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知情人士透露,作爲康美藥業(600518)的審計機構,廣東正中珠江會計事務所在康美藥業的審計業務中涉嫌違反證券相關法律法規,證監會決定對其立案調查。

缺陷|操盤工作室(財經紀實小說)

此前在4月30日也就是年報發佈最後關口。康美藥業發佈的2018年年報和2019年一季報震撼了整個二級市場。康美藥業發佈會計差錯更正說明,稱2018年以前營業收入、營業成本、費用及款項收付方面存在賬實不符的情況,其中貨幣資金多記299.44億元,營業收入多計88.98億元,營業成本多計76.62億元。負責爲康美藥業出具審計報告的正是廣東正中珠江會計師事務所,只是這一次它出具了有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隨後,上交所火速問詢,表示其高度關注康美藥業財務管理、信息披露、內部控制等方面可能存在重大疑問,並要求康美藥業認真自查和核實有關情況,充分披露相關信息,明確投資者預期。自4月30日至今,康美藥業已收穫5個跌停板。

於是有人開始質疑:康美藥業涉嫌造假不一定只是2018年年報,此前幾年可能已經存在。如果這個質疑成立,那廣東正中珠江會計師事務所已經連續爲康美藥業簽字十餘年,這個問題就大了。再細查一下又發現,除康美藥業,正中珠江服務的上市公司還包括茂名石化實華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全通教育(300359)股份有限公司、廣州普邦園林股份有限公司等上市公司,合計高達89家。

“一直以來,上市公司年報審計聘任制度存在嚴重的缺陷。上市公司管理層由被審計人變成審計委託人,決定着審計人的聘用、續聘、收費等,他們成了事務所的‘衣食父母’。上市公司的要求,就是委託人的意願,其審計結果便是委託人意志的體現,事務所在審計中,發現問題往往會遷就上市公司,甚至不惜與上市公司共謀財務造假的行爲,這樣必然帶來虛假會計信息的披露,從而給投資者造成重大損失,阻礙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高智說。發現問題後若會計事務所拒絕出具標準報告,被審單位可以更換事務所,甚至拒絕付款,你不做有人做,誰會放跑到嘴的肉?

“所謂‘食君之祿,分君之憂’,拿了別人的錢,就得爲別人分憂解難,即便出事了,也就罰款了事,於是會計師們膽子會越來越大。”鬱教授道。從早期的深圳原野、鄭百文到後來的黎明股份、猴王股份等造假案件,審計質量都曾遭到過市場的強烈質疑,但處罰太輕始終是會計師們敢於屢屢鋌而走險的根源。

明日倉位:5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