考民進黨最新的手機民調相關規定。第三、初選過程則建議黨中央要舉辦公開政見發表會、公開辯論會或公開回答由黨員代表、媒體代表、公民代表的提問,有關治理理念等大政方針的問題,讓民衆瞭解各候選人的治理理念,瞭解誰最適合做一位好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郭臺銘強調,這是建議案,他會尊重最後黨中央所決議的相關初選辦法。

郭臺銘提出的三項建議,綜合起來看客觀中立,除民調納入手機部分是參考民進黨的規定之外,都有其合理科學之處。但分拆來看,卻有着一定程度的針對性,而是針對對象還是自己的老友韓國瑜。其中“初選辦法要符合公平、公正、公開的民主程序”,就明顯地是對韓國瑜只願接受被動式徵召,不願參加黨內初選的訴求的否定;而“公開辯論會或公開回答由黨員代表、媒體代表、公民代表的提問,就更是直接針對韓國瑜反對進行電視辯論的主張了。尤其是在韓國瑜近日來在高雄市議會市政總質詢中表現不佳,口才“卡頓”的情況下,郭臺銘建議要舉辦公開辯論會,並回答提問,就令人有“衝着韓國瑜而來”的感覺。

這在吳敦義的心中,是一道難以逾越的大難題。一方面,郭臺銘的建議,的確是民主機制的具體體現,而且也符合他的口味;但另一方面,卻不符合韓國瑜的意願,擔心一旦採納,將會激發真假“韓粉”的反撲,而且其力度還將會很大,可能會衝擊國民黨的根基,難以抵擋。

因此,國民黨黨務人士隨後連忙解釋,國民黨規劃在北、中、南各辦一場“大政願景電視發表會,取代政見發表會,但不規劃辯論會,主要是因爲大政議題廣泛,如果還要交叉詰問會花太多時間。不過,若媒體主辦辯論會,參選人也可以自行決定是否參加。國民黨黨務人士還表示,黨中央並無在2020初選中納入手機樣本的規劃,國民黨初選民調將針對住宅電話進行“戶中抽樣”,本就涵蓋年輕族羣,且樣本數也較多,不會有少數意見放大成多數誤差過大的狀況。

緊接着,黨務人員又放風透露,十五日舉行的中常會,將通過提名特別辦法,另也規劃將作業要點和時程一併在當日通過,接下來將由中央提名協調小組進行評估、徵詢,並告知有意參選者在五月底前繳清五百萬元選務費,取代登記程序,在六月上旬對外公佈參選人名單,六月中旬舉辦政見會,七月上旬進行全民調,七月二十八日“全代會”上正式提名。其實,在這一大堆資料中,最有價值意義的是“有意參選者在五月底前繳清五百萬元選務費,取代登記程序”這一句,因爲就是專門爲拒絕領表登記的韓國瑜“度身定做”,而與郭臺銘“初選辦法要符合公平、公正、公開的民主程序”的訴求,距離甚遠。因爲經過二三十年民主選舉的浸淫,都已認知到,各類型公職選舉的黨內初選,都必須由有意參選者領表登記,這已形成一種機制慣例,各政黨都自覺奉行,除非是在實行徵召的情況下。

由此可見,國民黨中央爲了遷就韓國瑜,已經到了“不顧公平、公正、公開民主程序”的地步了。這恰是與韓國瑜“五點聲明”批評黨中央“權貴”及黑箱作業”完全相反。如果韓國瑜直到如今仍然扭扭捏捏,就將真正地喪失參選2020的正當性了。因此,他昨日下午籍着先後接受東森電視臺“關鍵時刻”劉寶傑專訪、天下雜誌專訪之機,連續拋出“黨徵召我參加黨內初選,我會點頭”,“即使被動參選,高雄市民也不用擔心,我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離開高雄”,及“選上就在高雄紮營上班”等議題,爲自己脫套解圍。

文章指出,目前國民黨黨內初選遇到的瓶頸,及郭臺銘“公親變事主”,從誠意輔助韓國瑜到自己跳下場來參選,都是圍繞着自以爲“一人救全黨”的韓國瑜兜轉,而形成“全黨等一人”。——國民黨在遇到極爲難得的可以戰勝民進黨的機會,當然不能錯失,希望能以勝選考量,推出最佳人選。在朱立倫、王金平皆無勝選的絕對保證下,當然是寄望於韓國瑜。但韓國瑜卻擔心自己的正當性不足,而扭扭捏捏,甚至還多次說過“不考慮參選二零二零”。吳敦義不知道這是否真話,卻也擔心將會錯失良機,成爲千古罪人,因而只得積極配合同樣也是既不耐煩的郭臺銘,參加黨內初選,而以此做好兩手準備,如果韓國瑜最後決定棄選,國民黨仍有比朱立倫、王金平更強亦即勝選機率更高的人選。但卻惹來韓國瑜認爲是國民黨“權貴”弄權,在他背後“插上一刀”。國民黨中央擔心“韓粉”造反,也就只得陪上笑臉,併爲他設計了幾乎是等於享受特權的初選方案,對早就爲參與初選進行籌劃的其他擬參選人,極不公平。

而且,郭臺銘也越玩越過癮,越玩越認真,竟然“瞓身下去”爲參加初選而做足功夫,甚至不惜降尊紆貴,蹲下爲人綁鞋帶,即使是鴻海的股價被蒸發了一千多億元也在所不惜。郭臺銘已是志在必得,甚至公開宣佈不當副手。當然,也理性地表示,倘初選失利,願意爲出戰者輔選。由此,郭臺銘對韓國瑜,已經從肝膽相照、惺惺相惜,到產生瑜亮情結了。但也不完全準確,因爲韓國瑜懷有更濃,反而是郭臺銘還懷有較多的風度。

既然韓國瑜昨日正式表態“黨徵召我參加黨內初選,我會點頭”,就終將會與郭臺銘在初選中“埋身一拼”。現在還不知道鹿死誰手。如果是韓國瑜勝出,郭臺銘將會高風格地爲其輔選。最令人擔心的是,倘韓國瑜因爲近來的表現大失水準而在全民調中落敗,真假“韓粉”們可能會作反,並高呼“非韓不投”,裹挾全黨。這就將會勢必令國民黨真正錯失這個奪回政權的難得機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