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868年江戶幕府被明治維新政府打敗,出於最大限度利用江戶已有的繁華,以及震懾幕府舊勢力的需要,江戶被直接改稱爲東京,天皇以及家屬由京都逐步遷至今東京,今東京成爲了明治政府時期實質性的日本首都。794年桓武天皇決定再次遷都,去到我們如今最熟悉的日本旅遊聖地“京都”,當時它的名字叫平安京(今京都市)。

首都由於是國家中央政府的所在地,是爲一個國家主權的象徵城市,一個國家存亡的精神象徵,因此二戰之中日本人爲了滅亡中國對中國首都南京猛攻,德國人則是死也要拿下莫斯科。

日本目前根本沒有“首都”,認定東京爲首都的法令,1956年就廢除

也正是因爲首都的重要性,當今國際新聞報道中常常就會以首都的名字,代指一個國家,北京說、莫斯科說、華盛頓、東京說往往成爲常用名詞。

也正因如此當時代進入憲法時代之後,很多國家都紛紛在憲法中明確標註自己的首都是哪裏,譬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就在第四章第一百三十八條,準確的確認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是北京。

然而日本作爲工業革命後唯一崛起的亞洲工業大國,且如今依舊保持全球GDP第三的經濟強國,卻在首都這樣一件事上顯得不是怎麼的上心,至今都沒有法令明確圈定某座城市爲首都。

歷史上日本的第一座都城被稱爲藤原京,即今天的奈良縣橿原市,建成於694年。而由於該地地形偏窄,當天皇威信越來越高,大量人口向他靠攏,藤原京開始顯得容不下了。

日本目前根本沒有“首都”,認定東京爲首都的法令,1956年就廢除

於是於710年在位於大和盆地北方今奈良修建了平城京,出於讓自己的遷都理所當然,元明天皇在給全國人民的詔書中直言道“東青龍、南朱雀、西白虎、北玄武守護着平城宮,是四神護佑適宜天子居住的地方”。

然而雖然今天的奈良曾經被稱爲“天佑之地”,但作爲日本首都的身份並未長久。794年桓武天皇決定再次遷都,去到我們如今最熟悉的日本旅遊聖地“京都”,當時它的名字叫平安京(今京都市)。

而由於此時此刻的日本正大張旗鼓的向隔壁華夏大地的唐帝國學習,平安京從佈局上幾乎完全復刻了大唐首都長安,建成了方方正正的市坊制。但因國力有限,平安京規模遠不及長安,後世專家論證僅僅只有長安的五分之一。

1192年,日本武將源賴朝正式出任徵夷大將軍,建立鎌倉幕府掌控全國政權,日本進入幕府武士時代。天皇以及傳統的貴族階級雖然在這次權力對調中沒有被消滅,但是被強勢排擠在日本政壇之外。

日本目前根本沒有“首都”,認定東京爲首都的法令,1956年就廢除

日本的經濟中心、政治中心開始自然而然的向幕府將軍所在地方彙集,首都京都伴隨着日本天皇漸漸沒了權,開始慢慢的蕭條。16世紀末17世紀初,德川家康創建德川幕府,其駐地江戶(今東京)成爲全日本最繁華的城市。

1868年江戶幕府被明治維新政府打敗,出於最大限度利用江戶已有的繁華,以及震懾幕府舊勢力的需要,江戶被直接改稱爲東京,天皇以及家屬由京都逐步遷至今東京,今東京成爲了明治政府時期實質性的日本首都。

然而由於明治天皇並沒有打算完全遷都,因而並沒有發佈遷都詔書。法理上此時此刻京都依舊是日本首都,直到1945年日本在自己發動的太平洋戰爭中戰敗。

戰敗後一份發表於1950年的法律《首都建設法》,將東京正式認定爲日本首都,原話這樣說的“東京都是我們和平國家的首都”。

但是日本人在1956年自己將《首都建設法》廢除了,所以法理上現在的日本屬於無首都存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