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同時,在認定抄襲的時候要注意幾個特殊問題:首先,一般的說,作者自由利用另一部作品中所反映的主題、題材、觀點、思想等再進行新的創作,在法律上是允許的,不能認爲是抄襲。那麼,如何認定一名作者的作品屬於抄襲。

5月8日上午,爲期2年的《錦繡未央》侵權首案在北京朝陽區人民法院宣判。被告周靜侵權成立,法院判令周靜立即停止對小說《錦繡未央》的複製、發行及網絡傳播,賠償原告沈文文經濟損失12萬元及合理支出1.65萬元。法院認定周靜小說《錦繡未央》中有116處語句及2處情節與沈文文的自創小說《身歷六帝寵不衰》構成相同或實質性相似,涉及字數近3萬字,已構成對沈文文享有的複製權、發行權和信息網絡傳播權的侵害。
《錦繡未央》小說被判抄襲成立,如何做一名合法的自媒體創作者?

根據小說《錦繡未央》改編的同名電視劇劇照

小說《錦繡未央》又名《庶女有毒》,由周靜所寫,並自2012年6月起陸續對外發表,小說發表後質疑涉嫌抄襲的聲音也從未停止。2017年,《錦繡未央》還獲得了天津市作家協會頒發的年度抄襲作品“白蓮花獎”。

那麼,如何認定一名作者的作品屬於抄襲?關於著作權糾紛實務中怎麼解決?作爲一名自媒體創作者,我們又應該如何合法地保護我們的作品呢?

《錦繡未央》小說被判抄襲成立,如何做一名合法的自媒體創作者?

如何認定作品抄襲?

在談抄襲之前,我們先了解一個概念——“作品”。什麼是作品?作品是著作權所保護的對象,是指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並能以某種有形形式複製的智力成果。它的範圍很廣,除了像《錦繡未央》一類的文字作品,還包括口述作品、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美術、建築作品、攝影作品、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製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等等。

根據上述概念,其實我們可以總結出“作品”的幾個特徵:一、作品是思想、情感的表現形式,而不是思想、情感本身;二、作品應當具有獨創性,不是簡單的複製;三、該表現形式屬於文學、藝術和科學範疇。我們日常所見的所有創作和抄襲行爲其實都是以作品爲載體的。

那麼,我們從作品的性質可以看出,任何作品其實都是具有一定的專業成分的,比如文學作品、藝術作品,這些作品並非所有人都能以專業素養去欣賞。所以,認定一件作品是否抄襲也是需要一定的專業基礎的。所以一般情況下,法院認定一部作品是否抄襲一般需要聘請專業的專家來進行鑑定,比如文學作品要由專業作者鑑定,電影作品需要專業的電影製作者鑑定。

《錦繡未央》小說被判抄襲成立,如何做一名合法的自媒體創作者?

那麼,在鑑定一部作品是否抄襲時,一般都有哪些標準呢?

一般說來,第一,看被告對原作品的更改程度。對於部分懶惰的作者,對原作品是一字不改原封不動的照搬,特別是現在自媒體很發達,獲取他人作品的途徑很便捷,於是很多自媒體作者爲了圖省事,直接在網上覆制粘貼他人的作品到自己的平臺。這是一種百分之百的抄襲行爲。

其實,這個標準還可以參考高校關於學位論文的抄襲標準,一般來說,學位論文的重複率達到15%就可以被認定爲抄襲。學位論文也是作品的一種。當然,其他作品的重複率超過多少能認定爲抄襲則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

第二,看原作品與被告作品的特點。這個特點指的是內容方面的特點。一般原作品和被告作品在內容主旨上會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第三,看作品的性質。可以改變作品的類型將他人創作的作品當作自己獨立創作的作品,例如將小說改成電影;也可以不改變作品的類型,但是利用作品中受著作權保護的成分並改變作品的具體表現形式,將他人創作的作品當作自己獨立創作的作品,例如利用他人創作的電視劇本原創的情節、內容,經過改頭換面後當作自己獨立創作的電視劇本。

第四,看被告的意圖。通常情況下,被告抄襲的動機都是爲了通過傳播作品而獲取經濟利益。

《錦繡未央》小說被判抄襲成立,如何做一名合法的自媒體創作者?

同時,在認定抄襲的時候要注意幾個特殊問題:首先,一般的說,作者自由利用另一部作品中所反映的主題、題材、觀點、思想等再進行新的創作,在法律上是允許的,不能認爲是抄襲。其次,著作權法對作品所表達的歷史背景、客觀事實統計數字等本身並不予以保護,任何人均可以自由利用。再次,著作權保護的是獨創作品,而非首創作品,首次創作並不等於獨立創作。

因此,認定一部作品是否屬於抄襲要謹慎、合理地判斷,全面考量和比較原被告作品的性質、特點等進行認定。

著作權糾紛怎麼解決?

