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上真正研製出戰略轟炸機的國家,也就美俄兩國,典型代表型號分別是B-2和圖-160。從這兩個型號也能看出,美俄有着不同的發展路線:一個隱身,一個非隱身;一個亞音速,一個超音速。

至於下一代戰略轟炸機,美俄都在競相研製,從目前透露的設計方案來看,美國仍堅持隱身路線,而俄羅斯是繼續堅持超音速路線還是轉行走隱身路線,一直沒有得到確認。不過從T-50第五代戰機的研製可以看出,俄羅斯在隱身技術方面仍不過關,所以,估計下一代戰略轟炸機還是走傳統路線,即強調超音速。不過,去年俄方曾展示了一款採用“飛翼”佈局設計的戰略轟炸機模型,表示俄方將走隱身路線。最終俄方會選擇哪一條路線,還有待觀察。

不光是發展路線不明確,就連研製進度也是存在各種說法。去年年底的時候,俄羅斯聯邦委員會-防禦與安全委員會主席Viktor Bondarev透露,俄羅斯將很快開始首架新型戰略轟炸機(PAK-DA)原型機制造。同時,俄羅斯代理安全部長Yuri Borisov也表示,新型戰略轟炸機將在2018年公開亮相。可時間到了2018年的8月,俄羅斯聯邦工業與貿易部副部長奧列格·博恰洛夫表示,新一代戰略轟炸機計劃將於2025年前在喀山飛機制造廠開工生產。2025年,這進度是不是太拖了?估計這裏的2025年,指的應該是小批量試生產。不過,此前俄羅斯副國防部長Yuri Borisov曾表示,新一代轟炸機可能會在2025年至2026年首次試飛,並於2028年或2029年進入批生產。

2025年?2028年?2029年?到底哪一年能批生產,誰也說不準。作爲研製方,俄羅斯 聯合航空製造集團負責人Yuri Slyusar表示,新一代戰略轟炸機PAK DA的概念設計目前已經結束。看來,問題還是出在錢身上。錢纔是最關健的,技術因素反而居其次。據俄羅斯軍工綜合體網站2018年8月17日報道,俄羅斯政府計劃增撥190億盧布用於增強新一代戰略轟炸機研製和生產能力,工貿部將於未來三年內完成上述財政投資,國家杜馬錶示,將支持工貿部財政支出計劃。以此觀之,俄羅斯對新一代戰略轟炸機的重視程度還是極高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