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Evan

今天,普華永道發佈了《改變汽車行業的五大趨勢》報告。報告指出:未來的汽車將是電氣化(electrified)、自動化(autonomous)、共享化(shared)、互聯的(connected)以及逐年更新的(yearly updated)——簡言之,“eascy”。

“不需要買車了”,普華永道發佈《改變汽車行業的五大趨勢》報告

衆所周知,當今汽車行業正面臨着前所未有的變化,會對行業和用戶產生深遠的影響。而同時,個人出行模式的不斷變化又將會促使汽車行業進一步實施變革。普華永道Autofacts從用戶及其出行模式出發,通過建立數學模型進行分析,構建出了全球三個最大的汽車市場,從2017年至2030年的未來市場發展模型,包括歐洲、美國及中國。建模結果顯示:汽車的保有量會顯著降低,但是汽車銷量將上升,自動駕駛和電氣化相輔相成。

普華永道Autofacts預測,到2030年,歐洲的汽車保有量將從當前2.8億多輛減至約2億輛,減幅將超過25%;美國汽車保有量將減至2.12億輛,減幅22%。中國的市場情況有所不同,由於普及率較低,保有量還會有長期性增長空間,到2030年達到2.75億輛,增加50%。

儘管保有量下降,但汽車更換率將明顯提高,導致銷量增長。相比之下,無人駕駛——尤其是共享無人駕駛汽車使用情況將會逐漸增長。普華永道Autofacts預測,到2030年,整個歐洲的新車銷量將提升34%,從大約1800萬量增至2400多萬輛;美國的新車銷量大概會達到近2200萬輛,增長20%;對於中國而言,預測銷量將達到3500萬輛,增長超過30%。

“不需要買車了”,普華永道發佈《改變汽車行業的五大趨勢》報告

“不需要買車了”,普華永道發佈《改變汽車行業的五大趨勢》報告

“不需要買車了”,普華永道發佈《改變汽車行業的五大趨勢》報告

普華永道中國汽車行業主管合夥人廖仲敏表示:“關乎汽車未來的問題,實質是關乎未來出行方式的問題。未來的人員流動將會愈加簡單、靈活,更具個性。未來汽車將採用共享擁有和按需使用模式。未來汽車價值鏈將不僅僅關注新車購買者,還將涵蓋並整合所有的出行用戶。對於製造商和供應商而言,僅僅關注汽車產量和銷量還將遠遠不夠,還需重新審視他們的商業模式,以管理‘eascy’模型五個維度的變化。”

擁有技術頭腦的年青一代將在未來幾年推動可持續的便捷出行解決方案發展方面發揮關鍵作用。用戶角色的變化趨勢顯示,到2030年,中國“傳統”用戶的人口比例將會顯著下降,自動和共享的出行方式將大幅增加。

“不需要買車了”,普華永道發佈《改變汽車行業的五大趨勢》報告

普華永道中國管理諮詢業務合夥人金軍指出:“自動駕駛的電動出租車以及廣泛電動化的公共交通將在這一轉型過程中發揮主要作用。中國各城市不同程度的空氣污染水平,將成爲未來幾年內城市佈局中引入拼車和共乘服務的一個重要考慮因素,與街道擁堵一道構成兩大驅動力。這些服務可能很快會被視爲傳統出行形式的替代方案。” 他同時表示,“傳統的製造商和供應商在未來幾年將非常脆弱。一方面,他們將不得不面對利潤率下滑的趨勢,另一方面,他們又需在電動汽車和新興客戶導向型創新方面作出更大的投資。

“不需要買車了”,普華永道發佈《改變汽車行業的五大趨勢》報告

“不需要買車了”,普華永道發佈《改變汽車行業的五大趨勢》報告

“不需要買車了”,普華永道發佈《改變汽車行業的五大趨勢》報告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新競爭對手將湧入市場。預計到2020-2025年,這些競爭趨勢將達到白熱化的狀態,同時這也意味着對於製造商及其供應商而言,2020-2025年將會是關鍵性的幾年。”

在“eascy”時代,商業模式的核心,不再只是造車,而將是出行服務。未來十年,我們將見證汽車這個偉大行業的巨大變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