作爲普通的創作者,特別是今天的自媒體創作者來說,著作權糾紛已經是這個領域司空見慣的一類糾紛了。一旦自己遇到這類糾紛,作爲當事人都有哪些處理和解決的方法呢?

《錦繡未央》小說被判抄襲成立,如何做一名合法的自媒體創作者?

一、和解。和解由糾紛當事人自行啓動,不受司法程序、法官職權的直接約束和支配,現實生活中有些著作權糾紛的爭議焦點往往已經有判例予以明確,當事人完全可以根據判例及相關法律的規定達成和解。比如原告和被告商定,由被告賠償原告一定數額的金錢,並且停止創作和傳播涉事作品。這種糾紛處理方式的好處是使得解決糾紛的社會成本最小化。

二、調解。由於中國自古以來“和爲貴”思想的影響,於是產生了“調解”這樣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民事糾紛的解決方式。它是指糾紛當事人依照自願原則,在互相諒解的基礎上達成協議解決糾紛的一種方法。調解有一個第三人,一般是法院或者其他組織,由這個第三人在原被告雙方間斡旋,促成原被告達成調解協議。實務中很多案例其實都是以調解結案的,如果能夠調解結案,就不需要再由法院去判決,這也可以一定程度上節約司法資源。

三、仲裁。仲裁是依據仲裁條款由仲裁機構依法解決著作權糾紛的法律行爲。仲裁程序類似於司法程序,但又比司法程序簡單快捷。仲裁一般是終局裁決,對雙方當事人都具有約束力。但前提是,雙方都認可並願意進行仲裁。

四、訴訟。訴訟是由人民法院通過審判程序解決著作權糾紛的方式。在解決著作權糾紛的方式中,訴訟的適用範圍最爲廣泛,也最爲重要。

《錦繡未央》小說被判抄襲成立,如何做一名合法的自媒體創作者?

由此可見,解決著作權糾紛的方式是多樣的,當事人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但把握一個原則,能和解儘量不調解,能調解儘量不訴訟,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儘可能節約國家的司法資源。

如何做一名合法的自媒體創作者?

對於自媒體創作者來說,互聯網的發達是一把雙刃劍,它一方面豐富了我們的創作渠道,極大降低了作品傳播的成本,另一方面也加劇了作品被抄襲的風險。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做,才能保護自己的作品,同時做到不成爲剽竊他人作品的人呢?

首先,將原創精神發揚到底。不管在哪個平臺寫作,風險最低的做法當然是堅持原創,原創包括思想和內容上的原創性。我們在創作作品的時候,可以借鑑他人的觀點或者思想,但是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必須有自己的見解,這也彰顯了作品最顯著的特點——“獨創性”。只有堅持原創,才能避免自己成爲剽竊者。就好比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翟天臨事件,整個事件的導火索就是他在校期間的一篇論文被指抄襲,當時他那篇論文的抄襲率已經達到了40%,這個數字對於文字作品來說,是再怎麼巧合也很難達到的。

《錦繡未央》小說被判抄襲成立,如何做一名合法的自媒體創作者?

其次,引用內容要聲明。自媒體作者在創作過程中適當引用一些他人的觀點、語句或者圖片都是非常正常的,如果這種情況不可避免,那麼一定要及時聲明出處,不然極有可能被原作者舉報或者被自媒體平臺認定爲剽竊。比如,在今日頭條或者微信公衆號中插入一些網絡圖片,最好附上圖片的出處,因爲圖片也屬於作品,也有著作權,或者直接用正版圖片庫中的素材,這樣就能避免很多麻煩。

再次,插入自己的著作權標誌。很多自媒體作者因爲法律意識比較薄弱,不善於保護自己的作品,因此常常被他人隨意轉載、侵權。事實上,我們在進行創作時,可以有意識地在作品中加入一些自己的標誌,比如給作品打上水印,或者在文末聲明“該作品屬於原創內容,轉載侵權”等。這樣一來,等於原作者有了一個事先的告知行爲,這樣即使日後發生糾紛,也能找到有利於自己的立場和證據。

《錦繡未央》小說被判抄襲成立,如何做一名合法的自媒體創作者?

綜上,不管是自媒體創作還是其他作品形式的創作,都凝結了作者的智慧成果,不管是作爲作者羣體中的一份子還是一名普通的讀者,我們都要敬畏作品、善待作品、尊重作品。只有這樣,我們的文化市場才能更加欣欣向榮,我們才能擁有更足夠的文化自信。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文章