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如你我,故事也精彩。

幾乎所有男人都願意娶一個賢妻良母,幾乎所有女人都希望嫁一個德行兼備的男人,所以,在戀愛之時,男人與女人都會下意識地將自己扮成對方喜歡的那一類型,以此博到好感。

爲了愛情,去扮演一個與自己性格根本不符的人,如願之後,終將回歸本來的我,於是,就有了婚姻裏的第一次吵架,第一次生出離婚的念頭,以及去實現它的那一天。

結婚的第二年,阿茹就常說:“我是賢妻良母,可爲何過得很辛苦?”阿茹的童年不是很幸福,父母離異,她跟着父親,偏偏父親是那種只顧自己享受的人。她小時候的記憶中,去給父親買酒,然後父親喝醉後打罵她的這種場景佔了大部分。所以,她從小就是缺乏安全感的那種孩子,她說自己的房間裏有一個木頭箱子,她經常把自己關進去,以此獲得安全感。

戀愛中總是這樣,你缺少什麼,對方就會擁有什麼,不管是不是出於他本心。她缺少安全感,所以男朋友就給她安全感。爲了她,他還去健身,她父親來糾纏要她拿錢時,他也挺身而出,他說不管是誰欺負她,他都要保護她一輩子。

一個女人在得到這種承諾之後,足可以讓她忘記他身上其他的缺點。她的那個自私的父親,有一次在清醒時特意來找她,說:“行行好,別嫁給他,他不是個講理的人,以後你要喫虧的呀。”當時她嗤之以鼻,論不講理,世上還有誰比你更不講理?但後來她才明白,父親縱有千般不是,在說這話之時卻是發自內心的。

我們在得到希望得到的東西時,總是會珍惜幾天,然後就無所謂了。他對婚姻的態度也是如此,蜜月期還沒過,性格中那些過去藏得很深的東西就出頭了,比如說懶、自私。其實對於阿茹來說,因爲從小跟着父親過日子,早就習慣了男人的懶和自私。

從小養成的習慣,賢妻良母實際上是她的本性,不用刻意去裝。那麼,對一個賢妻良母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他的理解是“勤快”兩個字,也就是說,她需要將家裏所有的家務都包了,地你拖,衣服你洗,喫飯洗碗你的事,將來有了孩子,也是你帶。至於他,是負責賺錢的。

這其實很不講理,因爲她那時也有工作,而他的工資又不足以養家,所以他的意思是,包了所有家務後,她還需要正常上班,而他,除了上班,剩下的就是架着腳玩手機。當然,在婚姻開始時,他還是有所收斂的,等到第二年,她全職在家帶兒子時,就完全放開了。

孩子於他,就相當於一件玩具一樣,他高興時,帶着玩一會兒,不高興時,理都不理,甚至於在孩子哭時,還會暴躁地衝她叫喊。她產後虛胖,加上帶孩子不方便打理自己,他就說她邋遢,像個大媽,她去打理一下自己,他又說對寶寶不好。他隨手亂扔垃圾,卻批評她不講衛生。明明是他做錯了,他卻會推卸到她身上……

阿茹當然也反駁過,但一個不講理的人,他最大的本事就於可以原諒自己任何的錯,卻不能原諒別人哪怕一絲錯。這時候她才明白父親當初爲什麼會勸她別嫁,那是因爲父親跟他是同一類人,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過去。

她有時候在想,當初自己看上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能給自己安全感,現在,安全感在哪裏呢?甚至比以前更惶恐了,沒結婚前,她有收入,不用仰仗別人生活,現在,她害怕他生氣,害怕他一生氣就不給錢,沒錢就不能給孩子買東西,害怕孩子受委屈,又害怕他會不要自己了,到那時,她肯定是要兒子的……想到最後,出現的畫面都是一無所有的她抱着兒子,身影蕭條地走在馬路上。

不幸的婚姻往往都是如此,不僅消耗了時間,還會摧毀你的信心。所以,她想過離婚,但不敢離,離了後自己還剩什麼呢?算了吧,爲了兒子,忍忍吧。這其實是大多數過得並不幸福、但又在一起生活的夫妻的真實寫照吧,無論是女人,還是男人,真正到了那一步,都會不約而同地用孩子的名義欺騙自己。

他們一家三口走在路上的時候,別人看起來是幸福的,她說這其實也是他的長項,將最好的留給別人,將最壞的留給家人。他似乎知道,她即便有意見,也不敢說什麼。可是,如果婚姻不是依靠感情來維持,而是因爲某種顧忌不得不在一起,其質量可想而知。

阿茹說:“我是賢妻良母,可爲何過得很辛苦?”我想說:“傻姑娘,他德行兼備嗎?”賢妻良母型絕對沒有錯,但與之對應的是德行兼備的老公,否則,你會越來越辛苦,而他會越來越放肆。

(圖文無關,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