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最前線 | 滴滴、美團打車線下爭搶地盤,王興線上發文:滴滴的玩法一貫以資本爲中心

全球出行市場的競合已經越來越激烈。

3月27日,美團點評CEO王興在飯否上爆料,聽說軟銀孫正義正在努力促成Uber和滴滴的全球合併。對此,有用戶回覆王興稱卻有其事。接着王興又回覆稱:“滴滴好像一貫喜歡這種「以資本爲中心」的玩法。美團還是要繼續堅持「以客戶爲中心」。”

王興的這番評論一出,瞬間引起很多人的關注,畢竟最近滴滴和美團因爲業務跨界打的火熱。

經過數月的測試,滴滴打車3月21日率先登陸上海,預計將在3月底登陸北京。王興日前還透露,美團打車業務已經在所進入的城市拿到1/3的市場份額。從接近美團的人士處瞭解到,對於包括北京等城市即將上線的打車業務,美團準備了10億美元(約63億人民幣),而且上不封頂。

與此同時,滴滴外賣於3月1日正式開始騎手招募,主要分爲忠誠騎手和自由騎手兩類。而且滴滴外賣無錫騎手培訓工作基本完成,已經有超過萬名的騎手報名,其中,“70%以上來自美團”。據瞭解,4月1日,滴滴外賣將會正式在無錫上線。

從美團打車和滴滴外賣的佈局來看,雙方從此前的平行線急速轉爲狹路相逢。更爲致命的是,雙發攻入彼此腹地,戰爭的火藥味也越來越濃。爲此,滴滴內部還成立了“打美辦”,同時也有了王興今天的資本VS客戶中心論的說法。

過去,美團不僅試點打車,還嘗試了民宿、新零售、共享充電寶等新業務。這被稱爲是王興的“無限遊戲”,但核心出發點還在於用戶的需求。相比而言,滴滴一直在縱向發展,單車業務也是先投資ofo、接盤小藍,然後才自己做了青桔單車。另外,滴滴還與軟銀一起在海外投了很多網約車公司。加上此前收購Uber中國,以及今天談論的Uber全球,這可能都是被王興稱爲資本中心論的原因。

不過還有人認爲,相比滴滴,美團缺少一個稱霸全球的心。然而,雖然與滴滴與美團又打的火熱,但全球出行市場的最大贏家可能是軟銀。

據36氪此前報道,軟銀持有中國滴滴14.5%的股份,持有美國Uber 15%的股份。此外,軟銀還持有新加坡Grab、印度Ola和巴西99的股份,並公開表達了對Lyft的興趣。

紀源資本GGV管理合夥人童士豪曾表示:“軟銀非常聰明,它早就開始佈局收購Uber的競爭對手,在中國投資滴滴,在東南亞投資Grab,這樣對Uber形成擠壓,導致Uber在這些市場的競爭力下降,並且以非常合理的入股成功,軟銀可能會成爲共享出行領域的大贏家,就像當初投資阿里一樣。”

但也有人認爲,軟銀在不斷撮合資本合作的同時,也反應了其創新焦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